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使用组合菌液还原受石油污染水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采集污染水样;A2,从所述污染水样中将原油降解菌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培养;A3,使用所述原油降解菌配置组合菌液;A4,使用所述组合菌液加入所述受石油污染水源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可产生双加氧酶,对石油中含碳量在C13-C31的组分降解率均在90%以上;降解正十八烷的最适温度为30℃、pH值7.0和Nacl浓度为2%,在低温和高盐碱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降解烷烃的同时能迅速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使表面张力58.11mN.m-1下降到36.6mN.m-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组合菌液还原受 石油污染水源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石油消耗量将达到4. 5亿吨,其中需进口约1亿吨。石油资源匮乏、石油 价格猛涨,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压力。当前特别是要切实抓好石油天然气的节约和合理使 用。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与资源的压力,环境 污染和生态恶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顺应形势要求 的重大决策。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开发,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的一项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石油是由上千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 烃类化合物、浙青质、树脂类等。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的污染和遗漏事故,以 及含油废水的排放、污水灌溉,各种石油制品的挥发、不完全燃烧物飘落等引起一系列水源 的石油污染问题。特别是石油开采过程产生的落地原油,已成为水源污染的重要来源。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石油烃类进入动物体内后,对哺乳类动物及人类有致癌、致 畸、致突变的作用。水源的严重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积累,影响粮食的品 质,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进行含油污水的生物修复,首先需要了解含油污水中微 生物的特性,大多数研究表明水源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多样,未被污染水体中的复杂微生 物群落都包含着天然的石油降解菌群。水体被石油污染后,烃类污染物能引导具备降解能 力的微生物产生诱导酶,正是通过这种自然选择以及基因突变作用,能够适应新的微生物 生态环境的微生物种群,逐渐被驯化成为石油降解菌,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降解菌来还原 受石油污染的水体,降解石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组合菌液来降 解污染水源中的石油的方法,能够降解石油、还原水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组合菌液还原受石油污染水源的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种使用组合菌液还原受石油污染水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 采集污染水样;A2,从所述污染水样中将原油降解菌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培养;A3,使用 所述原油降解菌配置组合菌液;A4,使用所述组合菌液加入所述受石油污染水源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具体执行一下操作从油井中采集含油污 染水样,其中油井深度为800-1000m,温度为26°C -30°C,所述污染水样经除杂、混均。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具体执行以下操作A21,取经除杂、混勻的所述污染水样添加到装有无机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恒温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7d,30°C条 件下培养7d后取其中的培养物到新鲜的无机培养基中再培养7d,得到富集培养物;A22,移 取A21得到的富集培养物接入富集培养基中,在温度30°C下培养7d, A23,取A22得到的培 养物到新鲜的富集培养基中30°C条件下重复培养7d,A24,取A23得到的培养物到新鲜的富 集培养基中30°C条件下重复培养7d,得到驯化培养液;A25,在无菌的条件下,用接种环蘸 取A24得到的所述驯化培养液,在含油无机盐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后,平板倒置于30°C恒 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得到典型菌落;A26,将A25得到的所述典型菌落在分离培养基的平板 上反复划线纯化后得到单一菌落,分别将纯化的单一菌落的菌株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后,保存于冰箱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培养基的组成为1. 0g的1(2朋04-3H20U. 0g的 KH2P04、0. 5g 的 MgS04 7H20、1. Og 的 NH4N03、0. 02g 的 CaCl2、0. 03g 的 FeCl3、lL 去离子水相 混合,pH 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培养基的组成为无机培养 基、2g的原油相混合,pH 7 7. 5。含油无机盐培养基的组成为无机培养基、2g的原油、 20g的琼脂相混合。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具体执行以下操作A31,分别将纯化的单 一菌落的菌株接入到种子培养基中,于30°C下,培养24h后得到培养液,A32,分别吸取所 述培养液接入降解液体培养基中,于30°C、150r/min摇床培养7d,并分别测定单一菌落的 菌株的原油降解率;A33,利用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原油降解率超过70%的细菌 种类,将其中的归属于假单胞菌、黄杆菌、棒杆菌的菌株分别接入到种子培养基进行扩大培 养,培养温度为30°C,培养24h后,分别吸取浓度为108 1012个/ml的lmL假单胞菌的菌 悬液、浓度为108 1012个/ml的20mL黄杆菌的菌悬液和度为108 1012个/ml的lmL棒 杆菌的菌悬液,充分混合配成所述组合菌液。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的组分为葡萄糖20g,蛋白胨5g,酵母 提取物3g, NaCl 5g,1L的蒸馏水,pH 7. 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液体培养基的组分为无机盐培养基,原油lg.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具体执行以下操作按照待处理污水的体 积百分比3%的比例,接向装有含油污水的生物反应器中种入所述组合菌液,加入MgS04 2g/L, CuS04 0. 5g/L, MnS04 0. 5g/L, FeS04 7H200. 5g/L, CaCl2 0. 5g/L,在温度为 28°C 30°C,通气量0. 002 0. 008m/s的条件下,将反应器搅拌桨的转速调至110 150r/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可产生双加氧酶,对石油中含碳量在C13-C31的组分降解 率均在90%以上;(2)降解正十八烷的最适温度为30°C、pH值7. 0和Nacl浓度为2%,在低温和高 盐碱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3)降解烷烃的同时能迅速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使表面张力 58. llmN m-1 下降到 36. 6mN m_l。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为接种了组合菌液的新鲜含油污水和没有接种组合菌液的新鲜 含油污水的原油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横轴为降解时间,纵轴为原油的降解率;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接种、未接种组合菌液的新鲜含油污水和新鲜含油污水、灭菌含 油污水原油降解变化曲线,横轴为降解时间,纵轴为单位重量污水中原油的重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组合菌液来降解含油污水的方法,试验用选择性培养基和 富集培养基,对试验场含油污水的样品进行菌种、菌群的培养分离,选择优化出试验用降解 石油污水的菌种、菌群。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从油井中采集污染水样从油井取出含油污水样,其中油井深度为800-1000m ;温度为26°C _30°C,水样经 除杂、混勻;步骤2,原油降解菌的富集和分离、纯化培养取上步的污水样10ml添加到装有200mL无机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30°C、200r/ min的恒温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7d,培养7d后取其中的培养物到新鲜的同样的无机盐培养 基中再培养7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组合菌液还原受石油污染水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采集污染水样;A2,从所述污染水样中将原油降解菌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培养;A3,使用所述原油降解菌配置组合菌液;A4,使用所述组合菌液加入所述受石油污染水源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邓振山,苏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