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014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具体涉及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双层的壁层和芯体构成,内壁层包合芯体,外壁层包合内壁层;内壁层采用β‑环糊精为壁材,外壁层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壁层微胶囊在摩擦、受热等环境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微胶囊在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具体涉及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微胶囊技术是一种使用天然或合成聚合物,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起来,使其成为微小粒子的技术。根据微胶囊制备的机理,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2、使用微胶囊包裹精油的目的是为了使精油在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减少精油的损失。目前使用壁材对精油进行包覆成单层微胶囊,虽然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摩擦、受热等特殊环境下稳定性效果较为不明显。以纺织领域为例,在制备具有芳香面料时,面料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例如: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染色等。这些过程需要经受高温,酸碱等操作,因此会导致香味的损失,对于纺织品的长期使用来说,是不满足最佳的预期效果以及人们的使用体验。

3、cn114177847a公开了一种植物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植物精油配置芯材溶液;利用环糊精配置壁材溶液;将所述芯材溶液加入至所述壁材溶液中均质乳化获得环糊精包覆的单层微胶囊;再利用壳聚糖/海藻酸钠对所述单层微胶囊进行二次包埋获得双层微胶囊。该方案中采用均质乳化的方式获得单层微胶囊,制备方法复杂;并且制备得到的微胶囊产品仅能用于最高160℃的温度,仍然较低。

4、因此,仍然需要对微胶囊的结构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以获得性能更优的微胶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壁层微胶囊在摩擦、受热等环境下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微胶囊在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优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由双层的壁层和芯体构成,内壁层包合芯体,外壁层包合内壁层;

4、内壁层采用β-环糊精为壁材,外壁层采用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

5、优选地,所述的芯体的材料为精油。

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配置β-环糊精溶液,向其中加入芯体材料,搅拌后冷藏过夜,取析出的沉淀清洗后得到单壁层微胶囊;

8、s2:将步骤s1得到的单层微胶囊溶解于壳聚糖的乙酸溶液,超声、振荡并离心,取沉淀清洗后得到中间沉淀物;

9、s3: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沉淀物溶解于海藻酸钠的乙酸溶液,超声、振荡并离心,取沉淀清洗后得到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

10、优选地,步骤s1中,β-环糊精与芯体材料的用量比为8~12g:1~3ml。

11、优选地,步骤s1中,搅拌的温度为50±5℃,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3h;冷藏过夜的温度为4℃;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和/或去离子水冲洗至少1次。

12、优选地,步骤s2中,壳聚糖的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g/100ml,β-环糊精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8:1。

13、优选地,步骤s2中,超声持续5min,振荡在恒温37℃下进行30min,离心在9000rpm下进行10min,通过真空抽滤获得沉淀,通过去离子水冲洗沉淀。

14、优选地,步骤s3中,海藻酸钠的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g/100ml,海藻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8:1。

15、优选地,步骤s3中,超声持续5min,振荡在恒温37℃下进行30min,离心在9000rpm下进行10min,通过真空抽滤获得沉淀,通过去离子水冲洗沉淀。

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在纺织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电子科技领域和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无毒无害,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且采用包埋法进行合成,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施微胶囊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进而可进一步拓宽应用范围。

19、本方案主要改进在于微胶囊囊壁,使得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具有轻质、强度高、刚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根据内部设置的内容物不同,可以用于纺织、航空航天、电子科技、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双层的壁层和芯体构成,内壁层包合芯体,外壁层包合内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的材料为精油。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β-环糊精与芯体材料的用量比为8~12g:1~3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搅拌的温度为50±5℃,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3h;冷藏过夜的温度为4℃;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和/或去离子水冲洗至少1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壳聚糖的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g/100mL,β-环糊精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8: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超声持续5min,振荡在恒温37℃下进行30min,离心在9000rpm下进行10min,通过真空抽滤获得沉淀,通过去离子水冲洗沉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海藻酸钠的乙酸溶液的浓度为1g/100mL,海藻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5~8: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超声持续5min,振荡在恒温37℃下进行30min,离心在9000rpm下进行10min,通过真空抽滤获得沉淀,通过去离子水冲洗沉淀。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在纺织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电子科技领域和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双层的壁层和芯体构成,内壁层包合芯体,外壁层包合内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的材料为精油。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β-环糊精与芯体材料的用量比为8~12g:1~3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搅拌的温度为50±5℃,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3h;冷藏过夜的温度为4℃;清洗采用无水乙醇和/或去离子水冲洗至少1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β-环糊精-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双壁层的耐热稳定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壳聚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姗姗欧鹏辉潘雨楠王伟刘清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