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38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涉及污废水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污水进口、壳体、换热管、清水通道、清水出口、门框、门板、污水导管、清水导管、管板、底座、清水进口、污水出口和污水分水器,所述污水进口的输出端与换热管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灌输污水在管内流动,所述污水导管用于改变污水流动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污水侧设置有容易打开的门板,打开门板后污水通道可视化且便于清洗,再有,污水通道宽大,便于水中杂物顺利通过而不堵塞,采用唯一的污水通道,使得污水只沿一个通道流动,污水中杂物无分流、无勾挂,换热管采用特制波纹管,打破流体的边界层,大幅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废水换热器,具体涉及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污废水换热器,是污水热能利用设备,污废水换热器在绿色节能建筑,建筑节能减排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地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应用中遇到环保问题时,污废水换热器的出现,使得污水源热泵系统得到发展,污废水换热器有效解决了污水利用的难度,如城市原生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结垢、堵塞、腐蚀等问题,这样推动了热泵在更广泛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污废水换热器针对污废水中杂质多的特点,普遍做法是将污废水流道设计成较宽大矩形结构,但这样的结构承压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采用污废水在管内流动,同时每个流道设计成多流程完成高效换热,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包括污水进口、壳体、换热管、清水通道、清水出口、门框、门板、污水导管、清水导管、管板、底座、清水进口、污水出口和污水分水器,所述污水进口的输出端与换热管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灌输污水在管内流动,所述污水导管用于改变污水流动方向,采用唯一的污水通道,使得污水只沿一个通道流动,污水中杂物无分流、无勾挂。

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换热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管穿设在管板的内侧,且所述换热管的管口与管板满焊。

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换热管的输出端与污水导管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接续换热管内的污水并引导流动方向,且所述污水导管设置在管板的外侧,与管板满焊。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门框焊接在管板的外侧,所述门框包围污水导管设置,所述门板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门框的外部,污水侧设置有容易打开的门板,打开门板后污水通道可视化且便于清洗。

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壳体包围换热管设置,且与管板满焊,所述壳体合围换热管形成清水通道,所述清水导管用于改变清水流动方向。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污水分水器与门框的上板焊接,且所述污水分水器的下板分布若干个分水支管,若干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分水支管焊接连接。

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换热管、污水导管分别装设在壳体中,且所述换热管为波纹管,换热管采用特制波纹管,打破流体的边界层,大幅提高换热效率。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在于:所述换热管、污水导管的材质为20#无缝钢管,用于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换热,所述换热管、污水导管采用316l及以上材质管材,用于对含有酸根离子的化工废水换热,根据污水特性根据需要更换换热管材质,降低设备成本。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创新是:

12、1、本专利技术提供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污水侧设置有容易打开的门板,打开门板后污水通道可视化且便于清洗,再有,污水通道宽大,便于水中杂物顺利通过而不堵塞。

13、2、本专利技术提供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采用唯一的污水通道,使得污水只沿一个通道流动,污水中杂物无分流、无勾挂,换热管采用特制波纹管,打破流体的边界层,大幅提高换热效率。

14、3、本专利技术提供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污水在管内流动,根据污水特性根据需要更换换热管材质,降低设备成本,且污水在管内流动、换向管为圆管的结构提高了设备的承压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进口(1)、壳体(2)、换热管(3)、清水通道(4)、清水出口(5)、门框(6)、门板(7)、污水导管(8)、清水导管(9)、管板(10)、底座(11)、清水进口(12)、污水出口(13)和污水分水器(14),所述污水进口(1)的输出端与换热管(3)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灌输污水在管内流动,所述污水导管(8)用于改变污水流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管(3)穿设在管板(10)的内侧,且所述换热管(3)的管口与管板(10)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的输出端与污水导管(8)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接续换热管(3)内的污水并引导流动方向,且所述污水导管(8)设置在管板(10)的外侧,与管板(10)满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6)焊接在管板(10)的外侧,所述门框(6)包围污水导管(8)设置,所述门板(7)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门框(6)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围换热管(3)设置,且与管板(10)满焊,所述壳体(2)合围换热管(3)形成清水通道(4),所述清水导管(9)用于改变清水流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水器(14)与门框(6)的上板焊接,且所述污水分水器(14)的下板分布若干个分水支管,若干个所述换热管(3)分别与分水支管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污水导管(8)分别装设在壳体(2)和门框(6)中,且所述换热管(3)为波纹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污水导管(8)的材质为20#无缝钢管,用于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换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污水导管(8)采用316L及以上材质管材,用于对含有酸根离子的化工废水换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进口(1)、壳体(2)、换热管(3)、清水通道(4)、清水出口(5)、门框(6)、门板(7)、污水导管(8)、清水导管(9)、管板(10)、底座(11)、清水进口(12)、污水出口(13)和污水分水器(14),所述污水进口(1)的输出端与换热管(3)的输入端相连通,用于灌输污水在管内流动,所述污水导管(8)用于改变污水流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换热管(3)穿设在管板(10)的内侧,且所述换热管(3)的管口与管板(10)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的输出端与污水导管(8)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接续换热管(3)内的污水并引导流动方向,且所述污水导管(8)设置在管板(10)的外侧,与管板(10)满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式多流程污废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6)焊接在管板(10)的外侧,所述门框(6)包围污水导管(8)设置,所述门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福石朗宁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厚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