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模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绝缘子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1、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复合绝缘子的生产采用整体注射成型工艺,当产品注射成型后,产品会粘附于模具上,此时需要对产品与模具进行脱模处理。
2、相关技术中,部分工厂采用顶出机构对产品施加顶力,以使得产品与模具分离,但易对产品造成损伤,而且普遍需要对模具进行改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技术提供一种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包括,下层架,其包括第一托板、两条呈左右间隔布置的导轨,两条导轨之间形成供下模座穿过的第一空间,导轨连接有用于与下模座抵接的第一托板,下层架设有用于与下模座配合的第一定位部;上层架,其包括托料框和托条,托料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条导轨滑动连接,托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托料框的左端和右端连接;立柱,其两端呈上下延伸,每条导轨均与两个以上立柱对应,立柱的上端能够与导轨的下端抵接,以限制导轨的下移行程。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子的脱模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下模座与上模座合模时,下模座往上移动,下模座能与下层架的第一定位部配合,以实现下模座与下层架的定位,且下模座与第一托板抵接,以实现下模座对下层架的承托,使得下层架随下模座往上移动,由于托料框与下层架滑动连接,且托条可对应下模座的分型面设置,以实现上层架与下模座的定位和承托,即上层架和下层架随下模座一同上升,当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立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件,第二杆的上端设有嵌槽,第一杆的下端穿设于嵌槽内,调节件与第一杆连接,以用于调节第一杆穿入嵌槽内的长度。
5、考虑到不同模压设备的合模高度存在差异,该绝缘子的脱模装置的立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件,第一杆的下端穿设于第二杆的嵌槽内,且调节件与第一杆连接,使用者通过调节件可调节第一杆穿入嵌槽内的长度,即调节第一杆与第二杆的相对伸缩长度,进而调节立柱的长度,以改变立柱与导轨抵接的高度位置,从而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高该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对不同使用场景的适用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调节件设有螺孔,第一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段,调节件与螺纹段螺纹连接,调节件的外径大于嵌槽的内径。
7、具体的,调节件设有螺孔,适配的,第一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段,调节件的外径大于嵌槽的内径,以使得调节件能与第二杆的上端抵接,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改变调节件与螺纹段的旋合位置,在调节件的限位作用下,从而改变第一杆穿入嵌槽内的长度,进而改变立柱的长度,有利于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连接,下层架包括两条第一托板,两条第一托板呈前后间隔布置。
9、第一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导轨连接,且下层架包括两条第一托板,两条第一托板呈前后间隔布置,即下层架围成方框状,在第一托板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提高下层架的连接稳定性,有利于确保下层架与下模座的连接稳定性,使得下层架随下模座一同升降。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定位部为设于第一托板上的穿孔。
11、具体的,第一定位部为设于第一托板上的穿孔,穿孔用于与下模座处的插销对接,通过插销与穿孔的对接,以实现下模座与下层架的定位,配合第一托板与下模座的抵接,从而实现下层架随下模座升降,当下层架与立柱抵接时,以便于实现该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对产品的脱模处理。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托料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用于与下模座抵接的第二托板,第二托板至少部分与第一空间相对。
13、具体的,托料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用于与下模座抵接的第二托板,且第二托板至少部分与第一空间相对,即当下模座上升时,下模座穿过第一空间后能与第二托板抵接,第二托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大上层架与下模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下模座对上层架的承托,使得上层架随下模座升降,当下层架与立柱抵接时,立柱限制下层架的下移行程,从而使得下模座与上层架分离,而产品架设于上层架上,从而实现产品与下模座的分离,无须对现有的模具进行改装,通用性较强。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托料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用于容置芯棒的凹槽。
15、托料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用于容置芯棒的凹槽,使用时,可将芯棒置于前后两个凹槽处,有利于固定芯棒在上层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提高绝缘子的成型质量,芯棒架设于凹槽和托条上,有利于增强上层架对产品的承托作用,配合下模座的下移,即可实现产品与下模座的分离。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托条上设有凹部,凹部与两个凹槽呈线性排列布置;托条设置多条,多条托条呈前后间隔布置。
17、具体的,托条上设有凹部,凹部与前后两个凹槽呈线性排列布置,通过凹部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上层架与芯棒的定位和固定,芯棒架设于凹槽和托条上,有利于增强上层架对产品的承托作用,配合下模座的下移,即可实现产品与下模座的分离;多条托条呈前后间隔布置,可进一步增强对芯棒的承托作用。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导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托料框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以限制托料框与导轨往上远离的位移。
19、为了将上层架与下层架的移动限制在前后方向的滑移上,导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托料框处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连接,以限制托料框与导轨往上远离的位移,有利于避免在下模座升降过程中,上层架脱出下层架的问题出现,且有利于确保上层架与下层架的滑移连接,当产品与模具脱模后,通过上层架与下层架的滑移,可将产品移出模压工位,以便于取出产品,有利于减小产品冷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导轨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托料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定位槽用于容置滚轮;和/或,
21、两条导轨互相靠近的侧面均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能够与上层架抵接。
22、可选的,导轨的上表面处设有定位槽,托料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当上层架与下层架对准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件,所述第二杆的上端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嵌槽内,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杆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杆穿入所述嵌槽内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嵌槽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导轨连接,所述下层架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托板,两条所述第一托板呈前后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框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用于与下模座抵接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空间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框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条上设有凹部,所述凹部与两个所述凹槽呈线性排列布置;所述托条设置多条,多条所述托条呈前后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托料框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以限制所述托料框与所述导轨往上远离的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托料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所述滚轮;和/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调节件,所述第二杆的上端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嵌槽内,所述调节件与所述第一杆连接,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杆穿入所述嵌槽内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有螺孔,所述第一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嵌槽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导轨连接,所述下层架包括两条所述第一托板,两条所述第一托板呈前后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子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于所述第一托板上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炽南,阎胜强,黄北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胜伟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