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77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包括总控平台、定点基站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桩体和移动基座,所述桩体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所述定点基站包括底台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台一端的竖台,所述桩体和所述竖台之间设有对接供电组件,所述总控平台控制所述充电桩移动至指定所述定点基站处,所述定位识别组件识别对接供电组件的位置,所述对接插头插入所述对接插座中,所述充电区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该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定点基站固定在指定位置,当用户扫码定点基站处的二维码时,智能控制平台能够指派空闲的充电桩移动到指定的定点基站处为定点基站进行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尤其是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


技术介绍

1、电动车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可以给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老年代步车等进行充电的设备。其中,按充电速度可分为快速充电站与慢速充电站。

2、在中国专利号cn205407322u公开的一种可移动式电动车充电站,应用于商场或单位的车棚内,充电桩可以来回移动,方便使用,其包括固定在车棚内的双层支架和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滚轮且带输入电缆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后侧面固定有驱动所述滚轮转动的电动马达,所述双层支架的上、下层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滚轮适配的槽型滑轨,在双层支架的上层还设置有沿充电桩移动方向的导向杆和长孔,所述导向杆上滑接有若干供充电桩输入电缆和所述电动马达电源线穿过的穿线环;所述充电桩前侧面设置有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正转、反转和停止的按钮区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充电桩都是固定于某处无法移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设计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能够便于电动自行车停靠以及充电桩在不使用时能够移动至指定的场所被保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充电桩都是固定于某处无法移动的问题。

2、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包括总控平台、定点基站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桩体和移动基座,所述桩体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定点基站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所述定点基站包括底台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台一端的竖台,所述充电桩位于所述竖台背离所述底台的一面,所述桩体和所述竖台之间设有对接供电组件和定位识别组件,所述对接供电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台上的对接插座和安装在所述桩体上的对接插头,所述定位识别组件设于所述桩体上,用于识别所述对接供电组件的位置;

4、所述竖台对应所述底台的一面上设有充电区,所述充电区设有连接感应组件,所述连接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插头是否插入所述充电区中

5、所述底台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在所述底台中还设有重量感应组件,所述重量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电动自行车;

6、当所述重量感应组件感应到电动自行车的重量,且所述连接感应组件感应到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插头时,所述总控平台控制所述充电桩移动至指定所述定点基站处,所述定位识别组件识别对接供电组件的位置,所述对接插头插入所述对接插座中,所述充电区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桩体中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具备3-5kw电能储能;

8、所述桩体上还设有广播。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区包括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连接电动车电源线,所述第二插孔连接手机电源线,提高了充电区的功能性。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台上设有摄像头、火情报警装置和扫码区。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台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台的纵截面呈“u”形状,所述底台的内部下表面与安装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能够便于电动车规范的停靠在底台上。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总控平台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载入单元、信息处理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载入单元和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所述载入单元连接智能端,当用户使用所述智能端扫描二维码后,所述载入单元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信号,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派送所述充电桩移动至指定所述的定点基站处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

13、所述载入单元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连接感应组件、重量感应组件和对接供电组件发出的信号;

14、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中包括三种使用模式,所述使用模式与所述识别模块关联,三种所述使用模式分别是充电模式、空闲模式和占用模式;

15、所述充电模式为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所述对接供电组件连接成功,且所述重量感应组件识别到电动自行车以及所述连接感应组件识别到所述电源插头,电动自行车处于正常充电状态;

16、所述空闲模式为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所述对接供电组件未连接,且所述重量感应组件识别到电动自行车以及所述连接感应组件识别到所述电源插头,用户操作所述智能端的页面进行充电选择,所述主控单元派出所述充电桩使得所述对接供电组件连接,所述空闲模式跳转为所述充电模式;

17、所述占用模式为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到所述对接供电组件未连接,且所述连接感应组件未识别到所述电源插头,所述重量感应组件识别到电动自行车,所述底台处于占用状态,当用户将电源插头插入所述充电区后,所述连接感应组件识别到所述电源插头,所述占用模式跳转为所述空闲模式,用户操作所述智能端的充电页面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定点基站和充电桩,定点基站固定在指定位置,当用户扫码定点基站处的二维码时,智能控制平台能够指派空闲的充电桩移动到指定的定点基站处为定点基站进行供电,而用户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源线连接在定点基站上即可实现充电,充电桩在不与定点基站相连的时候被控制平台可将其指挥移动至保护场所,此种设置相较于固定位置的充电桩设置,能够对充电桩起到有效的保护和统一管理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包括总控平台、定点基站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桩体和移动基座,所述桩体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基站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所述定点基站包括底台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台一端的竖台,所述充电桩位于所述竖台背离所述底台的一面,所述桩体和所述竖台之间设有对接供电组件和定位识别组件,所述对接供电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台上的对接插座和安装在所述桩体上的对接插头,所述定位识别组件设于所述桩体上,用于识别所述对接供电组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中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具备3-5kw电能储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区包括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连接电动车电源线,所述第二插孔连接手机电源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台上设有摄像头、火情报警装置和扫码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台的纵截面呈“U”形状,所述底台的内部下表面与安装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平台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载入单元、信息处理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载入单元和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所述载入单元连接智能端,当用户使用所述智能端扫描二维码后,所述载入单元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信号,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信息处理单元派送所述充电桩移动至指定所述的定点基站处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包括总控平台、定点基站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桩体和移动基座,所述桩体安装在所述移动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基站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定点基站供电,所述定点基站包括底台和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台一端的竖台,所述充电桩位于所述竖台背离所述底台的一面,所述桩体和所述竖台之间设有对接供电组件和定位识别组件,所述对接供电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台上的对接插座和安装在所述桩体上的对接插头,所述定位识别组件设于所述桩体上,用于识别所述对接供电组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中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具备3-5kw电能储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式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区包括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丁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玖充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