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2840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建造方法,特别适用于船坞内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属于船坞建造方法技术领域。一种船舶建造方法,在船坞前部同时建造三艘整船,三艘整船相互间隔为1.2米,在船坞后部同时建造三艘艉半船,三艘艉半船相互间隔为1.2米,三艘整船合拢完毕后依次下水出坞,进行水下作业;三艘整船下水之后,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前部,保持间隔1.2米,此时,三艘艉半船进入三艘整船的建造阶段,同时在船坞后部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本发明专利技术为“3+3建造法”,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船坞资源,提高船坞的利用率,缩短坞内造船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用于船坞内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属于 船坞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船坞船舶建造受到船舶间和船舶与坞壁间最小间距、船舶搭载、船舶涂装、船舶出 坞等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例如相互间最小间距,之前各企业和研究机构根据经验认为,坞 内船间最小间距应保持在3-4米,业界也普遍认可此间距,认为再缩小间距,将对搭载、涂 装、出坞等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专题论证加以解决。京鲁船业船坞长为369米,跨度为102米,承接的75200载重吨巴拿马散货船,船 长为225米,船宽32. 26米。此种情况下,如果采用“2+2建造法”,两条整船加两条半船,大 坞空间浪费较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筑造工 艺,能充分发挥造船设施潜能,大幅度提高船坞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造船周期的船 舶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3+3建造法”,三条整船加三条半船,这样在船坞前部同时建造3条整 船,相互间隔为1. 2m,在船坞后部同时建造三条半船,相互间隔也为1. 2m。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船舶建造方法,在船坞前部同时建造三艘整船,三艘整船相互间隔为1. 2米, 在船坞后部同时建造三艘艉半船,三艘艉半船相互间隔为1. 2米,三艘整船合拢完毕后依 次下水出坞,进行水下作业;三艘整船下水之后,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前部,保持间隔 1. 2米,此时,三艘艉半船进入三艘整船的建造阶段,同时在船坞后部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 的建造。具体建造方法如下一、搭载技术路线船舶间距在1. 2米的情况下,实现搭载过程精度控制、有效展开施工面。二、涂装技术路线船舶间距在1. 2米的情况下,完成船舶涂装油漆通风。三、出坞、飘浮、移位技术路线(一)出坞压载方案船舶压载以大坞注水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进行,各阶段压载逐次进行。第一阶段当漂浮压载舱具备压水条件后,在大坞尚未注水时,便对船舶提前适度 压载。第二阶段大坞注水后再完成后续压载。5具体实现为1、大坞注水前,第一阶段压载(1)、艉半船压载(此阶段艉半船压载便结束)A、中间船10仅向No 5货舱压水,压载量约540-560T,压载时间约4. 0-4. 2h。B、东船11向No 5货舱、No 6货舱压载,其中No. 5货舱压水约590-610T,压载时 间约4. 4-4. 6h ;No 6货舱压水约990-1100T,压载时间约4. 9-5. Ih0C、西船12向No 5、No 6货舱压载,其中No 5货舱压水约490-510T,压载时间约 3. 6-3. 8h ;该舱压载到位后将软管调往No 6货舱压载;No 6货舱压水约1120-1140T,压载 时间约4. 9-5. Ih。(2)、完整船压载(三船相同)A、每一艘整船的NO 1货舱压水量控制在1150-1170吨,压载时间为6_8小时;B、每一艘整船的NO 3货舱压水量控制在1020-1040吨,压载时间为6. 3-6. 5小 时。2、大坞注水后,第二阶段压载(1)、大坞第一次注水坞内注水(1)坞内水深至水尺3. 3-3. 5m ; (2)船舶吃水约1. 6m 1. 72m。坞室注水后,三艘整船第一次压载(三船相同)A、每一艘整船的No 1货舱压水约740-760吨,压载时间约2. 3-2. 8小时。至此No 1货舱已压水1890-1930吨。B、每一艘整船的NO 3货舱压水量控制在560-580吨,压载时间为2. 0-2. 3小时, 此时,NO 3压水到位;若压水软管长度足够,可将软管移至No 1货舱压水。(2)、大坞第二次注水坞内注水(1)坞内水深至水尺4. 0-4. 2m ;⑵船舶吃水约2. 3m 2. 42m,船起浮。坞室注水后,三艘整船第二次压载(三船相同)每一艘整船的NO 1货舱压水量控制在361-381吨,压载时间为0. 6-0. 8小时,此 时,NO 1货舱已压水2251-2311吨。(3)、大坞第三次注水坞内注水⑴坞内水深至水尺4. 4-4. 6m ;⑵船舶吃水约2. 7m 2. 82m ;艉半船全部浮起,注意带缆控制船位。坞室注水后,整船第三次压载每一艘整船的NO 1货舱压水量控制在310-320吨,压载时间为0. 5-0. 7小时,此 时,NO 1货舱已压水2561-2631吨。(4)、大坞第四次注水船舶压载全部结束后,大坞再次注水至水尺4. 6-4. 8米。(5)、其他工作A、船舶压载结束后,撤除压载软管。并为三艘艉半船配备调载泵。B、完成船舶调平、绑扎、连接、防碰、带缆等漂浮出坞准备工作,等待漂浮时机,时 机合适时,坞室再次注水,完整船起浮(注意带缆控制船位),开启坞门,拖轮牵引,实施出 坞操作。( 二 )飘浮防撞方案在建船舶坞内注水、小车牵引、拖轮拖带时防止出现相互间及与坞壁的激烈碰撞。(三)出坞方案1、确定出坞操作的气象、海况及水域要求2、坞门启闭程序当坞门启闭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坞门处于良好状态时,现场指挥统一指令,各卷 扬机等操作人员就位,按照“附图”示意及程序操作,将坞门20移位靠在坞口西侧岸边并系 好缆绳,坞门20起浮、移位、复位操作具体程序(1)将各个缆绳按照图示位置布置到位;(2)慢慢放松1#缆绳13、2#缆绳14,同时慢慢收紧3#缆绳15、4#缆绳16、5#缆 绳17、6#缆绳18,直到3#缆绳15、6#缆绳18失去作用;(3)按照图示带上7#缆绳19,将6#缆绳18移到靠西岸坞门20上的缆桩;解弃3# 缆绳15 ;(4)继续慢慢放松1#缆绳13、2#缆绳14,同时慢慢收紧4#缆绳16、5#缆绳17、7# 缆绳19,慢慢将坞门20移出坞道口 ;(5)继续慢慢放松1#缆绳13、2#缆绳14,慢慢收紧4#缆绳16、5#缆绳17、7#缆 绳19 ;特别防止坞门20端壁与岸角向碰;(6)继续慢慢放松1#缆绳13、2#缆绳14,慢慢收紧4#缆绳16、5#缆绳17、7#缆 绳19 ;解弃6#缆绳18 ;(7)将坞门20与码头上的保险缆系紧后,解弃1#缆绳13、2#缆绳14。在坞内船出坞后,坞门20的复位,参照原移位的相反步骤进行动作。三条整船出坞后,应立即清理坞门20在关闭位置的区域内坞底板淤泥和杂物,以 保证坞门20安全、顺利复位关闭。此项工作应在坞门复位前结束。坞门复位到达坞槛时,要调整坞门20的纵向位置并将坞门20贴紧坞槛,然后开启 坞门20压载阀向坞门内注压载水使坞门平稳下沉。若坞门20发生向坞内方向的横倾,应 利用临时压载物将之扶正或略向坞外横倾。当坞门20下沉就位后,检查坞门20整体情况,然后关闭坞室注水直通阀及坞内侧 向的压载阀,并开始向外排坞室内的水。3、出坞操作程序(1)完成坞室注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三只艉半船捆绑为一体,三只整船中的两 只捆绑为一体,另一只待移,船与船之间安装有防碰靠垫;完成船上各系缆的缆桩和坞边引 船小车的操作。(2)当坞内水位满足坞门移位时,按照“坞门启闭程序”将坞门移位靠岸,待移船舶 坞内移位采用一号绞缆机3牵引,一号引船小车1、二号引船小车2单边控制船位的方式进 行;引船小车分布在船舯、艉部,其位置保持两根缆绳互相基本平行。(3)控制船行速度,做到绞缆机收放缆与卷扬机、引船小车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船坞前部同时建造三艘整船,三艘整船相互间隔为1.2米,在船坞后部同时建造三艘艉半船,三艘艉半船相互间隔为1.2米,三艘整船合拢完毕后依次下水出坞,进行水下作业;三艘整船下水之后,将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坞前部,保持间隔1.2米,此时,三艘艉半船进入三艘整船的建造阶段,同时在船坞后部进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轰邓培肖刘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