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治疗,具体是指一种痰痂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1、咽喉卡痰现象常用抽痰操作,保障科痰痂清除效率和呼吸供氧活性频率的均衡度,提升病人呼吸道恢复效率,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的支气管供氧和分支管抽痰会形成负压操作,且负压力过大时,会影响肺泡与肺叶的活性,造成抽瘪现象,对呼吸困难的病人造成窒息的隐患,同时在装置运作过程中,还需增加供氧装置,防止病人呼吸道的堵塞,运用装置操作繁琐,不便于人们的操作。
2、现有公开号为cn2158758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滑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对称固定有滑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除装置,本技术通过拉动拉环将带动提拉绳的移动,通过清除装置带动扩张板相外侧移动,实现对呼吸管的内壁进行挤压,通过提拉软管将带动痰痂的移动与上升,在对痰痂进行清除过程中,反复停止对拉环进行提拉,通过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将实现固定板的回复至初始位置,进而带动扩张板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实现呼吸管的顺通,防止病人呼吸道的堵塞,操作方便。
3、上述专利使用时,需要挤压呼吸管的内壁,容易造成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痰痂清除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包括杆体和吸入组件,所述吸入组件设于杆体内上端,所述杆体下设有排
3、进一步地,所述吸入组件包括微型电机、螺杆、滑块、活塞、升降管和滑轨,所述微型电机设于杆体顶部,所述螺杆设于杆体内且固定连接于微型电机,所述升降管套接于螺杆下端,所述升降管内壁设有与螺杆外侧吻合的螺纹结构,所述滑轨对称设于杆体内壁侧面上端,所述滑轨滑动套接于滑轨上且设于升降管外侧面上端,所述活塞设于升降管下,所述活塞内壁与杆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活塞下端为中心处下凸设置。
4、所述吸入管远离杆体的一端朝向驱动电机倾斜设置。
5、为了避免吸入管对患者的口腔造成破坏,所述吸入管的端部外侧进行倒圆角加工。
6、为了便于痰痂排出,所述杆体内壁下端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内壁侧面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环设于吸入管和排料板之间。
7、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痰痂清除装置,通过增设吸入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活塞上下移动,通过吸入管和痰痂接触,将痰痂吸入杆体内,实现清楚,现呼吸管的顺通,操作方便,而且不会挤压呼吸管的内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吸入组件,所述吸入组件设于杆体内上端,所述杆体下设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杆体下端,所述杆体外侧面下端设有吸入管,所述吸入管倾斜设置;所述吸入组件包括微型电机、螺杆、滑块、活塞、升降管和滑轨,所述微型电机设于杆体顶部,所述螺杆设于杆体内且固定连接于微型电机,所述升降管套接于螺杆下端,所述升降管内壁设有与螺杆外侧吻合的螺纹结构,所述滑轨对称设于杆体内壁侧面上端,所述滑轨滑动套接于滑轨上且设于升降管外侧面上端,所述活塞设于升降管下,所述活塞内壁与杆体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活塞下端为中心处下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远离杆体的一端朝向驱动电机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的端部外侧进行倒圆角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内壁下端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内壁侧面倾斜设置,所述导向环设于吸入管和排料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痰痂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和吸入组件,所述吸入组件设于杆体内上端,所述杆体下设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通过螺纹连接于杆体下端,所述杆体外侧面下端设有吸入管,所述吸入管倾斜设置;所述吸入组件包括微型电机、螺杆、滑块、活塞、升降管和滑轨,所述微型电机设于杆体顶部,所述螺杆设于杆体内且固定连接于微型电机,所述升降管套接于螺杆下端,所述升降管内壁设有与螺杆外侧吻合的螺纹结构,所述滑轨对称设于杆体内壁侧面上端,所述滑轨滑动套接于滑轨上且设于升降管外侧面上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