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6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包括长方形基体、LED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两端的两个引脚,所述基体包括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荧光胶,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短边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LED背光源能够显著提高发光效率,减少光损,因此进一步满足了市场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发光二极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背光源。
技术介绍
由于LED具有耗电量小、寿命长、响应快、体积小、无污染等优势,已经成为半导体 照明的新一代光源,由于其对于节能减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国内外受到极大的 关注,目前已经应用于显示、照明等多个工业领域。随着LED技术的迅速发展,将LED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光源已经广泛应用在手 机、电视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而且已经形成一种发展趋势,未来必定在多种通讯、电子产 品中得到大规模应用。由于背光光源通常采用点光源,即多个LED背光源组合形成背光模 组或者背光阵列才能使液晶显示屏得到亮度较高、发光均勻的背光显示效果,为了增强显 示亮度,一方面应当在背光模组中配备较多的LED背光源,另一方面应当提高每个LED背光 源的出光效率。然而,LED背光源数量的增加显然会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因此,应当通过 对LED背光源的结构改进,提高其出光率,避免光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发光效率的LED背光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ED背光源,包括长方形基体、LED芯 片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两端的两个引脚,所述基体包括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荧光胶, 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短边 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两个长边上的第一斜面对称分布,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 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也对称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三斜面的上方,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三斜面之 间的夹角为55° 65°。优选地,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0° 90°。所述凹槽两个长边上的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LED背光源通过对基体上的凹槽形 状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 LED背光源的出光率,减少了光损耗,因此能够有效提高LED产品 的亮度和发光效率。本技术还对凹槽的各个斜面之间的夹角进行限制,使LED背光源的结构更加 合理,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发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LED背光源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LED背光源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LED背光源在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LED背光源包括基体1、LED芯片2和引脚3等部 件。其中,基体1为长方形轮廓,包括一个长方形凹槽4,LED芯片2设置在凹槽4底 部作为LED的光源,一般采用蓝光芯片。凹槽4内还填充荧光胶,例如一种白光LED背光源 中,这些荧光胶包括绿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等,荧光粉与硅胶混合后均勻地填充在凹槽4 内,能够在蓝光芯片的激发作用下合成白光,LED背光源与导光板相配合从而使液晶显示屏 具有白光显示效果。两个引脚3设置在基体1的两端,用于通过金线引出LED芯片2的正、负极。如图2所示,凹槽4的每个短边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第二斜面位 于第三斜面的上方,且凹槽4的两个短边上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对称分布。优选地,凹槽 4的两个短边上的第三斜面之间的夹角取55° 65°,凹槽4的两个短边上的第二斜面之 间的夹角略大于第三斜面之间的夹角,取80° 90°。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凹槽4的短边上设置互成台阶的两个斜面,且上方斜面的斜度 大于下方斜面的斜度,与现有技术中凹槽4在短边仅设计一个斜面的方式相比,扩大了 LED 背光源向正前方发光的出光量,有效提高了 LED背光源将LED芯片2发射的光集中射入导 光板的聚光效果,改善了 LED背光源的亮度和发光效率,能够进一步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凹槽4的每个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两个长边上的第一斜面也对称分布,优选 地,这两个第一斜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取3° 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面的设置使蓝光 芯片2发射的光尽可能地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散射,能够保证LED背光模组中存在多个LED 背光源时,多个LED背光源整体发光的均勻性。本实施方式还对两个第一斜面的斜度进行 限制,不仅使每个LED背光源发射的光都聚集在合理的角度范围内,提高了出光率,而且使 基体1在长边上使凹槽4外部的边缘部分不至于太薄,因此加工更加便利。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 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LED背光源,包括长方形基体、LED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两端的两个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荧光胶,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短边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个长边上的第一斜面对称 分布,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也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三斜面的上方, 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三斜面之间的夹角为55° 6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个短边上的第二斜面之间 的夹角为80° 90°。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个长边上的 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为3° 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包括长方形基体、LED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两端的两个引脚,所述基体包括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荧光胶,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短边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本技术LED背光源能够显著提高发光效率,减少光损,因此进一步满足了市场需求。文档编号F21S8/00GK201672381SQ20102018312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魏巍 申请人:深圳市晶鼎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背光源,包括长方形基体、LED芯片和设置在所述基体两端的两个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长方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荧光胶,所述LED芯片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的长边具有一个第一斜面,所述凹槽的短边具有互成台阶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鼎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