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913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8
本技术公开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经火线与若干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所述开关面板内还安装有指令传输模块,指令传输模块用于经火线向控制板传输指令,以控制灯具开闭或对灯具进行调光调色。本技术是基于火线进行指令信号传输,可在无需改变结构的条件下,控制多个灯具开闭及调光调色,相比常规的采用无线通讯或新增一条通讯线的有线通讯方式,本系统在保证灯具可实现开闭、调光调色等功能的基础上,也可避免对整体安装环境进行大范围改造,可极大降低改装维护难度及改装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涉及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照明灯具,在气体放电灯时代时,并不具备调光调色功能,只能简单的通过电力线进行开关,而在进入了led灯时代以后,进行了功能的增加,其通过额外增加调光线或者无线控制的方式,进行调光调色,该两种方式有以下不足之处:

2、1)采用无线通讯控制的方案,这种方式,需要在每个灯具内置入相应的无线模块,对灯具的改造力度较大,成本较高,改装维护难度较大,且无线通讯方案的通讯距离较短,且受网络等因素影响,信号接收也不稳定;

3、2)采用有线通讯控制的方案,这种方式,需要在现有的灯具控制面板、灯具中新增加一条通讯线,同样面临着改装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火线进行指令信号传输,可在无需改变结构的条件下,控制多个灯具开闭及调光调色,相比常规的采用无线通讯或新增一条通讯线的有线通讯方式,本系统在保证灯具可实现开闭、调光调色等功能的基础上,也可避免对整体安装环境进行大范围改造,可极大降低改装维护难度及改装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经火线与若干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所述开关面板内还安装有指令传输模块,指令传输模块用于经火线向控制板传输指令,以控制灯具开闭或对灯具进行调光调色;所述指令传输模块包括信号整流单元、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的光耦隔离单元,以及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1、插座j1;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和第7引脚与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还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和第8引脚分别与插座j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包括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第1引脚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光耦u2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4引脚与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连接,插座j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3引脚连接后接地。

5、进一步地,所述光耦隔离单元还包括电容c3;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经电容c3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光耦隔离单元还包括电阻r2、电容c1;所述光耦u2的第4引脚还依次与电阻r2、电容c1连接后接地。

7、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桥qd1;所述整流桥qd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分别与零线、火线连接;所述整流桥qd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1引脚连接,整流桥qd1的第2引脚与光耦u2的第2引脚连接后接地。

8、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桥qd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1引脚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电阻r1、电阻r3。

9、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整流单元还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光耦u2的第1引脚、第2引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桥qd1的第4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4、电阻r6和电阻r7。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芯片u1采用的芯片型号为cl51alc3。

12、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该系统是基于火线进行指令信号传输,可在无需改变结构的条件下,控制多个灯具开闭及调光调色,相比常规的采用无线通讯或新增一条通讯线的有线通讯方式,本系统在保证灯具可实现开闭、调光调色等功能的基础上,也可避免对整体安装环境进行大范围改造,可极大降低改装维护难度及改装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经火线与若干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内还安装有指令传输模块,指令传输模块用于经火线向控制板传输指令,以控制灯具开闭或对灯具进行调光调色;所述指令传输模块包括信号整流单元、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的光耦隔离单元,以及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1、插座J1;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和第7引脚与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还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和第8引脚分别与插座J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包括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第1引脚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光耦U2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4引脚与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连接,插座J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3引脚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还包括电容C3;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经电容C3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还包括电阻R2、电容C1;所述光耦U2的第4引脚还依次与电阻R2、电容C1连接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桥QD1;所述整流桥QD1的第3引脚和第4引脚分别与零线、火线连接;所述整流桥QD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1引脚连接,整流桥QD1的第2引脚与光耦U2的第2引脚连接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QD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1引脚之间还依次连接有电阻R1、电阻R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整流单元还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光耦U2的第1引脚、第2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QD1的第4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4、电阻R6和电阻R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U1采用的芯片型号为CL51ALC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经火线与若干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内还安装有指令传输模块,指令传输模块用于经火线向控制板传输指令,以控制灯具开闭或对灯具进行调光调色;所述指令传输模块包括信号整流单元、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的光耦隔离单元,以及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的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1、插座j1;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5引脚和第7引脚与灯具内的控制板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与光耦隔离单元连接,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还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1引脚和第8引脚分别与插座j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包括光耦u2;所述光耦u2的第1引脚与信号整流单元连接,光耦u2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4引脚与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连接,插座j1的第1引脚与光耦u2的第3引脚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多个条形灯开闭及调光调色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还包括电容c3;所述电源芯片u1的第2引脚经电容c3与插座j1的第1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单火线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鹤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晶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