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88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6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部取暖器,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壳体组件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安装腔和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气流通道;热风装置,热风装置位于安装腔内;发热垫,发热垫设置在壳体组件上,发热垫可沿长度方向收卷,发热垫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发热垫处于第一状态时,发热垫的发热面与地平面平行,发热垫处于第二状态时,发热垫收卷并固定在壳体组件的周侧。本申请公开的足部取暖器,发热垫主体采用柔性材料,可弯曲造型,还可通过连续卷弯的方式卷起收纳,发热垫可卷成筒状并环绕在壳体组件的周侧,使得足部取暖器占用位置更小、更容易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取暖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足部取暖器


技术介绍

1、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容易感到脚部冰冷发麻,对于久坐学习的学生和坐班工作者,尤其是长时间寒冷户外的作业人员,容易出现脚部冻伤、发痒的现象,为此人们往往会通过各种取暖设备来取暖。目前市面上出现了热风暖脚垫,人脚放在发热垫上面的同时,其热风装置将产生热风吹向用户的下肢部位,使人感觉温暖舒适。但是,由于发热垫与热风装置多为一体设置,因此设备体积偏大,为运输及收纳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部分暖脚器的发热垫与热风装置一体设置,体积偏大,为运输及收纳带来了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足部取暖器。

2、一种足部取暖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组件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安装腔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形成气流通道;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热风装置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发热垫,所述发热垫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发热垫可沿长度方向收卷,所述发热垫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发热垫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发热垫位于所述壳体组件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发热垫的发热面与地平面平行,所述发热垫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发热垫收卷并固定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周侧。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足部取暖器,设有发热垫和热风装置,用户脚掌通过发热垫取暖的同时,热风装置产生的热气流可令用户下肢其他部位也能获取热量。发热垫主体采用柔性材料,可弯曲造型,还可通过连续卷弯的方式卷起收纳,发热垫可卷成筒状并环绕在壳体组件的周侧,使得足部取暖器占用位置更小、更容易收纳,并且发热垫的包围也减少杂物、细菌、昆虫等进入壳体组件内部的可能,使得设备养护工作更加轻松。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垫包括柔性发热主体和固定组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上,所述柔性发热主体可沿长度方向收卷,所述发热垫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位于所述壳体组件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柔性发热主体的发热面与地平面平行,所述发热垫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收卷并套设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周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使所述柔性发热主体保持收卷状态。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柔性发热主体容易弯曲造型,收纳时,柔性发热主体可沿长度方向卷成筒状并环绕在壳体组件的周侧,并通过固定组件加以固定保持收卷状态,由此使得足部取暖器占用位置小,更方便收纳。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发热主体包括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和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柔性件盖设在所述第二柔性件上,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第二柔性件围合形成第一发热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发热腔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柔性件加热。第一柔性件与第二柔性件围合形成第一发热腔,第一加热组件位于第一发热腔内散发热量并向第一柔性件传递,使得第一柔性件温度上升从而用户脚掌踏在第一柔性件上可获取温暖,第一柔性件和第二柔性件使用如布、皮等柔性材料,可让用户使用更加舒适的同时,提高柔性发热主体的柔软度便于卷曲收纳。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发热主体还包括第三柔性件,所述第三柔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件上,所述第三柔性件与所述第一柔性件围合形成一侧为开口的暖脚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暖脚腔远离所述热风装置的一侧。通过第三柔性件的设置,第三柔性件能够与第一柔性件形成暖脚腔,对用户脚部形成包裹式取暖使得取暖效果更佳。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为发热膜。通过发热膜的设置,首先可使得柔性发热主体的整体厚度大大减少,发热膜能够卷曲,可便于与第一柔性件曲面变化相契合,可避免第一加热组件发生折断,方便收纳,同时发热膜具有一定的硬度,有利于收卷后的柔性发热主体竖直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纽扣和绑带,所述纽扣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远离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绑带与所述纽扣可分离连接,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纽扣配合的扣孔。当柔性发热主体收卷在壳体组件的周侧时,绑带可环绕在柔性发热主体的外壁上并通过扣孔与纽扣的配合使得两端固定,在绑带的作用下可使得柔性发热主体收卷稳定,不能松散。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纽扣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的底壁。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导风壳件和安装壳件,所述安装壳件设有所述进风口和安装口,所述导风壳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上,所述导风壳件位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导风壳件与所述安装壳件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导风壳件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安装壳件为圆柱状,所述发热垫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发热垫收卷并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件的周侧。热风装置安装在由导风壳件和安装壳件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热风装置产生的热气流经导风壳件上的出风口吹出,安装壳件设计为圆柱状,从而当发热垫沿长度方向绕安装壳件收卷时,发热垫的收卷形状自然流畅,避免发热垫形成折角造成难以恢复的折叠、划痕。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的底部,所述发热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的底壁与地平面平行。发热垫的一端通过连接座固定,发热垫收卷时,发热垫自连接座起绕安装壳件的圆周方向弯曲变形,此外,连接座底壁与地平面平行,使得足部取暖器能平稳地放置在地面稳定工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壳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上,所述导风壳件包括外框和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框内,多个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外框围合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口,所述外框和所述安装壳件中的一个形成有转轴,所述外框和所述安装壳件中的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转轴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轴孔,所述外框可相对所述安装壳件绕所述转轴转动,使得所述导风片翻转角度改变。导风壳件上的多个出风口由外框和多个导风片围合形成,热风装置产生的热气流将在导风片的导风面引导下流出,从而当外框相对安装壳件转动时,使得导风片翻转令出风角度改变,用户通过改变出风角度,能防止脚部局部皮肤过热,还能满足用户脚背、小腿、膝盖等位置的取暖需求,不但减少热风浪费,还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导风片沿所述转轴方向设置,所述外框相对所述安装壳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外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导风片背向所述发热垫的导风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逐渐变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导风壳件转动时可使导风片翻转角度改变,从高度方向上对热风出风风向进行调节,从而能很好地满足用户脚背、小腿、膝盖等位置的取暖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阻尼件的外壁与所述轴孔的内壁相抵。通过阻尼件的设置可使转轴与轴孔的内壁之间转动的阻力增大,从而当用户施加的力消失后,在阻尼件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导风壳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垫(3)包括柔性发热主体(31)和固定组件(32),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上,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可沿长度方向收卷,所述发热垫(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所述出风口(102)的一侧,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的发热面与地平面平行,所述发热垫(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收卷并套设在所述壳体组件(1)的周侧,所述固定组件(32)用于使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保持收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包括第一柔性件(311)、第二柔性件(312)和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柔性件(311)盖设在所述第二柔性件(312)上,所述第一柔性件(311)与所述第二柔性件(312)围合形成第一发热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发热腔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柔性件(311)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2)包括纽扣(321)和绑带(322),所述纽扣(321)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远离所述壳体组件(1)的一侧,所述绑带(322)与所述纽扣(321)可分离连接,所述绑带(3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纽扣(321)配合的扣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导风壳件(11)和安装壳件(12),所述安装壳件(12)设有所述进风口(101)和安装口,所述导风壳件(11)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12)上,所述导风壳件(11)位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导风壳件(11)与所述安装壳件(12)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导风壳件(11)设有所述出风口(102),所述安装壳件(12)为圆柱状,所述发热垫(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发热垫(3)收卷并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件(12)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还包括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12)的底部,所述发热垫(3)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3)上,所述连接座(13)的底壁与地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壳件(1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12)上,所述导风壳件(11)包括外框(111)和多个导风片(112),多个所述导风片(112)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框(111)内,多个所述导风片(112)与所述外框(111)围合形成多个所述出风口(102),所述外框(111)和所述安装壳件(12)中的一个形成有转轴(113),所述外框(111)和所述安装壳件(12)中的另一个设有轴孔,所述转轴(113)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轴孔,所述外框(111)可相对所述安装壳件(12)绕所述转轴(113)转动,使得所述导风片(112)翻转角度改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4)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控制组件(4)分别与所述热风装置(2)和所述发热垫(3)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内壁形成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所述安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103)和第二腔体(104),所述热风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3)内,所述进风口(101)、所述第一腔体(103)和所述出风口(102)依次连通,所述控制组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04)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垫(3)包括柔性发热主体(31)和固定组件(32),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1)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上,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可沿长度方向收卷,所述发热垫(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所述出风口(102)的一侧,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的发热面与地平面平行,所述发热垫(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收卷并套设在所述壳体组件(1)的周侧,所述固定组件(32)用于使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保持收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包括第一柔性件(311)、第二柔性件(312)和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柔性件(311)盖设在所述第二柔性件(312)上,所述第一柔性件(311)与所述第二柔性件(312)围合形成第一发热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发热腔内,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柔性件(311)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2)包括纽扣(321)和绑带(322),所述纽扣(321)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主体(31)远离所述壳体组件(1)的一侧,所述绑带(322)与所述纽扣(321)可分离连接,所述绑带(3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纽扣(321)配合的扣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导风壳件(11)和安装壳件(12),所述安装壳件(12)设有所述进风口(101)和安装口,所述导风壳件(11)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件(12)上,所述导风壳件(11)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江铃曾辉蔡先浩乐锦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斗禾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