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25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脱膜机构,包括:支撑板;直驱线性模组,沿脱膜方向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载台模组,安装于直驱线性模组上,用于放置待脱膜产品,待脱膜产品包括衬底和软模板;支撑件,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脱膜辊,脱膜辊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支撑件上的转轴和转动安装于转轴上的辊体,载台模组上沿脱膜方向设有第一啮合件,辊体上设有与第一啮合件相配合的第二啮合件,辊体设于载台模组上方,用于卷绕放置软模板以将衬底和软模板进行脱膜。本技术提供一种脱膜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可在控制好脱膜速度和力度的同时调节脱膜角度,以满足多种脱膜需求,脱膜效果好,良品率高,同时能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生产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脱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膜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纳米压印和印刷领域,当软模板和衬底进行图形转印,并且uv固化后,要进行软模板和衬底的分离,俗称就是脱膜,由于有些微观图形是立体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倾角,这就给脱膜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大幅面压印领域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脱膜方法是手动拉着软模板的一边将其撕掉,这样脱膜的力度、角度、速度无法保持均匀性,这样成品的废品率就会很高,同时效率也慢,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如果采用设备(气动夹具、机械手等)进行脱膜,力度、速度是能有所保证,但脱膜角度很难控制和设定,无法保证转印后图形质量。

2、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脱膜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膜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脱膜机构,所述脱膜机构包括:

4、支撑板;

5、直驱线性模组,沿脱膜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6、载台模组,安装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上,用于放置待脱膜产品,所述待脱膜产品包括衬底和软模板;

7、支撑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8、脱膜辊,所述脱膜辊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转轴和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辊体,所述载台模组上沿脱膜方向设有第一啮合件,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相配合的第二啮合件,所述辊体设于所述载台模组上方,用于卷绕放置软模板以将衬底和软模板进行脱膜。

9、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10、一实施例中,所述脱膜辊为真空脱膜辊,所述辊体上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脱膜辊中设有连通所述吸附孔和真空吸嘴的气路。

11、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中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嘴相连通的第一气路,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吸附孔相连通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相连通。

12、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13、一实施例中,所述载台模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上的真空吸附转接台和设于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上的真空吸附载台,所述真空吸附载台上设有收容槽,用于收容待脱膜产品。

14、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上设有齿条,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

15、一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中设有第三气路,所述真空吸附载台中设有第四气路,所述第四气路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所述第四气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气路相连通。

16、一实施例中,所述直驱线性模组包括电机、沿脱膜方向设置的滑道、设于所述滑道中且与所述电机联动安装的活动件,所述载台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件上。

17、一实施例中,所述脱膜机构还包括沿脱膜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两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第二滑块,所述载台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

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技术提供一种脱膜机构,本机构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可在控制好脱膜速度和力度的同时兼顾对脱膜角度的调节,适用性广,满足多种脱膜需求,脱膜效果好,良品率高,同时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生产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辊为真空脱膜辊,所述辊体上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脱膜辊中设有连通所述吸附孔和真空吸嘴的气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中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嘴相连通的第一气路,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吸附孔相连通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模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上的真空吸附转接台和设于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上的真空吸附载台,所述真空吸附载台上设有收容槽,用于收容待脱膜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上设有齿条,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配合的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中设有第三气路,所述真空吸附载台中设有第四气路,所述第四气路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所述第四气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气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包括电机、沿脱膜方向设置的滑道、设于所述滑道中且与所述电机联动安装的活动件,所述载台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机构还包括沿脱膜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两侧的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第二滑块,所述载台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辊为真空脱膜辊,所述辊体上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转轴上设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脱膜辊中设有连通所述吸附孔和真空吸嘴的气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中设有与所述真空吸嘴相连通的第一气路,所述辊体上设有与所述吸附孔相连通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与第二气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脱膜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模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直驱线性模组上的真空吸附转接台和设于所述真空吸附转接台上的真空吸附载台,所述真空吸附载台上设有收容槽,用于收容待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维度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