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95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墙板、地面、斜撑组件、固定机构、灌浆机构;预制墙板包括左预制墙板、右预制墙板,左预制墙板和右预制墙板相互拼接,拼接处设有固定机构,预制墙板底伸出若干预留钢筋,预留钢筋分别对应安装在地面上的安装孔内,灌浆机构设置在预制墙板与地面之间,斜撑组件两端分别与预制墙板和地面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墙板底部设有预留钢筋,地面设置安装孔,能够直接肉眼校准安装,解决了传统预制墙板只能使用镜面反射校准安装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在预制板拼接浇灌时,通过使用固定机构实现快速安装固定,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


技术介绍

1、预制墙板是一种在预制厂中预先制作出来的钢精混泥土板型结构件,因为已经预先制备出来,适合装配使用,使得施工周期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用于充当建筑外墙,使用中过重通常利用塔吊进行吊装,对准安装孔位后才能进行固定、校正、浇灌等施工作业,现实生活中,对准孔位过程一般是地面预留有钢筋,预制墙板底面设有安装孔,塔吊将预制墙板悬空吊起使预留钢筋与安装孔对准,通常是将镜面放置在预制墙板下,利用镜面反射对准孔位,因为预制墙板体积大、重量中,需要长时间移动对准,因此校准孔位时需要频繁使用镜子,需要耗费长时间吊装,效率低,此外,后期两块预制墙板之间需要水泥浇灌稳固,传统浇灌时需要用到大量木棍或木块,配合固定件固定,操作复杂,工人劳动量大,耗费时间长,且部分固定件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水泥浇灌,后续拆除较为困难,不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以解决现有安装预制墙板时校准安装孔位效率低以及预制墙板拼接处浇筑时固定装置复杂、装卸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墙板、地面、斜撑组件、固定机构、灌浆机构;

4、所述预制墙板包括左预制墙板、右预制墙板,且顶部分别设有若干吊环,所述左预制墙板和右预制墙板相互拼接,拼接处设有固定机构,所述预制墙板底面伸出若干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分别对应安装在地面上的安装孔内,所述预制墙板放置在底部若干垫高块上,预制墙板底部根据外形向内设有随型封装层,合围形成空腔,所述灌浆机构设置在预制墙板与地面之间,用于将水泥填充安装孔和空腔,所述斜撑组件斜撑在预制墙板和地面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左预制墙板一侧内凹,右预制墙板一侧向外凸出,内凹和凸出相匹配,且配合间隙单边留有10mm~15mm,所述右预制墙板向外凸出一侧伸出若干钢筋。

6、进一步地,所述斜撑组件包括若干支撑座、若干下支撑、若干上支撑;

7、若干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预制墙板内墙面和地面上,若干下支撑上、下两端分别与预制墙板、地面上近端支撑座铰接,支撑预制墙板下半部分,若干上支撑上、下两端分别与预制墙板、地面上远端支撑座铰接,支撑预制墙板上半部分。

8、进一步地,所述灌浆机构包若干灌浆筒组件、灌浆机(未画出);

9、若干所述灌浆筒组件设置在预制墙板底部,一端封装在预制墙板内,另一端在预制墙板外,且插接在地面内,通过连通灌浆机(未画出)向预制墙板和地面之间填充水泥。

10、进一步地,所述灌浆筒组件包括左灌浆筒、主灌浆筒、灌浆管、连接管、封堵塞、出浆管、右灌浆筒;

11、所述主灌浆筒居中设置,左灌浆筒和右灌浆筒对称分布在两侧,分别套接在预留钢筋上,且一端均封装在预制墙板内,另一端随安装预制墙板时分别插接在各安装孔内,所述主灌浆筒上端设有出浆管,出浆管朝墙内放置,且管口伸出预制墙板墙面,所述主灌浆筒下端圆周均布有两连接管和一灌浆管,所述两连接管分别连接左灌浆筒和右灌浆筒,所述灌浆管朝墙内放置,且管口伸出封装层,所述封堵塞用于封堵出浆管、灌浆管管口。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固定板、若干固定组件;

13、所述若干固定板分别贴合在左预制墙板与右预制墙板拼接处两侧,若干固定组件分两侧设立,分别固定安装在左预制墙板与右预制墙板左右两侧,与固定板抵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对拉螺栓、若干固定架、若干螺套、若干螺杆;

15、所述螺杆分别固定安装左预制墙板和右预制墙板两侧,若干对拉螺栓分别与两侧螺杆螺纹连接,且与左预制墙板、右预制墙板墙面抵接,通过拧紧对拉螺栓固定住螺杆,所述若干固定架分别套接在若干螺套外圆周表面,若干螺套分别与左预制墙板和右预制墙板两侧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架和螺套套接处固定架长度大于螺套长度。

16、进一步地,所述封装层厚度为5mm~10mm。

17、进一步地,所述垫高块由厚度不一垫片组成,总厚度为20mm。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墙板底部伸出预留钢筋,在地面设置安装孔,吊装时,能以肉眼观察预留钢筋与安装孔对接,无需频繁使用镜面反射校准,能迅速调整预制墙板摆放位置,吊装时间短,施工效率高。

20、2、本专利技术设计独特的连体式灌浆机构,使预制墙板底层开孔少,灌浆机构连接地面上各个安装孔,利用灌浆设备将水泥浇灌至各安装孔内,灌浆速度快,浇灌充分,不易出现空鼓现象。

21、3、本专利技术中当两块预制墙板拼接后需要浇灌时,固定机构中螺杆固定安装在预制墙板上,只需将螺杆上的螺套拧紧,通过螺套对固定架旋转挤压,固定架将固定板紧固,施工后固定机构不会被水泥浇灌凝固,使用安装拆卸简单,效率高,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22、4、本专利技术中两块预制墙板对接口处设计为“凹凸”造型,使两块预制墙板对接更便利,此外,“凹凸”接口处浇灌水泥稳固性更好,增加了预制墙板的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板(1)、地面(2)、斜撑组件(3)、固定机构(4)、灌浆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预制墙板(11)一侧内凹,右预制墙板(12)一侧向外凸出,内凹和凸出相匹配,且配合间隙单边留有10mm~15mm,所述右预制墙板(12)向外凸出一侧伸出若干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组件(3)包括若干支撑座(31)、若干下支撑(32)、若干上支撑(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构(6)包若干灌浆筒组件(61)、灌浆机(未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筒组件(61)包括左灌浆筒(611)、主灌浆筒(612)、灌浆管(613)、连接管(614)、封堵塞(615)、出浆管(616)、右灌浆筒(6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若干固定板(41)、若干固定组件(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2)包括若干对拉螺栓(421)、若干固定架(422)、若干螺套(423)、若干螺杆(4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7)厚度为5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高块(9)由不同厚度的垫片组成,总厚度为2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板(1)、地面(2)、斜撑组件(3)、固定机构(4)、灌浆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预制墙板(11)一侧内凹,右预制墙板(12)一侧向外凸出,内凹和凸出相匹配,且配合间隙单边留有10mm~15mm,所述右预制墙板(12)向外凸出一侧伸出若干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组件(3)包括若干支撑座(31)、若干下支撑(32)、若干上支撑(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构(6)包若干灌浆筒组件(61)、灌浆机(未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