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609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管,所述排气阀管的两端分别为出气端以及进气端,还包括用于作为排气阀主体的阀体机构、用于实现排气阀安装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用于防止空气倒灌的流道机构,阀体机构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的内部,连接机构配置在阀体机构的端部,流道机构位于阀体机构的内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阀体机构与连接机构配合,构成组装式排气阀结构,组成部件少,保证排气阀装置的拆装过程简单快速,便于后期维护,具有流道机构,通过其弧形钩状防回流气道即可防止空气倒灌,无需人为操作,并且流道机构内部空气流通时,空气流速越大,流道机构对空气倒灌的阻力越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气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一些寒冷地区的大型车辆在冬天时启动困难,均会采用加装燃油加热装置对车辆进行预热,燃油加热装置类似于一个小锅炉利用原车油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发动机冷却液从而使车辆容易启动,燃油加热装置产生的废气通过专用排气管路排出车外,由于此排气管直接暴露于车外大气中,在燃油加热装置工作时如果遇见大风天气会受到强风干扰,并且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会有空气倒流的可能,而排气管是现代车辆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排气管中通常设有排气阀,其主要作用为将车辆废气排出燃烧室以及车体,现有排气管的排气阀普遍只具有简单的排气以及消音作用,对于空气倒灌的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堵塞排气口的方式进行处理,其流程较为繁琐,需要人为干预。不仅是排气口在车辆方面的应用,在排气装置延伸到库房等需要换气的场所存在同样的空气倒灌问题,目前对应此现象采取的措施大多数为利用排气口的压力抵消空气倒灌的问题,排气口不工作时只能采取堵塞的方式阻止空气倒灌,无法通过其自身结构防止空气倒灌。

2、申请号为:202111024069.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回流排气阀,包括阀壳、上阀盖和下连接体,所述上阀盖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回流排气组件,所述阀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浮体,所述浮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一,所述阀壳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封堵头,所述封堵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与所述阀壳之间通过活动支撑轴相配合连接,所述封堵头另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远离所述封堵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一之间通过活动轴一相配合连接,所述下连接体侧边的底端开设有若干进气孔。然而该种防回流排气阀结构较为复杂,其需依靠液体的浮力实现排气阀的防回流效果,无法适用于只具有气体作为流体的应用场景,具有一定使用限制,并且其组成部件较多,拆装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管,所述排气阀管的两端分别为出气端以及进气端,还包括用于作为排气阀主体的阀体机构、用于实现排气阀安装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用于防止空气倒灌的流道机构,阀体机构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的内部,连接机构配置在阀体机构的端部,流道机构位于阀体机构的内侧。

4、阀体机构包括排气阀件以及排气阀芯,所述排气阀件设置在所述排气阀管的内部且与所述排气阀管滑动连接,所述排气阀芯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的内侧且与所述排气阀件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排气阀芯位于所述排气阀件靠近所述排气阀管进气端的一侧。

5、所述排气阀件的外部设置为台阶状圆柱结构,所述排气阀件靠近所述排气阀管出气端的一端外径小于其靠近所述排气阀管进气端的一端外径,所述排气阀件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进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碗状中空结构,所述排气阀件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出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环状中空结构,碗状中空结构与环状中空结构连通。

6、所述排气阀芯的外部对应所述排气阀件内部的碗状中空结构设置为弧形喇叭状结构,所述排气阀芯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排气阀件的内部连通。

7、连接机构包括支撑翼板以及连接挡板,所述支撑翼板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翼板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芯的外侧且与所述排气阀芯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芯通过四组所述支撑翼板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对应四组所述支撑翼板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挡板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件一端的环状中空结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与所述排气阀件固定连接。

8、阀体机构以及连接机构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阀体机构以及至少两组连接机构水平相邻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的内部,至少两组阀体机构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首尾连接以构成组装式阀体结构,两组阀体机构之间的所述连接挡板与相近的所述排气阀芯压合设置。

9、流道机构包括主气道以及防回流气道,所述主气道布置在阀体机构的内部且贯穿阀体机构,所述主气道与所述排气阀管的出气端以及进气端连通,所述防回流气道设有至少一组,至少一组所述防回流气道设置在至少两组阀体机构之间且与所述主气道连通,所述防回流气道位于所述主气道的侧部。

10、所述主气道由所述排气阀芯内部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排气阀件内部碗状中空结构与环状中空结构的连通处组成,所述防回流气道由所述排气阀芯外部侧壁与所述排气阀件内部碗状中空结构之间的空隙以及与其相邻布置的所述排气阀件内部的环状中空结构组成,所述防回流气道的剖视面为弧形钩状防回流气道结构。

11、所述防回流气道与所述主气道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防回流气道为环状气道结构且其横截面积与所述主气道的横截面积相同。

12、还包括阀管盖板以及盖板压块,所述阀管盖板扣设在所述排气阀管的进气端,所述阀管盖板的中部以及所述排气阀管的出气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内径与所述主气道的内径相同,所述盖板压块设有四组,四组所述盖板压块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阀管盖板的内侧且与所述阀管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压块与靠近所述排气阀管进气端的所述排气阀芯压合设置。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结构简单,通过阀体机构与连接机构配合,构成组装式排气阀结构,组成部件少,保证排气阀装置的拆装过程简单快速,便于后期维护,具有流道机构,通过其弧形钩状防回流气道即可防止空气倒灌,无需人为操作,并且流道机构内部空气流通时,空气流速越大,流道机构对空气倒灌的阻力越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管(1),所述排气阀管(1)的两端分别为出气端以及进气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作为排气阀主体的阀体机构、用于实现排气阀安装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用于防止空气倒灌的流道机构,阀体机构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内部,连接机构配置在阀体机构的端部,流道机构位于阀体机构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机构包括排气阀件(2)以及排气阀芯(3),所述排气阀件(2)设置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内部且与所述排气阀管(1)滑动连接,所述排气阀芯(3)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侧且与所述排气阀件(2)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排气阀芯(3)位于所述排气阀件(2)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件(2)的外部设置为台阶状圆柱结构,所述排气阀件(2)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出气端的一端外径小于其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端外径,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碗状中空结构,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出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环状中空结构,碗状中空结构与环状中空结构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芯(3)的外部对应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的碗状中空结构设置为弧形喇叭状结构,所述排气阀芯(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支撑翼板(4)以及连接挡板(5),所述支撑翼板(4)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芯(3)的外侧且与所述排气阀芯(3)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芯(3)通过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5)对应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挡板(5)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一端的环状中空结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5)与所述排气阀件(2)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机构以及连接机构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阀体机构以及至少两组连接机构水平相邻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内部,至少两组阀体机构通过连接机构进行首尾连接以构成组装式阀体结构,两组阀体机构之间的所述连接挡板(5)与相近的所述排气阀芯(3)压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道机构包括主气道(6)以及防回流气道(7),所述主气道(6)布置在阀体机构的内部且贯穿阀体机构,所述主气道(6)与所述排气阀管(1)的出气端以及进气端连通,所述防回流气道(7)设有至少一组,至少一组所述防回流气道(7)设置在至少两组阀体机构之间且与所述主气道(6)连通,所述防回流气道(7)位于所述主气道(6)的侧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道(6)由所述排气阀芯(3)内部的中空结构以及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碗状中空结构与环状中空结构的连通处组成,所述防回流气道(7)由所述排气阀芯(3)外部侧壁与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碗状中空结构之间的空隙以及与其相邻布置的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的环状中空结构组成,所述防回流气道(7)的剖视面为弧形钩状防回流气道(7)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气道(7)与所述主气道(6)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防回流气道(7)为环状气道结构且其横截面积与所述主气道(6)的横截面积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管盖板(8)以及盖板压块(9),所述阀管盖板(8)扣设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进气端,所述阀管盖板(8)的中部以及所述排气阀管(1)的出气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内径与所述主气道(6)的内径相同,所述盖板压块(9)设有四组,四组所述盖板压块(9)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阀管盖板(8)的内侧且与所述阀管盖板(8)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压块(9)与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所述排气阀芯(3)压合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包括排气阀管(1),所述排气阀管(1)的两端分别为出气端以及进气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作为排气阀主体的阀体机构、用于实现排气阀安装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用于防止空气倒灌的流道机构,阀体机构布置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内部,连接机构配置在阀体机构的端部,流道机构位于阀体机构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机构包括排气阀件(2)以及排气阀芯(3),所述排气阀件(2)设置在所述排气阀管(1)的内部且与所述排气阀管(1)滑动连接,所述排气阀芯(3)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侧且与所述排气阀件(2)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排气阀芯(3)位于所述排气阀件(2)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件(2)的外部设置为台阶状圆柱结构,所述排气阀件(2)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出气端的一端外径小于其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端外径,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进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碗状中空结构,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靠近所述排气阀管(1)出气端的一侧设置为环状中空结构,碗状中空结构与环状中空结构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芯(3)的外部对应所述排气阀件(2)内部的碗状中空结构设置为弧形喇叭状结构,所述排气阀芯(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止空气倒灌的组装式排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支撑翼板(4)以及连接挡板(5),所述支撑翼板(4)设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芯(3)的外侧且与所述排气阀芯(3)固定连接,所述排气阀芯(3)通过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配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5)对应四组所述支撑翼板(4)设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挡板(5)均匀间隔环绕布置在所述排气阀件(2)一端的环状中空结构内侧,所述连接挡板(5)与所述排气阀件(2)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博威武一峰张硕荦史宏昊聂骞张珂范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钧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