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02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属于开关技术领域,自锁按钮开关包括罩壳、触发环、抵推环和弹性件,罩壳内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柱;触发环滑动设置于罩壳内,触发环的一端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板,相邻的托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容纳对应的定位柱,托板的端部设置有自锁槽;触发环能相对抵推环转动,抵推环滑动设置于罩壳内,抵推环设有用于与触发环抵接的限位部,抵推环的一端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托板一一对应的推杆;弹性件设置于抵推环与罩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锁按钮开关,有效防止异响,且有效防止托板于限位槽处产生断裂,提高自锁按钮开关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自锁按钮开关


技术介绍

1、自锁按钮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床设备、建筑等行业,在第一次按压自锁按钮时,开关接通并保持,在第二次按压自锁按钮时,开关断开。

2、现有技术中,自锁按钮的自锁通过自锁模块实现,其中自锁模块包括弹性件、自锁件和按键,在按压按键和松开按键的过程中,自锁件配合自锁的部分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冲击,产生异响,且反复操作自锁按钮,自锁件配合自锁的部分会因冲击而导致断裂,影响自锁按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按钮开关,降低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包括:

4、罩壳,所述罩壳内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柱;

5、触发环,滑动设置于所述罩壳内,所述触发环的一端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板,相邻的所述托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定位柱,所述托板的端部设置有自锁槽;

6、抵推环,滑动设置于所述罩壳内,所述抵推环设有用于与所述触发环抵接的限位部,所述触发环能相对所述抵推环转动,所述抵推环的一端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托板一一对应的推杆;

7、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推环与所述罩壳之间;

8、所述抵推环能被按压以使所述自锁按钮开关于初始位和自锁位之间切换。

9、可选地,所述推杆的端部呈平面状或圆弧状。

10、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推杆之间形成有滑槽,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11、可选地,所述抵推环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台,所述罩壳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台,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全部的所述推杆和全部的所述定位柱,且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台抵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台抵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台的外周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13、可选地,还包括按钮帽,所述按钮帽设置于所述罩壳内,且与所述抵推环连接;其中,

14、于所述初始位,所述按钮帽凸出于所述罩壳设置或与所述罩壳齐平设置;

15、于所述自锁位,所述按钮帽凹设于所述罩壳内。

16、可选地,于所述初始位切换至所述自锁位,所述推杆抵推对应的所述托板,以使所述定位柱脱离所述限位槽,且所述触发环转动,使所述推杆与下一个所述托板的侧面贴合形成第一过渡位,于所述第一过渡位,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抵推环带动所述触发环沿轴向移动至所述定位柱置于下一个所述托板的自锁槽内;

17、于所述自锁位切换至所述初始位,所述推杆抵推对应的所述托板,以使所述定位柱脱离所述自锁槽,且所述触发环转动,使所述推杆置于下一个所述托板的所述自锁槽内形成第二过渡位,于所述第二过渡位,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抵推环带动所述触发环沿轴向移动至所述定位柱置于下一个所述限位槽内。

18、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抵推环内侧的阶梯台面,所述触发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钩;

19、于所述初始位以及所述自锁位,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阶梯台面抵接;

20、于所述第一过渡位以及所述第二过渡位,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阶梯台面之间沿所述抵推环移动方向形成间隙。

21、可选地,所述托板包括沿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邻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且所述托板的端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面、自锁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均由所述第一侧面至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托板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自锁面之间形成自锁槽,所述推杆能抵推对应的所述第二倾斜面;其中,

22、于所述第一过渡位,所述推杆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面贴合;

23、于所述自锁位,所述定位柱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且所述定位柱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自锁面贴合;

24、于所述第二过渡位,所述推杆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且所述推杆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自锁面贴合。

25、可选地,所述推杆的端部包括第一倾斜端面,所述第一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推杆能通过所述第一倾斜端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抵接以抵推所述托板;其中,

26、于所述第二过渡位,所述第一倾斜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倾斜面贴合。

27、可选地,所述定位柱的端部包括第二倾斜端面,所述第二倾斜端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倾斜端面的倾斜度大于等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度。

28、可选地,所述第一倾斜面设置为圆弧面或平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为圆弧面或平面。

29、有益效果:

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锁按钮开关,于初始位切换至自锁位,通过推杆抵推托板,以使托板脱离限位槽并转动至自锁槽沿轴向与定位柱一一对应,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托板沿轴向移动至定位柱至于自锁槽内;于自锁位切换至初始位,通过推杆抵推托板,以使定位柱脱离自锁槽并适于插入至限位槽内。两个切换过程中,引起的冲击对托板的自锁槽处产生的影响较小,有效防止托板于自锁槽处产生断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20)的端部呈平面状或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推杆(320)之间形成有滑槽(3201),所述定位柱(110)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32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环(300)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台(330),所述罩壳(100)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台(120),所述弹性件(400)套设于全部的所述推杆(320)和全部的所述定位柱(110),且所述弹性件(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台(330)抵接,所述弹性件(4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台(120)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台(330)的外周部设有密封槽(3301),所述密封槽(3301)内设有第一密封圈(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帽(600),所述按钮帽(600)设置于所述罩壳(100)内,且与所述抵推环(300)连接;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初始位切换至所述自锁位,所述推杆(320)抵推对应的所述托板(210),以使所述定位柱(110)脱离所述限位槽(2101),且所述触发环(200)转动,使所述推杆(320)与下一个所述托板(210)的侧面贴合形成第一过渡位,于所述第一过渡位,所述弹性件(400)用于使所述抵推环(300)带动所述触发环(200)沿轴向移动至所述定位柱(110)置于下一个所述托板(210)的自锁槽(21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10)为设置于所述抵推环(300)内侧的阶梯台面,所述触发环(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挂钩(2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10)包括沿周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相邻的所述第一侧面(211)和所述第二侧面(212)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2101),且所述托板(210)的端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倾斜面(213)、自锁面(214)和第二倾斜面(215),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和所述第二倾斜面(215)均由所述第一侧面(211)至所述第二侧面(212)朝向所述托板(210)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213)与所述自锁面(214)之间形成自锁槽(2102),所述推杆(320)能抵推对应的所述第二倾斜面(215);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20)的端部包括第一倾斜端面(321),所述第一倾斜端面(32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和第二倾斜面(215)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推杆(320)能通过所述第一倾斜端面(321)与所述第二倾斜面(215)抵接以抵推所述托板(210);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10)的端部包括第二倾斜端面(111),所述第二倾斜端面(11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3)和第二倾斜面(215)的倾斜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倾斜端面(111)的倾斜度大于等于第一倾斜面(213)的倾斜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13)设置为圆弧面或平面,所述第二倾斜面(215)设置为圆弧面或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20)的端部呈平面状或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推杆(320)之间形成有滑槽(3201),所述定位柱(110)一一对应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32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环(300)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台(330),所述罩壳(100)内设置有第二环形台(120),所述弹性件(400)套设于全部的所述推杆(320)和全部的所述定位柱(110),且所述弹性件(4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台(330)抵接,所述弹性件(4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台(120)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台(330)的外周部设有密封槽(3301),所述密封槽(3301)内设有第一密封圈(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钮帽(600),所述按钮帽(600)设置于所述罩壳(100)内,且与所述抵推环(300)连接;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初始位切换至所述自锁位,所述推杆(320)抵推对应的所述托板(210),以使所述定位柱(110)脱离所述限位槽(2101),且所述触发环(200)转动,使所述推杆(320)与下一个所述托板(210)的侧面贴合形成第一过渡位,于所述第一过渡位,所述弹性件(400)用于使所述抵推环(300)带动所述触发环(200)沿轴向移动至所述定位柱(110)置于下一个所述托板(210)的自锁槽(2102)内;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建斌金海生赵登登叶晓丰陈翔翔胡向阳肖体锋朱映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