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送风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风管。
技术介绍
1、在空调中,送风时需要对风向进行调节,这包括对风向的上下调节和左右调节,行业中使用两个驱动源(如两个电机)实现对上下风向调节和左右风向调节的分别控制和协动控制,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且其协动控制的实现需分别控制两个驱动源同时作动,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向调节装置及风管,用于改善两个驱动源分别调节上下风向和左右风向的情况。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向调节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用于上下转动,所述第二叶片用于左右转动;所述风向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离合齿轮部、第一叶片齿轮部和第二叶片齿轮部;
3、所述驱动部具有第一第二叶片协动、第一叶片单动、第二叶片单动驱动状态;
4、在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传递转动力至所述第一叶片,所述离合齿轮部还接合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传递转动力至所述第二叶片;
5、在所述第一叶片单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仅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传递转动力至所述第一叶片;
6、在所述第二叶片单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仅接合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传递转动力至所述第二叶片;
7、所述离合齿轮部运动以切换所述驱动状态。
8、在一个或多
9、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包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
10、在所述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接合所述第一换向齿轮,所述第二叶片绕第一方向转动;
11、在所述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接合所述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二叶片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包括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和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
13、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包括换向齿轮组,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
14、在所述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接合所述第一换向齿轮,所述第一叶片绕第一方向转动;
15、在所述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接合所述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叶片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是所述第一方向的反向。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电机,所述离合齿轮部被所述电机驱动以转动。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具有电机齿轮,所述离合齿轮部具有电机齿轮接合部,所述电机齿轮接合部接合所述电机齿轮。
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齿轮部脱开接合,转动,重新接合以切换所述驱动状态;
19、所述离合齿轮部具有脱开接合高度和接合高度;
20、在所述驱动状态下,所述离合齿轮部位于所述接合高度,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和/或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
21、在切换所述驱动状态时,所述离合齿轮部从所述接合高度运动至所述脱开接合高度,脱开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和/或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所述离合齿轮部转动,所述离合齿轮部从所述脱开接合高度运动至所述接合高度,重新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和/或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
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电磁铁,所述离合齿轮部被所述电磁铁驱动,升降至所述接合高度和所述脱开接合高度。
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齿轮部还具有第一叶片齿轮接合部,用于接合所述第一叶片齿轮部;
24、所述离合齿轮部还具有第二叶片齿轮接合部,用于接合所述第二叶片齿轮部;
25、所述第一叶片齿轮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叶片齿轮接合部位于所述离合齿轮部的不同高度,且具有不同接合半径。
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还包括电机,所述离合齿轮部被所述电机驱动以转动;
27、所述电机具有电机齿轮,所述离合齿轮部还具有电机齿轮接合部,所述电机齿轮接合部接合所述电机齿轮;
28、所述第一叶片齿轮接合部、所述第二叶片齿轮接合部和所述电机齿轮接合部位于所述离合齿轮部的不同高度,且具有不同接合半径,并且,自高至低,所述离合齿轮部具有逐渐增大的接合半径,或者具有逐渐减小的接合半径。
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风管包括上述的风向调节装置。
3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下列之一有益效果:
31、1、风向调节装置通过一个驱动源实现对上下风向调节和左右风向调节的分别控制和协动控制,降低了占用空间和成本,且其协动控制的实现只需一个驱动源作动,控制难度低。
32、2、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不仅能协同运动,还能够同向转动和逆向转动,这通过设置换向齿轮组实现,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向调节装置(1),所述风向调节装置(1)包括导风部(2),所述导风部(2)包括第一叶片(3)和第二叶片(4),所述第一叶片(3)用于上下转动,所述第二叶片(4)用于左右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节装置(1)还包括驱动部(9),所述驱动部(9)包括离合齿轮部(10)、第一叶片齿轮部(8)和第二叶片齿轮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包括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和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包括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和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9)还包括电机(25),所述离合齿轮部(10)被所述电机(25)驱动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5)具有电机齿轮(26),所述离合齿轮部(10)具有电机齿轮接合部(27),所述电机齿轮接合部(27)接合所述电机齿轮(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调节装置(1),所述风向调节装置(1)包括导风部(2),所述导风部(2)包括第一叶片(3)和第二叶片(4),所述第一叶片(3)用于上下转动,所述第二叶片(4)用于左右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调节装置(1)还包括驱动部(9),所述驱动部(9)包括离合齿轮部(10)、第一叶片齿轮部(8)和第二叶片齿轮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包括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和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叶片协动驱动状态包括第一第二叶片正协动和第一第二叶片逆协动驱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9)还包括电机(25),所述离合齿轮部(10)被所述电机(25)驱动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5)具有电机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城豪,尹寿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