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和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057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所述方法和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合理安排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的无功控制模式,以及无功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加快故障近区电压的恢复速度,避免助增交流系统短路电流,有效维持了系统电压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高压输电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柔性直流的仿真分析与运行控制中,电压的稳定性高度依赖柔性直流换流器的无功控制模式。但在当前规划设计与工程运行过程中柔性直流换流的无功控制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系统的电压安全稳定。

2、现有柔性直流的无功控制模式,从柔性直流换流器的设备特性出发,主要分为三种:v/f(定交流电压、频率)无功控制、定初始电压运行点控制和定无功功率控制。v/f无功控制是指交流系统电压幅值、相位和频率均由柔性直流换流站控制,此控制模式只适合大规模新能源孤岛送出情况,不适用于柔性直流接入大规模交流系统情况;定初始电压运行点控制是指利用柔性直流换流站无功支撑作用保持换流站母线幅值恒定,在此控制模式下,受柔性直流换流器器件通流能力限制,系统故障期间可能无法对系统提供足量的动态无功补偿和电压支撑,系统故障穿越期间换流站母线电压值无法达到定电压控制的目标值,同时也不利于设备自身的耐受;定无功功率控制是指柔性直流换流站无功支撑为0,不对交流系统提供无功功率,当前已投运柔性直流工程均采用此控制策略,工程实施简便易行,工程经验丰富;但在此种控制模式下,柔性直流换流站故障穿越结束后不能继续提升电压水平,近区电压恢复速度较慢,对系统的电压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前规划设计与工程运行过程中柔性直流换流的无功控制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系统的电压安全稳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方法和系统。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模式是根据交流电网输电线路母线电压对柔性直流无功模式进行控制。在此控制模式下,柔性直换流站受端根据交流电压的跌落幅度确定对交流电网的无功控制策略: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进入低电压穿越状态时,采用定无功功率控制;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退出低电压穿越状态后,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促进故障近区电压恢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模式的方法可以通过对于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持续时间的合理安排,保证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故障穿越后,加快故障近区电压的恢复速度,尽快维持电网电压的安全稳定。同时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定交流电压控制可以避免助增交流系统短路电流,有助于维持系统安全稳定。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采集接入交流电网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母线电压;

4、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

5、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无功控制模式包括定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

6、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8、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接入交流电网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母线电压;

9、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

10、控制模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无功控制模式包括定无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

11、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方法的步骤。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

14、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15、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16、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方法的步骤。

17、本专利技术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所述方法和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合理安排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的无功控制模式,以及无功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加快故障近区电压的恢复速度,避免助增交流系统短路电流,有效维持了系统电压的安全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接入公共电网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母线电压之前还包括设置第一电压阈值,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其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包括:

6.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初始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电压阈值,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其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的计算公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状态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式模块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时间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接入公共电网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母线电压之前还包括设置第一电压阈值,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其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和第二电压阈值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包括:

6.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忠高熠莹姜懿郎牟善科张雯程杨楠陆润钊王铮陈典庄侃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