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415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涉及电力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和与机体的一侧铰接的仓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机体的内部,且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螺纹杆、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移动板和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移动板上的调节板;使得该设备不仅可以快速对仓门进行开启与关闭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板的移动对观察口进行开启与关闭处理,使得机体可以打开的角度更更大,从而方便对电力设备维修和安装,同时当有外力打开机体时,会使报警器进行报警处理,有效的保障了对设备的检修便捷性和反窃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会使用到电力设备,但电力设备的连接处,往往会被人搭线窃电,窃电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危害巨大,扰乱正常的电力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窃电可能会造成变压器、电表、线路烧坏,导致停电,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会使用到反窃电装置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在申请号为20212169941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合页连接有主门,所述主门上设置有通风孔和玻璃窗,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合页连接有侧门,所述侧门的外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连接于主门。该智能反窃电装置,通过保护盒、第二转轴、连接板、竖杆、第三转轴和理线轮等零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装置和墙体连接处的线路进行保护,同时对过长或过短的电缆线束进行整理,避免线路缠绕,另外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装置进行快速固定的同时,皮制的不会导电,较为安全。”

2、现有的技术仅仅解决了,现有的反窃电装置往往是通过设备检测电路或者通过箱体将电力设备封闭保护,不方便后续对电力设备维修,且安装较为麻烦,另外现有的反窃电装置不能对电力设备穿过装置和墙体连接处的电缆进行保护,使得窃电人员通过截断此处的线路窃电,并且不能对此处的电缆进行梳理,当线缆线过长时,会发生缠绕,现有的反窃电装置往往是通过设备检测电路或者通过箱体将电力设备封闭保护,箱体封闭保护不方便后续对电力设备的维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


<p>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包括机体和与机体的一侧铰接的仓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驱动机构;

3、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机体的内部,且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螺纹杆、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移动板和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移动板上的调节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两个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移动板同步进行移动,所述移动板的移动带动调节板进行移动;

4、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于固定板的上方,且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和与第二螺纹杆螺纹套设的移动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移动架进行同步移动。

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调节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活动套设在导向孔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

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套设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架活动套设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仓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移动架的一端活动套设在滑轨的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表主体和线束约束板,所述机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机体的两侧开设有观察口和散热孔,所述调节板的一侧与观察口密切贴合,所述机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板,所述机体的后侧开设有穿线口。

10、进一步地,所述电表主体位于线束约束板上端,所述线束约束板顶端一侧开设有若干约束槽口,且安装板中部均开设有安装通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以及与第三锥齿轮的啮合处添加有润滑油,且移动槽俯视均呈矩形结构,所述皮带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传动杆进行转动,传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进行转动处理,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调节板的上下移动处理,同时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仓门进行开启与关闭处理,使得该设备不仅可以快速对仓门进行开启与关闭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板的移动对观察口进行开启与关闭处理,使得机体可以打开的角度更更大,从而方便对电力设备维修和安装,同时当有外力打开机体时,会使报警器进行报警处理,有效的保障了对设备的检修便捷性和反窃电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包括机体(1)和与机体(1)的一侧铰接的仓门(1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的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8),两个所述调节板(7)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8)活动套设在导向孔的内部,所述导向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的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1),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2),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与第一皮带轮(11)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与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固定套设的第二锥齿轮(16),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三锥齿轮(17),所述第三锥齿轮(17)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16)啮合传动,所述固定板(2)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架(15)活动套设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仓门(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9),所述移动架(15)的一端活动套设在滑轨(1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表主体(21)和线束约束板(22),所述机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20),所述机体(1)的两侧开设有观察口和散热孔,所述调节板(7)的一侧与观察口密切贴合,所述机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板,所述机体(1)的后侧开设有穿线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主体(21)位于线束约束板(22)上端,所述线束约束板(22)顶端一侧开设有若干约束槽口,且安装板中部均开设有安装通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和第二锥齿轮(16)以及与第三锥齿轮(17)的啮合处添加有润滑油,且移动槽俯视均呈矩形结构,所述皮带(13)内部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包括机体(1)和与机体(1)的一侧铰接的仓门(1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的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机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导向杆(8),两个所述调节板(7)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8)活动套设在导向孔的内部,所述导向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的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11),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上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12),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与第一皮带轮(11)的外部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反窃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与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固定套设的第二锥齿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荣汪洋侯恩勇付李江超叶丙俊叶丙荣贺芳孙洋刘欢韩冬刘颖莉孙慧敏徐金蓉张旭高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市叶集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