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纱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65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包括:配制含温敏颜料和/或光敏颜料的颜料浆;再使用颜料浆分别配制色浆A、色浆B;将色浆A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纱线表面,形成第一纱线;将色浆B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第一纱线表面,形成第二纱线;喷染后的第二纱线通过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作用,制得变色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变色纱线的色牢度优异,颜色均匀,变色迅速,制作和服用性能理想,易于推广并且满足市场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连续化、规模化生产的变色纱线,能耗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能大量有效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纱线


技术介绍

1、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纺织、针织、刺绣等。一般纱线的颜色与纺织纤维原料的颜色一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彩丰富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纱线染色一般能获得良好色牢度与水洗牢度,可与其他纱线按不同设计要求织造,从而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并可缩短交货周期,所以染色纱线在现代纺织工业中运用越来越多。光感纱线是一种光感变色纱钱,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变化,当失去阳光的紫外线后会还原本色。温变色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变色染料已经在面料上进行应用,主要是采用涂料添加粘合剂进行高温焙烘,但普遍存在色牢度差、手感硬、耐久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纱线,解决变色纱线颜色不均匀,手感板结,无弹性、色泽偏浅或暗淡、制作和服用性能均不理想的问题,并大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00:将颜料先加到醇醚类溶剂中,进行溶解打浆,然后加入1~3倍体积的水搅拌,形成颜料浆;所述颜料为温敏颜料和/或光敏颜料;

5、s10:颜料浆中加入催化剂a配制成色浆a,颜料浆中加入催化剂b配制成色浆b;

6、s20:将色浆a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纱线表面,并在纱线表面形成带有色浆a的浆膜,形成第一纱线;

7、s30:将色浆b形成喷雾,均匀喷到第一纱线表面,并在第一纱线表面形成带有色浆b的浆膜,形成第二纱线;

8、s40:喷染后的第二纱线通过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作用,附着在第二纱线上的颜料发生催化反应,粘合固化在第二纱线上,制得变色纱线。

9、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a选自烷基芳酮类、苯偶酰类或硫杂蒽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地,在s10步骤中,色浆a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以200~400转/分钟的速度依次加入醇醚类、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a、增稠剂a、渗透剂、催化剂a,并充分搅拌40~50分钟,再补足水配制而成。

11、进一步地,色浆a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颜料:10~12%,醇醚类溶剂15~25%,粘合剂12~17%,交联剂2~4%,分散剂a0.5~1%,催化剂a3~6%,增稠剂a1~3%,渗透剂1~2%,表面活性剂2~5%,其余为水。

12、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1~3:2~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辛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

13、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cas:61827~42~7;辛基聚三甲基硅氧烷,cas:187593~69~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cas:9016~45~9。

14、醇醚类溶剂为丙二醇甲醚;粘合剂为聚丙烯酸酯粘合剂;交联剂为改性聚氨酯交联剂;分散剂a为螯合分散剂;催化剂为苯偶酰。

15、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作用下的褪色程度或者与其他织物间的沾色程度。色牢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外部因素主要包含:皂洗、摩擦、水洗、唾液浸渍、汗液浸渍。市面上的变色纱线的洗色牢度往往只能保持在一种或两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维持理想的色牢度,无法满足在多种不同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均维持理想的色牢度。而色牢度直接影响布料的美观,针对这一问题,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色浆a中添加三种组分复配的表面活性剂,改善了纱线的色牢度,猜测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体系中,通过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升颜料色粒的分散均匀度,同时促进交联剂、粘合剂、催化剂与染料相容性,提升对颜料色粒着色牢固度和稳定度,使染料牢固地结合在纤维表面,以抵抗外界因素的侵蚀。专利技术人意外发现当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辛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特定的配比条件下,提升了纱线变色的速度和变色效果。猜测是此条件下,色浆a的稳定性更好,可以保持纱线的均匀染色,不易褪色,同时色浆a与纱线之间的亲和力好,染料能够充分地侵入纱线内部,进而提升了纱线变色的速度和变色效果。

17、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b选自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氧化锌、c12~18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18、进一步地,在s10步骤中,色浆b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加入分散剂b、催化剂b、渗透剂、柔软剂及增稠剂和水,以300~400转/分钟的速度充分搅拌40~50分钟。

19、进一步地,色浆b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分散剂2~5%,催化剂b1~3%,增稠剂b2~5%,柔软剂1~4%,渗透剂2~3%,改性碳纳米管0.4~0.9%,高分子聚合物0.1~0.5%,其余为水。

20、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烷基聚氧乙烯醚聚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

21、

22、其中,m为12~15的整数;n为34~42的整数。烷基聚氧乙烯醚聚合物可以采用以烷基醇作为起始剂对环氧乙烷开环的工艺制备而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烷基聚氧乙烯醚聚合物购自尔瑞克(山东)化学集团有限公司。

23、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24、(1)将单壁碳纳米管与质量浓度为96wt%硫酸水溶液以体积比为(0.04~0.05)∶1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浸泡27~29h,加热冷凝回流,清洗、离心,得到羧基化的碳纳米管;

25、(2)将羧基化的碳纳米管与氯化亚砜在65℃~67℃下搅拌回流30h,然后在90℃~92℃下蒸馏3~4h,干燥后,得到酰氯化的碳纳米管;

26、(3)将酰氯化的碳纳米管与质量比为3~5:1的丙烯酰胺和3~氨基丙烯酸甲酯用二氯甲烷溶解,67~75℃反应26~30h,在80℃~85℃下蒸馏4~5h,水洗后、干燥,得到改性碳纳米管。

27、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1:3;所述酰氯化的碳纳米管与丙烯酰胺和3~氨基丙烯酸甲酯的总摩尔数的比为1:1.7。

28、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1~2nm,纯度:>95%,长度:5~30μm,比表面积:>1075m2·g~1。

29、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喷涂常规色浆b后,制得的变色纱线的断裂强度比较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色浆b进行复配,同时在色浆b中添加了改性碳纳米管和高分子聚合物,改善了变色纱线的断裂强度。猜测是本专利技术的色浆b中通过添加改性碳纳米管和高分子聚合物,与其余组分复配后,对喷涂色浆a后的第一纱线的包裹性能更佳,同时原料的刚性和模量可以增强纱线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选用超高表面积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除了对变色纱线的强伸性能有提升,还意外的增加了变色纱线的加工稳定性和色泽艳度。

30、进一步地,在s20步骤中,纱线先经进行预湿处理后再喷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色浆A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以200~4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依次加入醇醚类、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A、增稠剂A、渗透剂、催化剂A,并充分搅拌40~50分钟,再补足水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A选自烷基芳酮类、苯偶酰类或硫杂蒽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1~3:2~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辛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色浆B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加入分散剂B、催化剂B、渗透剂、柔软剂及增稠剂B和水,以300~400转/分钟的速度充分搅拌40~5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色浆B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分散剂B2~5%,催化剂B1~3%,增稠剂B2~5%,柔软剂1~4%,渗透剂2~3%,改性碳纳米管0.4~0.9%,高分子聚合物0.1~0.5%,其余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烷基聚氧乙烯醚聚合物,结构如式(1)所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直径1~2nm,长度5~30μm,比表面积>1075m2·g~1。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工艺制得的变色纱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色浆a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以200~4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依次加入醇醚类、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a、增稠剂a、渗透剂、催化剂a,并充分搅拌40~50分钟,再补足水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a选自烷基芳酮类、苯偶酰类或硫杂蒽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1:1~3:2~5的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10、辛基聚三甲基硅氧烷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复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纱线的无水染色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色浆b的调配方法为:颜料浆加入分散剂b、催化剂b、渗透剂、柔软剂及增稠剂b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粦连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粤雄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