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45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调节底座连接,调节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带有警报的定位机构,支撑杆的上端前侧安装有壳体,壳体内部的左端设置有测试驱动机构,壳体内部的左端设置有警报机构,壳体的下端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夹持连接头,连接机构与连接头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与连接机构位置对应的出气机构安装在支撑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到弹簧在测试前其自身是否达到自然状态,且上述现有技术中只是考虑到竖直状态的弹簧测试,在车用连接时,弹簧需要用在不同位置中,当出现倾斜式连接时,除了考虑到压缩,还需要考虑到角度连接带来的其他因素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疲劳测试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行业制造的一些零件只有在装配过程中与其他零件连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依赖于具有高公差的设计,并结合了连接机构特征,其中紧固件非常常见。紧固件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汽车零部件的组装和功能。根据材料、构成和预期功能,有不同类型的汽车紧固件,根据功能以及应用可分为对种类型的紧固件,其中弹簧是表现出弹性变形的金属紧固件,它们的作用是在两个汽车部件之间产生张力,它们展现出的弹性变形确保了牢固的连接,同时允许轻松组装和拆卸零件。

2、对于弹簧的抗疲劳测试,如公告号为cn211978254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便于弹簧固定的汽车弹簧疲劳测试台,包括弹簧疲劳测试台主体和振动传感器,当汽车弹簧主体疲劳度达到极限出现损坏后,汽车弹簧主体本身回弹力不足,会出现间接性与承载片分离的现象,使汽车弹簧主体的底端与承载片产生碰撞,振动传感器对承载片表面的震颤程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承载片表面震颤值大于标准值时,将信号发送至弹簧疲劳测试台主体发出提示,提醒用户汽车弹簧主体达到疲劳值。

3、在上述公开的现有针对弹簧抗疲劳测试的技术中,主要通过弹簧的回弹力进行测试,并对测试值进行记录,当检测到承载片表面震颤值大于标准值时,将信号发送至弹簧疲劳测试台主体发出提示,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到弹簧在测试前其自身是否达到自然状态(未压缩),当弹簧未处于自然状态时均会影响到测试中弹簧的回弹力(压缩状态时,即使弹簧的疲劳度达到极限后损坏时,弹簧底端与承载片始终不会产生碰撞),最终导致承载片表面震颤值异常结果,且上述现有技术中只是考虑到竖直状态的弹簧测试,在车用连接时,弹簧需要用在不同位置中,当出现倾斜式连接时,除了考虑到压缩情况,还需要考虑到角度连接带来的其他因素,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模拟出来,使得测试结果的真实性降低。基于此,在现有的弹簧抗疲劳测试的基础上,还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得能够在对紧固件两端连接时保证其呈自然状态(未压缩未拉伸)连接,且在测试前对紧固件的角度调节以及测试中的真实度模拟,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及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调节底座连接,调节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带有警报的定位机构,支撑杆的上端前侧安装有壳体,壳体内部的左端设置有测试驱动机构,壳体内部的左端设置有警报机构,壳体的下端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机构,定位机构用于夹持连接头,连接机构与连接头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只具有伸缩功能,其内部未有任何弹性结构复位,与连接机构位置对应的出气机构安装在支撑杆上,测试驱动机构用于控制连接机构的整体震动。

4、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连接壳、连接组件、定位组件、矫正组件、开关件一、开关件二,设置在绝缘壳上端的导引柱滑动设置在壳体中,且导引柱上端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套设弹簧,套设弹簧起到弹性复位的作用,绝缘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壳,连接壳内部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多角度调节的定位组件,且初始位置的定位组件的后端插入到出气机构中,定位组件的下端连通设置有可伸缩的矫正组件,设置在绝缘壳内部左端的开关件一与测试驱动机构之间为电连接,开关件一的初始状态为连通状态,设置在绝缘壳内部右端的开关件二与警报机构之间为电连接,开关件二的初始状态为断开状态,连接组件的升降用于控制开关件一、开关件二的开合情况。

5、本申请对于待测试的紧固件,对其进行角度调节并使其达到自然状态,保证了不影响后续的测试结果,且对于测试中的紧固件,通过内部支撑的作用防止其变形较严重从而影响测试结果,且在紧固件出现疲劳情况时,通过断电以及警报声的响起来停止测试以及提醒工作人员记录结果。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底座包括底板、升降板、螺纹件,底板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拐角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件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件的下端与底板之间为轴承连接,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电动转盘、嵌入件、警示组件、锁定件,电动转盘设置在升降板上,电动转盘上安装有嵌入件,嵌入件的底部设置有警示组件,警示组件响起时可表示紧固件处于压缩状态,警示组件声音停止时可表示紧固件处于自然状态,嵌入件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定件连接,锁定件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压紧头,压紧头的转动设置保证了锁定件转动的同时,与连接头贴合的压紧头可在不转动的情况向前继续压紧夹持。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警示组件包括绝缘杆、导电杆、电源一、警示器、导电头,绝缘杆上下滑动设置在嵌入件的内部,绝缘杆下端设置的导电杆与嵌入件内部设置的电源一、警示器、导电头之间为电连接,且初始高度的导电杆的左端未与导电头的上端接触,绝缘杆与嵌入件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始终对绝缘杆保持向上推动的趋势。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升降头、内置柱,升降头上下滑动设置在内置柱上,内置柱安装在连接壳的内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座、卡接头、输送筒、输气头、内置齿条和齿轮,转动座的上端转动设置在升降头的内部,转动座的下端竖直部分上设置有输送筒,输送筒的前端设置有卡接头,输送筒的后端滑动设置有输气头,输气头上端开设的内置槽中设置有内置齿条,与内置齿条啮合的齿轮转动设置在输送筒开设的圆形槽中。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矫正组件由多组筒体组成,相邻的筒体之间为密封式滑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筒体的外部套设有形变层,形变层内部注入有柔性胶液,形变层以及柔性胶液的设计可使得人员直观的查看测试中弹簧的形变问题。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件一包括接触件一、触发件一、限定组件、电源二、开关键,接触件一安装在绝缘材质的升降头的上端左侧,与接触件一配合的触发件一安装在连接壳的下端,位于触发件一下方的限定组件设置在连接壳中,连接壳内部依次设置有电源二、开关键,开关键为开关结构一,初始位置的接触件一与触发件一相接触,接触件一与触发件一为开关结构二。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定组件包括绝缘件、拉动杆,绝缘件滑动设置在连接壳中,绝缘件对下降后的接触件一进行其上方位置的限位,保证了开关结构二的有效断开,绝缘件的左端安装有拉动杆,在绝缘件对接触件一上方限位后,需要解锁时只需向左拉动拉动杆即可归位,拉动杆与连接壳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对拉动杆起到向右推动的趋势,接触件一靠近触发件一的一端为倒角结构,倒角结构设计减小了接触件一挤压绝缘件的难度。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试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下端与调节底座(2)连接,调节底座(2)上转动设置有带有警报的定位机构(3),支撑杆(1)的上端前侧安装有壳体(4),壳体(4)内部的左端设置有测试驱动机构(5),壳体(4)内部的左端设置有警报机构(6),壳体(4)的下端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机构(7),定位机构(3)用于夹持连接头(8),连接机构(7)与连接头(8)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与连接机构(7)位置对应的出气机构(9)安装在支撑杆(1)上,测试驱动机构(5)用于控制连接机构(7)的整体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2)包括底板(21)、升降板(22)、螺纹件(23),底板(21)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22),升降板(22)的拐角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件(23)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件(23)的下端与底板(21)之间为轴承连接,支撑杆(1)的下端与底板(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电动转盘(31)、嵌入件(32)、警示组件(33)、锁定件(34),电动转盘(31)设置在升降板(22)上,电动转盘(31)上安装有嵌入件(32),嵌入件(32)的底部设置有警示组件(33),嵌入件(32)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定件(34)连接,锁定件(34)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压紧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33)包括绝缘杆(331)、导电杆(332)、电源一(333)、警示器(334)、导电头(335),绝缘杆(331)上下滑动设置在嵌入件(32)的内部,绝缘杆(331)下端设置的导电杆(332)与嵌入件(32)内部设置的电源一(333)、警示器(334)、导电头(335)之间为电连接,且初始高度的导电杆(332)的左端未与导电头(335)的上端接触,绝缘杆(331)与嵌入件(32)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3)包括升降头(731)、内置柱(732),升降头(731)上下滑动设置在内置柱(732)上,内置柱(732)安装在连接壳(7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一(76)包括接触件一(761)、触发件一(762)、限定组件(763)、电源二(764)、开关键(765),接触件一(761)安装在绝缘材质的升降头(731)的上端左侧,与接触件一(761)配合的触发件一(762)安装在连接壳(72)的下端,位于触发件一(762)下方的限定组件(763)设置在连接壳(72)中,连接壳(72)内部依次设置有电源二(764)、开关键(765),初始位置的接触件一(761)与触发件一(762)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件二(77)包括接触件二(771)、触发件二(772),接触件二(771)安装在升降头(731)的上端右侧,与接触件二(771)配合的触发件二(772)安装在连接壳(72)的下端,初始位置的接触件二(771)未与触发件二(77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8)包括插入件(81)、限位盘(82)和嵌入盘(83),插入件(81)安装在伸缩杆的下端,插入件(81)上安装有限位盘(82),插入件(81)的下端通过L型件与嵌入盘(83)连接,嵌入盘(83)插入到嵌入件(32)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机构(9)包括包裹框(91)、配合齿条(92)、气缸(93)、气泵(94),包裹框(91)的内腔上端设置有配合齿条(92),配合齿条(92)与齿轮(746)之间啮合连接,包裹框(91)与气泵底座之间连接有气缸(93),气泵底座安装在支撑杆(1)上,输气头(744)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口,且初始位置的进气口与包裹框(91)开设的对应口之间位置对准,对应口与气泵底座上的气泵(94)之间连接有伸缩软管。

10.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下端与调节底座(2)连接,调节底座(2)上转动设置有带有警报的定位机构(3),支撑杆(1)的上端前侧安装有壳体(4),壳体(4)内部的左端设置有测试驱动机构(5),壳体(4)内部的左端设置有警报机构(6),壳体(4)的下端上下滑动设置有连接机构(7),定位机构(3)用于夹持连接头(8),连接机构(7)与连接头(8)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与连接机构(7)位置对应的出气机构(9)安装在支撑杆(1)上,测试驱动机构(5)用于控制连接机构(7)的整体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2)包括底板(21)、升降板(22)、螺纹件(23),底板(21)的上端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22),升降板(22)的拐角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纹件(23)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件(23)的下端与底板(21)之间为轴承连接,支撑杆(1)的下端与底板(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电动转盘(31)、嵌入件(32)、警示组件(33)、锁定件(34),电动转盘(31)设置在升降板(22)上,电动转盘(31)上安装有嵌入件(32),嵌入件(32)的底部设置有警示组件(33),嵌入件(32)的后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定件(34)连接,锁定件(34)的前端转动设置有压紧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33)包括绝缘杆(331)、导电杆(332)、电源一(333)、警示器(334)、导电头(335),绝缘杆(331)上下滑动设置在嵌入件(32)的内部,绝缘杆(331)下端设置的导电杆(332)与嵌入件(32)内部设置的电源一(333)、警示器(334)、导电头(335)之间为电连接,且初始高度的导电杆(332)的左端未与导电头(335)的上端接触,绝缘杆(331)与嵌入件(32)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紧固件抗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3)包括升降头(7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会胡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考格尔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