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16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通过循环排热组件的设置,将本供电装置的散热独立与开关柜并直接与外界相通,当外壳累积较高的热量时,其内热空气可直接外排,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热量散发至开关柜内并与开关柜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再外排的方式,有效降低外壳内热空气在其周围聚集的时间,有效加快散热;另外配合告警模块的设置,一方面可将热量聚集至循环排热组件口部,使抽气时,更易带走热量,加快散热,另一方面,当热量较高时,可自动控制循环排热组件加快抽气,进而加快热空气的外排,实现对散热的自调节,从而有效保护本供电装置,使其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储能供电装置,特别是涉及应用于电气设备领域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储能供电装置常见的有微型直流电源,微型直流电源是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新型的直流电源设备,它将整流充电、直流变换和智能控制集成为一个整体,为一次设备(如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二次仪表(如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提供可靠的不间断直流电源,同时具备对蓄电池的自动维护(巡检)功能以及远程管理接口(rs485),电源本体内置蓄电池,体积小,可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开闭所、箱式变电站和ttu、ont、ftu等设备中,通常安装于开关柜仪表室内。

2、由于微型直流电源本体内置电池,在电池工作中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堆积导致设备易出现故障,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而微型直流电源一般安装于相对封闭的开关柜内,开关柜内也集成有各种开关设备,运行时同样会产生热量,导致微型直流电源更易出现热量的堆积,易损坏。

3、申请内容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微型直流电源在实际使用时易发生热量堆积,影响使用寿命。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包括底板以及控制器,底板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底板上端连接有外壳,外壳外端开凿有多组散热孔,底板上端还连接有电池组件和电路板,且二者均位于外壳内侧,底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开关柜侧壁上,底板上设有循环排热组件,循环排热组件包括两组排热支管、固定卡接在开关柜外端的外聚气罩以及固定连接在外聚气罩中部的排热主管,每组排热支管均设置多个,且排热主管远离底板的一端贯穿开关柜侧端并延伸至外聚气罩内,排热主管上连接有气泵,气泵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两组排热支管分别位于电池组件以及电路板的前后两侧,每组排热支管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聚热片。

6、在上述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中,通过循环排热组件的设置,将本供电装置的散热独立与开关柜并直接与外界相通,当外壳累积较高的热量时,其内热空气可直接外排,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热量散发至开关柜内并与开关柜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再外排的方式,有效降低外壳内热空气在其周围聚集的时间,有效加快散热。

7、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聚热片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且聚热片上开凿有多个上分隔孔,且多个上分隔孔将聚热片分割成多个梳片,多个上分隔孔分别与多个排热支管相互间隔分布。

8、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排热支管另一端部延伸至外壳内,且排热支管位于外壳内的端部开凿有横槽,聚热片端部卡入至横槽内。

9、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每个梳片中部均开凿有下分隔孔,且下分隔孔与排热支管中部对应,其中一个下分隔孔内设置有告警模块,告警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10、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告警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分隔孔内顶端的感热条、固定连接在感热条外端的两个气动片以及固定连接在对应排热支管上端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气动片中部的下方。

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感热条最大的外径小于下分隔孔的宽度,两个气动片截面的圆心均与感热条轴线重合,且气动片与对应梳片表面接触,气动片与排热支管口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5cm。

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感热条包括热变气条、固定连接在热变气条上端和下分隔孔内顶端之间的连绳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热变气条外端的两个外硬片,两个外硬片分别朝向下分隔孔的两个竖直内壁,外硬片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倒刮片。

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热变气条以及连绳均为弹性结构,热变气条内饱和填充有氦气,且热变气条的内径不大于下分隔孔宽度的2/3。

14、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倒刮片为倾斜结构,且倒刮片的端部朝向下方,倒刮片与外硬片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大于60°。

15、综上,通过循环排热组件的设置,将本供电装置的散热独立与开关柜并直接与外界相通,当外壳累积较高的热量时,其内热空气可直接外排,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热量散发至开关柜内并与开关柜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再外排的方式,有效降低外壳内热空气在其周围聚集的时间,有效加快散热;另外配合告警模块的设置,一方面可将热量聚集至循环排热组件口部,使抽气时,更易带走热量,加快散热,另一方面,当热量较高时,可自动控制循环排热组件加快抽气,进而加快热空气的外排,实现对散热的自调节,从而有效保护本供电装置,使其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控制器,所述底板(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底板(1)上端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外端开凿有多组散热孔(3),所述底板(1)上端还连接有电池组件(101)和电路板(102),且二者均位于外壳(2)内侧,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安装在开关柜侧壁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循环排热组件,所述循环排热组件包括两组排热支管(51)、固定卡接在开关柜外端的外聚气罩(53)以及固定连接在外聚气罩(53)中部的排热主管(52),每组所述排热支管(51)均设置多个,且排热主管(52)远离底板(1)的一端贯穿开关柜侧端并延伸至外聚气罩(53)内,所述排热主管(52)上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两组所述排热支管(51)分别位于电池组件(101)以及电路板(102)的前后两侧,每组所述排热支管(51)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聚热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片(6)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且聚热片(6)上开凿有多个上分隔孔(601),且多个上分隔孔(601)将聚热片(6)分割成多个梳片,多个所述上分隔孔(601)分别与多个排热支管(51)相互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支管(51)另一端部延伸至外壳(2)内,且排热支管(51)位于外壳(2)内的端部开凿有横槽,所述聚热片(6)端部卡入至横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梳片中部均开凿有下分隔孔(602),且下分隔孔(602)与排热支管(51)中部对应,其中一个所述下分隔孔(602)内设置有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分隔孔(602)内顶端的感热条(7)、固定连接在感热条(7)外端的两个气动片(81)以及固定连接在对应排热支管(51)上端的两个压力传感器(82),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82)分别位于气动片(81)中部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条(7)最大的外径小于下分隔孔(602)的宽度,两个所述气动片(81)截面的圆心均与感热条(7)轴线重合,且气动片(81)与对应梳片表面接触,所述气动片(81)与排热支管(51)口部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5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热条(7)包括热变气条(71)、固定连接在热变气条(71)上端和下分隔孔(602)内顶端之间的连绳(7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热变气条(71)外端的两个外硬片(73),两个所述外硬片(73)分别朝向下分隔孔(602)的两个竖直内壁,所述外硬片(73)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倒刮片(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气条(71)以及连绳(72)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热变气条(71)内饱和填充有氦气,且热变气条(71)的内径不大于下分隔孔(602)宽度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刮片(74)为倾斜结构,且倒刮片(74)的端部朝向下方,所述倒刮片(74)与外硬片(73)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大于6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控制器,所述底板(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底板(1)上端连接有外壳(2),所述外壳(2)外端开凿有多组散热孔(3),所述底板(1)上端还连接有电池组件(101)和电路板(102),且二者均位于外壳(2)内侧,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安装在开关柜侧壁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循环排热组件,所述循环排热组件包括两组排热支管(51)、固定卡接在开关柜外端的外聚气罩(53)以及固定连接在外聚气罩(53)中部的排热主管(52),每组所述排热支管(51)均设置多个,且排热主管(52)远离底板(1)的一端贯穿开关柜侧端并延伸至外聚气罩(53)内,所述排热主管(52)上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两组所述排热支管(51)分别位于电池组件(101)以及电路板(102)的前后两侧,每组所述排热支管(51)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聚热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热片(6)为高导热材料制成,且聚热片(6)上开凿有多个上分隔孔(601),且多个上分隔孔(601)将聚热片(6)分割成多个梳片,多个所述上分隔孔(601)分别与多个排热支管(51)相互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支管(51)另一端部延伸至外壳(2)内,且排热支管(51)位于外壳(2)内的端部开凿有横槽,所述聚热片(6)端部卡入至横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储能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梳片中部均开凿有下分隔孔(602),且下分隔孔(602)与排热支管(51)中部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兵李远超刘芹苏建明肖向虎孟明明陈勇夏宗杰缪超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