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59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8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安装结构包括:屋面顶板、风管本体、升降托举组件、套管、支撑夹持组件以及悬吊件。风管本体包括相拼接的多节风管段,每节风管段的相对两个外侧壁设置有钢条;升降托举组件分布于所述风管本体的周围,用于逐节的下放风管段至风井内;套管预埋于风井的风井结构壁中;支撑夹持组件穿过套管伸入至风井内,且与钢条夹持固定,悬吊件上端与屋面顶板连接,下端悬吊连接支撑夹持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管的安装是在风井施工完成后进行,可减少工序穿插,提高施工效率。多节风管段在屋面顶板之上完成组装拼接后逐节下放至风井内,风管段间连接过程安全可靠,且保证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高层住宅及写字楼等民用建筑中,考虑消防需要,增压送风井、排烟风井等风井内需做内衬风管。而风井内风管的安装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在以往施工中,受建筑结构的限制,风井内空间狭窄,难以将风管高质量的连接、固定,同时效率较低,需消耗大量人力安装。尤其对有一面或两面为主体结构墙的风井更是难以施工,难免为了施工便利而加大结构井道的设计尺寸,造成了不必要的建筑面积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风井结构壁上预埋套管,在屋面层逐层倒置安装风管,并且利用穿过预埋套管的支撑夹持组件固定风管,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包括:

3、屋面顶板,设置于风井的顶部,所述屋面顶板上设置有与风井连通的井道口,且位于所述井道口的周围设置有防水坎;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包括相拼接的多节风管段,每节风管段的两端设置有对接翼缘板;每节所述风管段的相对两个外侧壁设置有钢条;升降托举组件,分布于所述风管本体的周围,且位于所述防水坎的上端,所述升降托举组件托举所述风管本体的对接翼缘板,用于逐节的下放所述风管段穿过所述井道口至所述风井内;套管,预埋于所述风井的风井结构壁中,且位于所述风管本体的两侧;支撑夹持组件,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风井内,且与所述钢条夹持固定,所述支撑夹持组件的两端为悬挑端;以及悬吊件,设置在所述风井外,所述悬吊件的上端与所述屋面顶板连接,所述悬吊件的下端悬吊连接所述悬挑端。

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芯柱、气囊和充气设备;所述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贯穿的槽孔;所述支撑芯柱包括支撑座、隔板、背板和前板;所述支撑座支撑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的下端,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填充于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之间的缝隙中,所述支撑座将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仓和下仓;所述隔板的上端经所述槽孔插入所述套管内,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以将所述套管的下仓分隔为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所述隔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的条形孔;所述背板与所述隔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板贴紧于所述下仓的后端,用于封闭所述下仓;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板贴紧于所述第一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仓;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空仓内,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嘴经所述隔板上的条形孔插入所述第二空仓内;所述充气设备与所述气嘴连通,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使膨胀的气囊顶升所述支撑座上升以支撑所述支撑夹持组件。

5、利用膨胀的气囊顶升支撑座上升,从而实现支撑夹持组件的支撑以及高度的微调整,提高风管本体的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通过充气设备对气囊充气,实现支撑芯柱的自动上升,无需人为托举支撑芯柱,省力且方便,可实现远程控制。通过充气设备对同一楼层的套管内的气囊的同步等压充气,可实现同楼层多个支撑夹持组件的高度的同步调整,进而调整风管本体上的钢条与其他楼层的套管的相对高度,便于其他楼层的支撑夹持组件的穿插。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混凝土填料、封板和搭接件;所述封板通过搭接件连接于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封板贴紧于所述第二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空仓,所述混凝土填料充满所述第二空仓,且所述混凝土填料通过所述条形孔渗入所述第一空仓内充满所述第一空仓。

7、通过混凝土填料填充第二空仓,凝固后的混凝土填料在第二空仓内为支撑座提供有效支撑,避免支撑夹持组件下沉,保证风管本体的固定效果。同时,混凝土填料通过条形孔渗入第一空仓,同样的对支撑座提供有效支撑,保证支撑夹持组件的平稳;同时,第一空仓内的气囊降低了混凝土填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夹持组件包括支撑钢管和支撑角钢;所述支撑钢管支撑于所述钢条的下端,所述支撑角钢设置于所述钢条的上端,所述支撑钢管和所述支撑角钢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套管伸出至所述风井外,且通过螺栓连接以夹紧所述钢条。

9、通过支撑钢管和支撑角钢对风管本体的钢条的夹持固定,即可以对钢条有效支撑,又提高了结构强度,避免风管本体横向弯曲变形。

10、进一步地,所述悬吊件包括吊杆、阻尼棒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支撑钢管和支撑角钢与位于所述支撑角钢上端的阻尼棒连接,所述阻尼棒的上端连接吊杆,所述吊杆的上端连接屋面顶板。

11、通过将阻尼棒设置于吊杆和连接柱之间,利用阻尼棒吸收风管本体传递的振动,避免吊杆晃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悬吊件还包括托梁,所述托梁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支撑钢管的下端。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角钢和所述支撑钢管之间还设置有垫板。

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托举组件包括液压支撑件以及支撑顶托;所述支撑顶托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支撑顶托用于托举所述对接翼缘板;所述液压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防水坎固定,所述液压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防脱螺栓,所述防脱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以连接所述支撑顶托。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套管预埋于风井的风井结构壁中,使套管位于拟安装的风管本体的两侧;将屋面顶板设置于风井的顶部,且在屋面顶板上设置与风井连通的井道口,且在所述井道口的周围设置防水坎;将多个升降托举组件设置于防水坎的上端,且分布于拟安装的风管本体的周围;利用升降托举组件托举风管本体的对接翼缘板,逐节的下放风管本体的风管段穿过所述井道口至所述风井内;利用支撑夹持组件穿过所述套管伸入至所述风井内,且与所述风管段的钢条夹持固定;利用悬吊件悬吊连接支撑夹持组件的悬挑端于屋面顶板的下方。

16、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混凝土填料至少填充所述套管的位于支撑夹持组件下方的内部空间,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夹持组件。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风井结构壁中预埋套管,在风管本体的各节风管段的外侧壁设置钢条,在风井完成施工后,利用支撑夹持组件穿过套管夹持固定钢条,再利用悬吊件将支撑夹持组件悬吊于屋面顶板下方,以完成风管本体的安装。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风管的安装是在风井施工完成后进行,可减少工序穿插,提高施工效率。多节风管段在屋面顶板之上完成组装拼接后逐节下放至风井内,风管段间连接过程安全可靠,且保证安装质量。由于支撑夹持组件的贯穿支撑施工以及悬吊件的连接施工均位于风井外,将传统的风井内作业转变为风井外作业,使施工人员效率提升,施工质量提高;另外,施工不受风井结构壁的结构限制,无论混凝土风井或砖砌风井均可适用,适用范围广。可有效提高风井内面积的利用率,减少建筑面积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芯柱、气囊和充气设备;所述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贯穿的槽孔;所述支撑芯柱包括支撑座、隔板、背板和前板;所述支撑座支撑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的下端,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填充于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之间的缝隙中,所述支撑座将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仓和下仓;所述隔板的上端经所述槽孔插入所述套管内,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以将所述套管的下仓分隔为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所述隔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的条形孔;所述背板与所述隔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板贴紧于所述下仓的后端,用于封闭所述下仓;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板贴紧于所述第一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仓;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空仓内,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嘴经所述隔板上的条形孔插入所述第二空仓内;所述充气设备与所述气嘴连通,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使膨胀的气囊顶升所述支撑座上升以支撑所述支撑夹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混凝土填料、封板和搭接件;所述封板通过搭接件连接于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封板贴紧于所述第二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空仓,所述混凝土填料充满所述第二空仓,且所述混凝土填料通过所述条形孔渗入所述第一空仓内充满所述第一空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包括支撑钢管和支撑角钢;所述支撑钢管支撑于所述钢条的下端,所述支撑角钢设置于所述钢条的上端,所述支撑钢管和所述支撑角钢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套管伸出至所述风井外,且通过螺栓连接以夹紧所述钢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包括吊杆、阻尼棒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支撑钢管和支撑角钢与位于所述支撑角钢上端的阻尼棒连接,所述阻尼棒的上端连接吊杆,所述吊杆的上端连接屋面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还包括托梁,所述托梁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于所述支撑钢管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钢和所述支撑钢管之间还设置有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托举组件包括液压支撑件以及支撑顶托;所述支撑顶托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支撑顶托用于托举所述对接翼缘板;所述液压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防水坎固定,所述液压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有防脱螺栓,所述防脱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以连接所述支撑顶托。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混凝土填料至少填充所述套管的位于支撑夹持组件下方的内部空间,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夹持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支撑芯柱、气囊和充气设备;所述套管的下端设置有贯穿的槽孔;所述支撑芯柱包括支撑座、隔板、背板和前板;所述支撑座支撑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的下端,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填充于所述套管与所述支撑夹持组件之间的缝隙中,所述支撑座将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仓和下仓;所述隔板的上端经所述槽孔插入所述套管内,且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以将所述套管的下仓分隔为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所述隔板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空仓和第二空仓的条形孔;所述背板与所述隔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背板贴紧于所述下仓的后端,用于封闭所述下仓;所述前板与所述隔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板贴紧于所述第一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仓;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空仓内,所述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所述气嘴经所述隔板上的条形孔插入所述第二空仓内;所述充气设备与所述气嘴连通,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使膨胀的气囊顶升所述支撑座上升以支撑所述支撑夹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混凝土填料、封板和搭接件;所述封板通过搭接件连接于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封板贴紧于所述第二空仓的前端,用于封闭所述第二空仓,所述混凝土填料充满所述第二空仓,且所述混凝土填料通过所述条形孔渗入所述第一空仓内充满所述第一空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客徐昊钱辉斌江志平王刚李帅於可佳代广伟姜化强吴宁杨勇强王雪峰孙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