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680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储能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包括外保护壳和控制芯片,所述外保护壳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外安全组件,所述外保护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件,所述外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安全组件,所述内安全组件内放置有蓄电池,该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通过在外安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火灾烟雾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检测到有烟雾时,会立即判断为蓄电池着火,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外安全组件整体下落盖住外保护壳的顶端,这样能够触发承托带卷收卷,将盖体内部底端储存的沙子倾倒下来,用于降低热量的向外传导以及隔绝外部空气,避免持续供氧而助长蓄电池后续发生燃烧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储能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微电网是指以分布式电源为主,利用储能和控制装置进行实时调节,实现网络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网络,可并网运行也可离网运行,和传统电网相比,微电网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分布式能源进行就地消化、就地平衡,同时也可以和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正因如此,微电网被认为是智能电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网储能装置具有各种功能和优势,可以为能源供给系统提供可靠的能量储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为用户提供更稳定,更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现有的微电网储能设备大多是蓄电池储能,将蓄电池放置在室内,将新能源转化为的电能进行储存,但是现有的微电网储能设备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由于是蓄电池储能,且该储能设备需要根据市电的变化来实时调节用户的能源分配和稳定性,这样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而现有的储能设备的散热都是通过空调或者散热风扇来实现散热的,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热量的散失,但是储能设备是敞开放置在储藏空间内的,而一旦蓄电池发生过热或者内部发生短路燃烧,无法实现对电池的有效地控制保护,且也无法保证储能站周边的安全,虽然现有蓄电池能够结合市电调节用户能源的稳定性,但是无法实现当电池发生异常时及时判断出问题的大方向所在,进而只能采取完全切断的操作来进行维护检修,降低了储能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具备安全性高、可判断储能设备问题方向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包括外保护壳和控制芯片,所述外保护壳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外安全组件,所述外保护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件,所述外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安全组件,所述内安全组件内放置有蓄电池,所述外保护壳的两侧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导水管口,所述内安全组件内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安全组件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火灾烟雾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火灾烟雾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3、所述外安全组件包含盖体,所述盖体为中空状,所述盖体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盖体的底端位于隔板内活动安装有卷轮,所述卷轮上绕卷设置有承托带卷;

4、所述内安全组件包含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为中空状且侧壁为空心夹层状,所述容纳腔的空心夹层内插入安装有封闭结构,所述容纳腔的夹层内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分别插入安装有灭火触发结构。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卷轮的两端通过内部设置有卷簧的连接轴与盖体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盖体的侧面开设有与承托带卷方向平行且与其等高的滑槽,所述承托带卷的边缘位于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承托带卷的上表面与盖体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沙子,所述盖体下端远离隔板所在一侧设置有挂杆,所述承托带卷活动的一端为l形勾状,所述外保护壳的顶端位于挂杆所在一侧中部设置有凸块。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环和灭火触发结构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环贯穿容纳腔侧壁至中空部分,所述封闭结构与定位环之间为密封贴合插接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空心夹层中与导水管口贯通且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容纳腔由延展性好、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制成。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结构包含直板,所述直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直板的圆孔内密封设置有覆盖膜,所述覆盖膜为不透水的薄膜状。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触发结构包含外圆筒,所述外圆筒的内部固定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环腔,所述环腔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灭火触发结构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端部通过l形短杆固定连接有挤压触头,所述环腔的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圆环,所述连接圆环内活动安装有触发滑块,所述触发滑块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扎针,所述连接圆环的一端位于外圆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叶轮。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触头和触发滑块接触面为斜面结构,所述挤压触头和触发滑块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触发滑块与连接圆环内表面之间接触面也设置有滚珠,所述叶轮位于容纳腔侧壁的夹层中设置,所述扎针与叶轮之间密封连接有橡胶环。

10、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温度传感器检测异常;

12、s2、启动降温操作并判断是否为蓄电池自身因素导致;

13、s3、火灾烟雾传感器监测;

14、s4、根据烟雾浓度判断着火阶段并采取对应措施,同时切断所有负载。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s2中判断是否为蓄电池自身因素主要采取的如下步骤:

16、s21、逐个间隔性切断负载并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数值;

17、s22、判断监测的数值是否随负载切断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18、s23、根据s22中判断的结果作出指令:

19、结果为是,则判断蓄电池温度变化是因负载过大导致,并保持切断状态;

20、结果为否,则判断蓄电池温度变化是因为内部存在隐患,并将结果命令传输到控制芯片驱动火灾烟雾传感器启动监测。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s4中根据烟雾浓度判断着火阶段并采取对应措施主要为以下步骤:

22、s41、火灾烟雾传感器监测烟雾浓度:根据事先设置的烟雾浓度阈值进行比对来判断着火阶段;

23、s42、判断烟雾浓度是否达到阈值;

24、s43、根据s42中判断的结果作出指令:

25、结果为是,则采取高降温模式,即同时结合沙子隔绝氧气和水包覆灭火的方式进行灭火降温;

26、结果为否,则采取中降温模式,即增加外界驱动冷却水循环的驱动源功率,加速水流的流速,进而加速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与水的交换,减缓蓄电池的温度升高速率。

27、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1、该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通过在外安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火灾烟雾传感器,当该传感器检测到有烟雾时,会立即判断为蓄电池着火,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外安全组件整体下落盖住外保护壳的顶端,这样能够触发承托带卷收卷,将盖体内部底端储存的沙子倾倒下来,用于降低热量的向外传导以及隔绝外部空气,避免持续供氧而助长蓄电池后续发生燃烧的可能,同时控制外部的水冷驱动源的功率增加,进而加速内安全组件内部的水流流速,这样可以加速蓄电池与内安全组件内部进行热量交换,提高热量的散失速度,并且会通过控制组件逐个切断多个负载回路且每次切断单个负载回路后会短时间高频次检测蓄电池温度是否下降,进而判断是负载过大导致的蓄电池发热加剧还是蓄电池内部本身出现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采取对应措施来保证蓄电池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降温处理。

29、2、该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通过火灾烟雾传感器设置的对烟雾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包括外保护壳(1)和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外安全组件(2),所述外保护壳(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件(3),所述外保护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安全组件(4),所述内安全组件(4)内放置有蓄电池,所述外保护壳(1)的两侧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导水管口(5),所述内安全组件(4)内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安全组件(2)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火灾烟雾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火灾烟雾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23)的两端通过内部设置有卷簧的连接轴与盖体(21)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盖体(21)的侧面开设有与承托带卷(24)方向平行且与其等高的滑槽,所述承托带卷(24)的边缘位于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承托带卷(24)的上表面与盖体(21)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沙子,所述盖体(21)下端远离隔板(22)所在一侧设置有挂杆,所述承托带卷(24)活动的一端为L形勾状,所述外保护壳(1)的顶端位于挂杆所在一侧中部设置有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3)和灭火触发结构(44)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环(43)贯穿容纳腔(41)侧壁至中空部分,所述封闭结构(42)与定位环(43)之间为密封贴合插接设置,所述容纳腔(41)的侧壁空心夹层中与导水管口(5)贯通且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容纳腔(41)由延展性好、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42)包含直板(421),所述直板(421)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直板(421)的圆孔内密封设置有覆盖膜(422),所述覆盖膜(422)为不透水的薄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触发结构(44)包含外圆筒(441),所述外圆筒(441)的内部固定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442),所述轴承(442)的中部活动安装有环腔(443),所述环腔(443)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支杆(444),所述灭火触发结构(44)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弹性伸缩杆(445),所述弹性伸缩杆(44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446),所述配重块(446)的端部通过L形短杆固定连接有挤压触头(447),所述环腔(443)的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圆环(448),所述连接圆环(448)内活动安装有触发滑块(449),所述触发滑块(449)的一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扎针(4410),所述连接圆环(448)的一端位于外圆筒(44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叶轮(4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触头(447)和触发滑块(449)接触面为斜面结构,所述挤压触头(447)和触发滑块(449)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触发滑块(449)与连接圆环(448)内表面之间接触面也设置有滚珠,所述叶轮(4411)位于容纳腔(41)侧壁的夹层中设置,所述扎针(4410)与叶轮(4411)之间密封连接有橡胶环。

7.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其适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判断是否为蓄电池自身因素主要采取的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根据烟雾浓度判断着火阶段并采取对应措施主要为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包括外保护壳(1)和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壳(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外安全组件(2),所述外保护壳(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组件(3),所述外保护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安全组件(4),所述内安全组件(4)内放置有蓄电池,所述外保护壳(1)的两侧上下端分别安装有导水管口(5),所述内安全组件(4)内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安全组件(2)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火灾烟雾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火灾烟雾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23)的两端通过内部设置有卷簧的连接轴与盖体(21)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盖体(21)的侧面开设有与承托带卷(24)方向平行且与其等高的滑槽,所述承托带卷(24)的边缘位于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承托带卷(24)的上表面与盖体(21)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沙子,所述盖体(21)下端远离隔板(22)所在一侧设置有挂杆,所述承托带卷(24)活动的一端为l形勾状,所述外保护壳(1)的顶端位于挂杆所在一侧中部设置有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3)和灭火触发结构(44)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环(43)贯穿容纳腔(41)侧壁至中空部分,所述封闭结构(42)与定位环(43)之间为密封贴合插接设置,所述容纳腔(41)的侧壁空心夹层中与导水管口(5)贯通且内部填充有水,所述容纳腔(41)由延展性好、导热性好的金属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42)包含直板(421),所述直板(421)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直板(421)的圆孔内密封设置有覆盖膜(422),所述覆盖膜(422)为不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玮王镜植周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润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