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去黄装置及竹材去青去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06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材去黄装置即竹材去青去黄设备,该竹材去黄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原竹的原竹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对原竹进行去黄操作的去黄机构,该去黄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去黄支架上的旋转杆,该旋转杆与周向驱动器相连,且该旋转杆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用于打磨竹黄的竹黄打磨气囊,该竹黄打磨气囊具有未充气的初始状态以及充气后的打磨状态。本技术在旋转杆上设置竹黄打磨气囊,竹黄打磨气囊的柔弹特性使其在充气后能够完全贴合原竹内部空腔的形状,因此对待加工的原竹的形状无任何要求,打磨前无需从原竹上截取出内径不变且笔直的竹筒,不仅竹黄去除效率高,而且不会打磨掉竹肉,不需去掉形状奇异的竹段,不会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竹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竹材去黄装置及竹材去青去黄设备


技术介绍

1、竹材是一种多年生天然植物的主干,具有生长周期短,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不过,众所周知,竹材从外向内分为竹青、竹肉以及竹黄三个组成结构,其中,竹青表面附有蜡质和硅质,竹黄中存在多层高度木质化的石细胞,这导致竹青和竹黄对于水和胶粘剂的润湿性极差,对竹材的防腐、防霉、胶粘等处理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竹材的二产加工过程。因此,竹材加工的第一步,就是去除竹青和竹黄。

2、如公告号为cn10614224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筒去竹青和竹黄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先从原竹上截取尽可能笔直的竹筒,而后利用一往返装置去除竹筒内的节隔,再利用带有旋切刀的外辊旋切去除竹筒表面的竹青层,最后利用带有旋切刀的内辊旋切去除竹筒内壁上的竹黄层。

3、又如公开号为cn1116603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竹筒上竹青竹黄去除装置,该装置利用内切割机构和外切割机构同时固定竹筒两端,并利用内切割机构的切割片伸入竹筒并转动切割竹黄,利用外切割机构的环形切刀切割竹青。

4、可以看出,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刀具旋切的方式去除竹黄,而刀具旋切存在以下不足:刀具的尺寸和切割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原竹的形状却是不规则的,这就导致刀具无法始终贴合原竹内部形状,需要预先从原竹上截取内径基本一致且笔直的竹筒作为加工对象,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不仅如此,竹筒对刀具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导致刀具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材去黄装置及竹材去青去黄设备,该竹材去黄装置能够完全适应原竹形状,不仅竹黄去除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材料浪费。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竹材去黄装置,该竹材去黄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原竹的原竹固定机构以及用于对原竹进行去黄操作的去黄机构,该去黄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去黄支架上的旋转杆,该旋转杆与周向驱动器相连,且该旋转杆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用于打磨竹黄的竹黄打磨气囊,该竹黄打磨气囊具有未充气的初始状态以及充气后的打磨状态。

4、本技术在旋转杆上设置竹黄打磨气囊,利用旋转杆将竹黄打磨气囊带入原竹内部,当旋转杆转动时,竹黄打磨气囊随之转动,从而实现对原竹内部竹黄的打磨去除。竹黄打磨气囊的柔弹特性使得竹黄打磨气囊在充气后能够完全贴合原竹内部空腔的形状,因此对待加工的原竹的形状无任何要求,打磨前无需从原竹上截取出内径不变且笔直的竹筒,不仅竹黄去除效率高,而且不会打磨掉竹肉,不需去掉形状奇异的竹段,不会造成材料浪费。

5、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旋转杆内设有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具有形成于旋转杆尾端的进气口和形成于旋转杆周壁上的若干出气口,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与该出气口密封连接。本技术将充气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隐藏式设置在旋转杆内部、尾端和外周壁(即竹黄打磨气囊的内侧),避免对旋转杆进入原竹内部以及竹黄打磨气囊的打磨工作造成干涉;而将竹黄打磨气囊与处于旋转杆周壁上的出气口连接,不仅方便充气,而且能够将竹黄打磨气囊稳固地与旋转杆连接,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6、竹黄打磨气囊需要靠充气来维持其打磨状态,可以是充气完成后即关闭进气口的,也可以是采用充气组件在打磨过程中持续保持充气的。作为优选,采用充气组件在打磨过程中持续向竹黄打磨气囊充气,以使其始终保持足够的充气状态。

7、即,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进气口处密封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的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管,该充气管的其中一端与该进气口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由于充气管需要在旋转杆转动的过程中保持与其的连接关系,因此需要将充气管设置为与旋转杆转动连接,以便旋转杆转动使充气管扭转,确保充气管能够保持其自身位置不变。

8、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的气嘴可拆卸地与出气口相连;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的表面具有磨料层。

9、如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将磨料层损坏的竹青打磨气囊换下,重新装配新的竹青打磨气囊。磨料层可以选择碳化硅砂、氧化铝砂等原料制成。

10、本技术对竹黄打磨气囊的数量和布置方式无特殊要求,只要确保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在旋转杆周向上不形成打磨间隙或形成的打磨间隙在周向上不闭合即可,因为在竹黄打磨过程中,旋转杆周向上形成的闭合的打磨间隙会在原竹上形成打磨漏洞,无法实现竹黄的完全去除。

11、是否形成打磨间隙,主要由竹黄打磨气囊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决定,即:

12、一、当旋转杆上仅设置一个呈中空圆柱状的竹黄打磨气囊(完全包裹旋转杆)时,即不会在旋转杆周向上形成打磨间隙。

13、二、当竹黄打磨气囊不能完全包裹旋转杆时,则需要将每个竹黄打磨气囊设置为沿旋转杆轴向直线延伸或螺旋延伸布置,且每个竹黄打磨气囊的长度与过料通道的长度相同;或者,将相邻两组竹黄打磨气囊33错位布置在旋转杆31轴向上;或者,采用呈椭圆环状的竹黄打磨气囊,并将所有竹黄打磨气囊沿旋转杆轴向布置,此时两个竹黄打磨气囊之间形成的打磨间隙在旋转杆周向上是不闭合的,在竹黄打磨气囊旋转过程中能够及时消除该打磨间隙产生的影响。

14、原竹内部空间有限,设置一个呈中空圆柱状的竹黄打磨气囊即可。

15、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出气口包括沿旋转杆轴向布置的至少一组,每组出气口包括绕旋转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相邻两组出气口并排布置或错位布置。设置多个出气口能够使较大的竹黄打磨气囊快速充气,当需要更换其他较小的竹黄打磨气囊时,也能够确保每个竹黄打磨气囊都能拥有独立的出气口。

16、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旋转杆的头端还设有用于破除原竹节间横隔的横隔破除尖端;

17、所述的横隔破除尖端呈锥形,且锥形的底面外径大于旋转杆的外径且小于竹黄打磨气囊的外径。

18、设置横隔破除尖端后,旋转杆就能在竹黄打磨气囊进入原竹前破除原竹的节间横隔,一步到位。锥形的横隔破除尖端既具备足够的破开力,又能够尽可能多地去除节间横隔,为竹黄打磨气囊去除阻碍,避免划伤竹黄打磨气囊。

19、横隔破除尖端的锥形底面外径大于旋转杆外径,则节间横隔的残留不会划伤旋转杆外周,而横隔破除尖端的锥形底面外径小于竹黄打磨气囊的外径,则不会影响竹黄打磨气囊正常工作。

20、本技术的竹材去黄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原竹固定机构和去黄机构中的至少一个朝另一个移动的趋近机构。利用趋近机构使被原竹固定机构固定的原竹和旋转杆自动地相互靠近,无需人工推近,自动化程度更高。

21、该趋近机构可以是能够带动原竹固定机构移动的(此时去黄机构可以保持其位置不变),即,在上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中,所述的原竹固定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该支架上的至少一个牵引抓手;

22、所述的趋近机构包括用于驱使该牵引抓手沿支架滑移的第一直线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该支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原竹的原竹固定机构(2)以及用于对原竹进行去黄操作的去黄机构(3),该去黄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旋转杆(31),该旋转杆(31)与周向驱动器相连,且该旋转杆(3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用于打磨竹黄的若干竹黄打磨气囊(33),该竹黄打磨气囊(33)具有未充气的初始状态以及充气后的打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31)内设有充气通道(34),该充气通道(34)具有形成于旋转杆(31)尾端的进气口(35)和形成于旋转杆(31)周壁上的若干出气口(36),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33)与该出气口(36)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35)处密封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的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管,该充气管的其中一端与该进气口(35)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33)的气嘴可拆卸地与出气口(36)相连;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33)的表面具有磨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31)的头端还设有用于破除原竹节间横隔的横隔破除尖端(32);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原竹固定机构(2)和去黄机构(3)中的至少一个朝另一个移动的趋近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竹固定机构(2)包括滑动安装在该支架(1)上的至少一个牵引抓手(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抓手(21)成对设置,同属一对的两个牵引抓手(21)相邻且分别设置在支架(1)的相对两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趋近机构包括:

10.一种竹材去青去黄设备,包括竹材去青装置和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该支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原竹的原竹固定机构(2)以及用于对原竹进行去黄操作的去黄机构(3),该去黄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旋转杆(31),该旋转杆(31)与周向驱动器相连,且该旋转杆(31)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用于打磨竹黄的若干竹黄打磨气囊(33),该竹黄打磨气囊(33)具有未充气的初始状态以及充气后的打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杆(31)内设有充气通道(34),该充气通道(34)具有形成于旋转杆(31)尾端的进气口(35)和形成于旋转杆(31)周壁上的若干出气口(36),所述的竹黄打磨气囊(33)与该出气口(36)密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35)处密封连接有充气组件,所述的充气组件包括充气管,该充气管的其中一端与该进气口(35)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材去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黄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创业陆铜华蔡成伟魏任重沈周蔡飞
申请(专利权)人: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