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73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11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倾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安装在梁体和墩台之间,包括设置在梁体上的上弹簧体,具有通孔一;中间挡板设置在上弹簧体上,具有通孔二;下弹簧体设置在中间挡板上,具有通孔三,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组成调整通道;输出轴伸入调整通道内,且螺纹设置在通孔二处,与通孔一形成预留间隙;固定板设置在墩台上,具有通孔四,输出轴穿过通孔四,通过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落梁装置不能调节起始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倾覆,具体的,涉及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铁路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桥梁结构在新建线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线路60%以上的线下工程为桥梁结构,而在一些地质状况复杂的线路中桥梁结构高达80%。因此,桥梁结构自身的工作及受力状态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行车速度、荷载等级及正常运营。

2、桥梁在整个修建、运营阶段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荷载作用,在设计检算中需要考虑的荷载有结构恒载、车辆活载、附加力和特殊荷载等主要荷载。在桥梁结构检算中通常将荷载工况及各种边界条件简化成理想状态,而实际荷载受到车辆行驶、风力作用、温度影响、地震力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理论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到各部件的实际受力情况,给结构的安全评估、运力控制和加固维修带来不确定性。有些支座长期脱空,造成旁边的支座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支座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可能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

3、同时近几十年来,我国地震频发,从历次震害可以看出,桥梁结构发生频次最高的破坏形式为落梁破坏。落梁破坏是指桥梁的上部结构与支承其的下部结构脱离,即主梁从桥墩或桥台处脱离,造成主梁悬空、折断,或坠落的现象。当支座本身受力状态就存在偏差时,就给桥梁造成了更大的落梁事故安全隐患。

4、为改变这种状态,目前设计有调力支座可以调整支座受力情况,增加防落梁装置可以避免落梁事故发生,两者结构均相对复杂,在梁底的狭小空间内不能有效设置多种调整装置。同时对于一些旧桥改造工程,根本没有办法更改调力支座,现有问题无法修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防落梁装置不能调节起始力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安装在梁体和墩台之间,包括,

4、上弹簧体,设置在所述梁体上,具有通孔一;

5、中间挡板,设置在所述上弹簧体上,具有通孔二;

6、下弹簧体,设置在所述中间挡板上,具有通孔三,所述通孔一、所述通孔二和所述通孔三组成调整通道;

7、输出轴,伸入所述调整通道内,且螺纹设置在所述通孔二处,与所述通孔一形成预留间隙;

8、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墩台上,具有通孔四,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四,通过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0、上挡板,设置在所述梁体上;

11、下挡板,设置在所述上挡板上,所述上弹簧体、所述中间挡板和所述下弹簧体由上到下分布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下挡板。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3、连接件一,所述上挡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一设置在所述梁体上。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5、连接件二,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二设置在所述墩台上。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一、所述通孔二、所述通孔三、和所述通孔四均位于中心位置。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18、紧固件,所述下挡板通过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上挡板上。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20、指针,设置在所述中间挡板或所述下挡板上;

21、标尺,设置在所述上挡板或所述输出轴上。

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四为长圆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通孔四之间留有间隙。

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24、摩擦副,连接在所述上挡板和所述连接件一之间,所述上挡板具有延伸部,所述连接件一具有折角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折角部之间留有间隙。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副为不锈钢与四氟滑板对摩,或不锈钢与sf-1复合板对摩,或不锈钢与不锈钢对摩。

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7、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安装在墩台侧面,不受梁底空间限制;

28、2、装置可以调节自身高度,用于满足安装空间限制,同时可以在现场实现高度调整;

29、3、装置具有起始力调整功能,通过螺纹旋紧调整内部受力装置,可以增加梁体的竖向荷载或降低梁体的竖向荷载,用于改变对应墩台支座的不理想受力情况,保证支座有效使用;

30、4、装置可以起到防倾覆作用,避免落梁事故的发生,保证桥梁正常运行。可以自适应梁体的受力变化,当梁体荷载变化、风力或地震力作用,梁体发生倾覆,一侧拉力装置提供拉力,一侧拉力装置提供推力,可以防止梁体倾覆并恢复平衡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安装在梁体(1)和墩台(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4)、所述通孔二(6)、所述通孔三(8)、和所述通孔四(13)均位于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四(13)为长圆孔,所述输出轴(10)与所述通孔四(13)之间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25)为不锈钢与四氟滑板对摩,或不锈钢与SF-1复合板对摩,或不锈钢与不锈钢对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安装在梁体(1)和墩台(2)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用防倾覆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4)、所述通孔二(6)、所述通孔三(8)、和所述通孔四(13)均位于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雨段文志张锦程杜斌张连普杨勇王胜男颜鹏程敖松王希慧姜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