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21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23
本技术涉及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桩,该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能够在停车时,通过电动车对U形下压块的下压,使下压板对气囊进行挤压,从而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软管导入导向气球内,然后导向气球膨胀并贴合在透明玻璃罩的内壁上,便于周围司机进行查看,起到导向的作用,在电动车开走没有停车时,U形下压块便会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气囊复原,空气从导向气球内返回气囊,然后导向气球坍塌,从透明玻璃罩的内壁上掉落,从而对周围司机进行导向,方便快速进行空车位的寻找,无需浪费电能,节能且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具体为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1、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给电车“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可以快速的给电动车充电,在生活中,电动车在进入充电站后,往往都需要在充电站到处寻找车位,不仅浪费的时间且在寻找车位的同时可能与来往车辆造成拥堵。

2、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45846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该装置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架转动,转架通过卡套和升降杆带动转灯转动,转灯转动从而吸引车主将车辆开往无车车位,车辆停放在车位台顶部,车辆的车轮压在转套顶部,转套以转套与车位台连接处为轴心转动,转套完全进入放置槽时且转套带动连接下移时,连接架带动卡套下移,此时卡套带动升降杆在限位套内部下移,卡套与转架脱离,此时升降杆不转动,转灯下移且转灯不转动,说明车位台顶面已经停放车辆,从而完成对车辆的导向工作,但由于该导向装置在车位长时间不进行停车时,其转灯是一直在进行转动的,无疑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不环保。

3、所以我们提出了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一种大型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由于该导向装置在车位长时间不进行停车时,其转灯是一直在进行转动的,无疑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不环保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桩,所述地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l形连接管和u形下压块,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对称设置在充电桩的两侧,所述u形下压块位于充电桩正前方,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罩,所述地面表面开设有与u形下压块滑动连接的下压腔,且所述地面内开设有两个气囊腔,两个所述气囊腔均与下压腔相连通,且所述下压腔内底壁与u形下压块下表面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u形下压块下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下压杆,所述下压杆的底端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位于气囊腔内,且两个所述气囊腔内均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腔与第一l形连接管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和第一l形连接管内设置有软管,所述连接块上表面设置导向气球,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接,且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块与导向气球相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上表面开设有隐藏槽,所述导向气球固定在隐藏槽内。

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之间设置有u形防护栏,所述u形防护栏位于充电桩的正前方。

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l形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管内均设置有与软管相连通的支管,两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管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支管相连通,且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圈,两个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均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套设在透明玻璃罩的外侧,且所述升降环内侧壁上设置有清洁环,所述升降环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栓,所述升降环与清洁环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清洁环包括环体,所述环体内侧壁上连接有环形棉刷,所述环形棉刷与透明玻璃罩相接触。

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气球采用红色气球。

8、进一步地,所述u形下压块上表面靠近一侧面的位置设置为倾斜结构。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在停车时,通过电动车对u形下压块的下压,使下压板对气囊进行挤压,从而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软管导入导向气球内,然后导向气球膨胀并贴合在透明玻璃罩的内壁上,便于周围司机进行查看,起到导向的作用,在电动车开走没有停车时,u形下压块便会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气囊复原,空气从导向气球内返回气囊,然后导向气球坍塌,从透明玻璃罩的内壁上掉落,从而对周围司机进行导向,方便快速进行空车位的寻找,无需浪费电能,节能且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的充电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L形连接管(3)和U形下压块(4),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对称设置在充电桩(2)的两侧,所述U形下压块(4)位于充电桩(2)正前方,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罩(6),所述地面(1)表面开设有与U形下压块(4)滑动连接的下压腔(101),且所述地面(1)内开设有两个气囊腔(102),两个所述气囊腔(102)均与下压腔(101)相连通,且所述下压腔(101)内底壁与U形下压块(4)下表面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7),所述U形下压块(4)下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下压杆(8),所述下压杆(8)的底端连接有下压板(9),所述下压板(9)位于气囊腔(102)内,且两个所述气囊腔(102)内均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腔(102)与第一L形连接管(3)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103),所述连接通道(103)和第一L形连接管(3)内设置有软管(11),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设置导向气球(12),所述软管(11)的一端与气囊(10)相连接,且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块(5)与导向气球(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开设有隐藏槽(501),所述导向气球(12)固定在隐藏槽(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之间设置有U形防护栏(13),所述U形防护栏(13)位于充电桩(2)的正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外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L形连接管(14),两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管(14)内均设置有与软管(11)相连通的支管(15),两个所述第二L形连接管(14)的一端均连接有固定管(16),所述固定管(16)与支管(15)相连通,且所述固定管(16)内设置有升降杆(17),所述升降杆(17)的底端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侧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圈(19),两个所述升降杆(17)的顶端均连接有连接杆(20),两个所述连接杆(20)之间连接有升降环(21),所述升降环(21)套设在透明玻璃罩(6)的外侧,且所述升降环(21)内侧壁上设置有清洁环(22),所述升降环(21)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栓(23),所述升降环(21)与清洁环(22)之间通过螺栓(23)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环(22)包括环体(221),所述环体(221)内侧壁上连接有环形棉刷(222),所述环形棉刷(222)与透明玻璃罩(6)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气球(12)采用红色气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下压块(4)上表面靠近一侧面的位置设置为倾斜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的充电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l形连接管(3)和u形下压块(4),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对称设置在充电桩(2)的两侧,所述u形下压块(4)位于充电桩(2)正前方,两个所述第一l形连接管(3)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罩(6),所述地面(1)表面开设有与u形下压块(4)滑动连接的下压腔(101),且所述地面(1)内开设有两个气囊腔(102),两个所述气囊腔(102)均与下压腔(101)相连通,且所述下压腔(101)内底壁与u形下压块(4)下表面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7),所述u形下压块(4)下表面对称连接有两个下压杆(8),所述下压杆(8)的底端连接有下压板(9),所述下压板(9)位于气囊腔(102)内,且两个所述气囊腔(102)内均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腔(102)与第一l形连接管(3)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103),所述连接通道(103)和第一l形连接管(3)内设置有软管(11),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设置导向气球(12),所述软管(11)的一端与气囊(10)相连接,且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块(5)与导向气球(1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上表面开设有隐藏槽(501),所述导向气球(12)固定在隐藏槽(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车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王嘉茵苏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格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