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348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36
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线束带,其绝缘基材条一表面与上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一胶黏层连接,绝缘基材条另一表面与下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二胶黏层连接;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一胶黏层内的第一金属导线设置于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二胶黏层内的第二金属导线设置于下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的表面均覆有一绝缘层,此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本技术汽车线束带既方便电子模块之间电连接,也可以长期反复弯曲和大角度折弯,从而保证了柔性线束带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方便线束带在复杂空间的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缆,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带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在目前,线束编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

2、现有汽车线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汽车线束安装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安装,也不适合反复折弯和大角度折弯走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线束带,该柔性线束带既方便电子模块之间电连接,也可以长期反复弯曲和大角度折弯,从而保证了柔性线束带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方便线束带在复杂空间的走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线束带,包括: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位于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之间连接有依次叠置的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下绝缘条,所述绝缘基材条一表面与上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一胶黏层连接,所述绝缘基材条另一表面与下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二胶黏层连接;

3、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一胶黏层内的第一金属导线设置于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二胶黏层内的第二金属导线设置于下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

4、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的表面均覆有一绝缘层,此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6、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线在平面方向上位于相邻2个第二金属导线之间。

7、2、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基材条为pet基材条、pvc基材条、pe基材条、pbt基材条或者pi基材条。

8、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绝缘条、下绝缘条为pet基材条、pvc基材条、pe基材条、pbt基材条或者pi基材条。

9、4、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导线为铜导线、铝导线。

10、5、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下绝缘条均为透明条。

11、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1、本技术柔性线束带,其依次叠置的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下绝缘条,所述绝缘基材条一表面与上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一胶黏层连接,所述绝缘基材条另一表面与下绝缘条之间通过一第二胶黏层连接,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一胶黏层内的第一金属导线设置于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若干根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二胶黏层内的第二金属导线设置于下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之间;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的表面均覆有一绝缘层,此第一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各自两端分别与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电连接,既方便电子模块之间电连接且占用空间小,也可以长期反复弯曲和大角度折弯,从而保证了柔性线束带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方便线束带在复杂空间的走线。

14、2、本技术柔性线束带,其若干根第一金属导线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一胶黏层内,若干根第二金属导线间隔分布且位于第二胶黏层内,第一金属导线在平面方向上位于相邻2个第二金属导线之间;可以有效降低第一金属导线和第二金属导线之间的相互干扰,改善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还有,其上绝缘条、绝缘基材条、下绝缘条均为透明条,可以实现线束的隐形粘贴,提高了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第二电连接器(2)、位于第一电连接器(1)、第二电连接器(2)之间连接有依次叠置的上绝缘条(3)、绝缘基材条(10)、下绝缘条(4),所述绝缘基材条(10)一表面与上绝缘条(3)之间通过一第一胶黏层(5)连接,所述绝缘基材条(10)另一表面与下绝缘条(4)之间通过一第二胶黏层(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线(61)在平面方向上位于相邻2个第二金属导线(6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条(10)为PET基材条、PVC基材条、PE基材条、PBT基材条或者PI基材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条(3)、下绝缘条(4)为PET基材条、PVC基材条、PE基材条、PBT基材条或者PI基材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线(6)为铜导线、铝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条(3)、绝缘基材条(10)、下绝缘条(4)均为透明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线(61)、第二金属导线(62)各自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第二电连接器(2)、位于第一电连接器(1)、第二电连接器(2)之间连接有依次叠置的上绝缘条(3)、绝缘基材条(10)、下绝缘条(4),所述绝缘基材条(10)一表面与上绝缘条(3)之间通过一第一胶黏层(5)连接,所述绝缘基材条(10)另一表面与下绝缘条(4)之间通过一第二胶黏层(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线(61)在平面方向上位于相邻2个第二金属导线(6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汽车线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条(10)为pet基材条、pvc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元顿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