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883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壳体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左端连接有管道,所述储存箱右侧安装有软管,所述管道底端设置有气泵,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刮灰板;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辊组件进行运动和吸灰,该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在对复合膜进行输送的同时,通过弧形板顶起吸灰盒,通过吸灰孔吸走复合膜表面的灰尘,防止复合膜在缠绕一起后,使复合膜之间造成刮花现象,影响复合膜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静电复合膜,具体为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


技术介绍

1、防静电复合膜,大都用于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等零部件,通过防静电功能的使用,可以避免产生高压,提高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使用寿命,防静电复合膜在加工中,需要进行输送和收卷,使用输送压辊是现有的常规手段,但是现有的输送压辊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现有的输送压辊,大都对防静电复合膜进行单纯的输送,不方便对防静电复合膜以及输送压辊本身进行防尘处理,容易导致堆积的灰尘置于防静电复合膜上,收卷后的防静电复合膜,在运输和使用时,受灰尘影响容易出现刮花的情况,进而容易影响其后续的使用效果。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传统的输送压辊,不方便对防静电复合膜以及输送压辊本身进行防尘处理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壳体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左端连接有管道,所述储存箱右侧安装有软管,所述管道底端设置有气泵,所述壳体内侧安装有刮灰板;及

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壳体内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辊组件进行运动和吸灰;及

4、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设置在壳体内侧,所述压辊组件用于挤压输送复合膜并将复合膜表面的灰尘吸走;及

5、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安装在双向螺纹杆外表面,所述除尘组件用于对压辊组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6、作为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位置邻近压辊组件的右端,所述气泵右端安装在壳体左侧外表面,并且与压辊组件相互贯通。

7、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壳体左侧内壁,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三。

8、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辊组件包括有弹性伸缩管,所述弹性伸缩管的活动部分一侧安装有横杆,所述弹性伸缩管顶端安装有吸气盒,所述吸气盒顶部设置有吸灰盒,所述吸灰盒顶部开设有多组吸灰孔,所述弹性伸缩管底端安装有转动吸气管,所述刮灰板与吸灰盒顶部相贴合,所述吸气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吸灰盒和弹性伸缩管相互连接并贯通。

9、作为优选的,所述齿轮二套接在转动吸气管一端外表面,所述齿轮三套接在双向螺纹杆一端外表面,所述转动吸气管一端与气泵输入端相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辊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压辊组件环绕排列安装,组成圆筒状,所述横杆的转动轨迹与弧形板的位置重叠,当所述横杆转动至弧形板的位置时,可被弹性伸缩管可以通过横杆被弧形板顶起并延长。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座安装在双向螺纹杆外表面,并可以在双向螺纹杆外表面左右移动,所述滑动座底部安装有吸尘盘,所述吸尘盘与软管相连接,所述吸尘盘的位置邻近吸灰盒的顶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该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通过设置了驱动组件,对压辊组件和除尘组件同时进行驱动,在对复合膜进行输送的同时,通过弧形板顶起吸灰盒,通过吸灰孔吸走复合膜表面的灰尘,防止复合膜在缠绕一起后,使复合膜之间造成刮花现象,影响复合膜的完整性;

14、同时除尘组件与刮灰板相互配合,刮灰板刮下吸灰盒表面的灰尘,在每组压辊组件转动至刮灰板底部时,吸灰盒表面从复合膜表面粘附的灰尘会被刮下,最后由吸尘盘进行吸收,并通过吸尘盘左右横移过程中进行吸附,通过软管吸进储存箱内进行收集,便于对压辊组件表面进行清理,提高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包括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侧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壳体(10)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壳体(10)内侧安装有弧形板(13),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储存箱(14),所述储存箱(14)左端连接有管道(15),所述储存箱(14)右侧安装有软管(16),所述管道(15)底端设置有气泵(17),所述壳体(10)内侧安装有刮灰板(18);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3)的位置邻近压辊组件(4)的右端,所述气泵(17)右端安装在壳体(10)左侧外表面,并且与压辊组件(4)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有伺服电机(30),所述伺服电机(30)安装在壳体(10)左侧内壁,所述伺服电机(30)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一(31),所述齿轮一(31)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32),所述齿轮一(31)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三(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件(4)包括有弹性伸缩管(40),所述弹性伸缩管(40)活动部分一侧安装有横杆(41),所述弹性伸缩管(40)顶端安装有吸气盒(42),所述吸气盒(42)顶部设置有吸灰盒(43),所述吸灰盒(43)顶部开设有多组吸灰孔(44),所述弹性伸缩管(40)底端安装有转动吸气管(45),所述刮灰板(18)与吸灰盒(43)顶部相贴合,所述吸气盒(4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吸灰盒(43)和弹性伸缩管(40)相互连接并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二(32)套接在转动吸气管(45)一端外表面,所述齿轮三(33)套接在双向螺纹杆(11)一端外表面,所述转动吸气管(45)一端与气泵(17)输入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件(4)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压辊组件(4)环绕排列安装,组成圆筒状,所述横杆(41)的转动轨迹与弧形板(13)的位置重叠,当所述横杆(41)转动至弧形板(13)的位置时,可被弹性伸缩管(40)可以通过横杆(41)被弧形板(13)顶起并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5)包括有滑动座(50),所述滑动座(50)安装在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并可以在双向螺纹杆(11)外表面左右移动,所述滑动座(50)底部安装有吸尘盘(51),所述吸尘盘(51)与软管(16)相连接,所述吸尘盘(51)的位置邻近吸灰盒(43)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包括输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侧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壳体(10)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壳体(10)内侧安装有弧形板(13),所述壳体(10)顶部设置有储存箱(14),所述储存箱(14)左端连接有管道(15),所述储存箱(14)右侧安装有软管(16),所述管道(15)底端设置有气泵(17),所述壳体(10)内侧安装有刮灰板(18);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3)的位置邻近压辊组件(4)的右端,所述气泵(17)右端安装在壳体(10)左侧外表面,并且与压辊组件(4)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有伺服电机(30),所述伺服电机(30)安装在壳体(10)左侧内壁,所述伺服电机(30)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一(31),所述齿轮一(31)顶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二(32),所述齿轮一(31)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三(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复合膜输送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组件(4)包括有弹性伸缩管(40),所述弹性伸缩管(40)活动部分一侧安装有横杆(41),所述弹性伸缩管(40)顶端安装有吸气盒(4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忠于方天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和美瑞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