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05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表皮控温外墙板材。该板材包括反射/辐射涂层、潜热控温/隔热层以及混凝土基体,反射/辐射涂层包括光敏填料和有机溶剂,潜热控温/隔热层包括潜热单元与绝热单元。反射/辐射涂层涂覆于混凝土板材外表面,潜热控温/隔热层内砌于混凝土基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热反射技术、大气窗口辐射散热技术、潜热材料恒温蓄热技术以及真空绝热技术有机融合在混凝土板材中,实现建筑表皮在夏季的“无电”控温,降低建筑空调能耗,促进建筑领域节能减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减碳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表皮(外墙或屋面)控温板材。


技术介绍

1、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夏季建筑降温。夏季空调系统的高负荷运行不仅给电网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空调中氟利昂的泄露还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根据建筑围护结构热量传递规律,建筑表皮(尤其是非透明围护结构部分)的表面温度对建筑能耗影响最为显著。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建筑夏季外表皮温度普遍在50℃~70℃。研究表明,该温度每降低10℃,用于建筑制冷的能耗降低20%。因此,如何高效、持久地实现建筑表皮的降温、控温是解决夏季建筑高能耗、降低碳排放问题的关键。

2、专利cn202010898293.5公开了一种彩色辐射制冷柔性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基底以及掺杂在高分子聚合物基底内的相变微胶囊和颜料,在颜色多样化的同时实现辐射冷却。色彩的多样化,必然引起太阳辐射吸收率的提高,影响薄膜辐射冷却效果;该薄膜主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耐久性、耐候性较差,不适用于建筑领域。

3、专利cn116354681a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节能的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碳酸钙的太阳光谱反射率和“大气窗口”发射率以提高其装饰板材的辐射制冷的能力,从而减少建筑体的热负荷。虽然依靠反射和辐射制冷性能降低了来自太阳辐射的得热量,但是室外较强的空气对流会给建筑外墙板材施加正向传热效果,对流传热功率大于辐射制冷功率,建筑外表面温度依然会持续上升。

4、专利cn 111927198 a公开了一种固-固相变气候自适应围护结构,通过将可变透明度固-固相变材料布置在最外侧,高反射率膜布置在可变透明度固-固相变材料和绝热保温层之间,绝热保温层位于内侧,实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然而,固-固相变材料的耐候性和防水性极差,置于围护结构的外侧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和破坏,从而造成材料失效。这样,不能有效发挥蓄热调温作用。另外该专利只能解决建筑围护结构“接受”太热辐射量多少的问题,在功能上并没有解决建筑体自身热量如何向外界有效释放,从而实现建筑自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包括混凝土基体,所述混凝土基体的表面设有反射/辐射涂层,所述混凝土基体的内部设有潜热控温/隔热层,所述潜热控温/隔热层包括潜热单元与绝热单元,所述反射/辐射涂层、潜热单元和绝热单元依次设置。

3、所述反射/辐射涂层包括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所述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重量比为1.0~2.0。

4、所述光敏填料为纳米重晶石,粒子尺寸分布为90 nm~550 nm。

5、所述有机溶剂为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酸、丙烯酸丁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所述潜热单元包括潜热材料,所述潜热材料为硫酸盐、磷酸盐或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所述潜热材料封装在阻气隔膜袋中,袋内真空压力1000pa~2000pa。

8、所述绝热单元为超薄真空绝热板,厚度3 mm~5 mm。

9、所述混凝土基体中的最大骨料粒径≤0.4mm,抗压强度大于80mpa,极限抗弯强度≥25mpa,吸水率≤2%,厚度为25mm~35mm。

10、所述潜热控温/隔热层的控温区间为25℃~32℃,所述潜热单元的潜热面密度≥1.2 mj/m2。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基于热反射技术、亚环境温度辐射制冷技术、潜热控温技术以及真空绝热技术协同作用,不仅解决了由于对流作用而造成的板材表面热量累积问题,还控制了残余热流建筑内部传递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板材长效、持久的控温作用。

13、(2)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为基体,强度高,使内部潜热单元与绝热单元得到了有效保护,耐久性、可靠性、抗侵蚀能力更强,有力保证了板材控温功能的发挥。

14、(3)能够使建筑表皮温度控制在32℃以下,大大降低了夏季空调采暖能耗,减轻了夏季用电尖峰负荷,对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电网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包括混凝土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的表面设有反射/辐射涂层,所述混凝土基体的内部设有潜热控温/隔热层,所述潜热控温/隔热层包括潜热单元与绝热单元,所述反射/辐射涂层、潜热单元和绝热单元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辐射涂层包括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所述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重量比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填料为纳米重晶石,粒子尺寸分布为90 nm~550 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酸、丙烯酸丁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潜热单元包括潜热材料,所述潜热材料为硫酸盐、磷酸盐或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单元为超薄真空绝热板,厚度3 mm~5 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中的最大骨料粒径≤0.4mm,抗压强度大于80Mpa,极限抗弯强度≥25MPa,吸水率≤2%,厚度为25mm~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潜热控温/隔热层的控温区间为25℃~32℃,所述潜热单元的潜热面密度≥1.2 MJ/m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包括混凝土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体的表面设有反射/辐射涂层,所述混凝土基体的内部设有潜热控温/隔热层,所述潜热控温/隔热层包括潜热单元与绝热单元,所述反射/辐射涂层、潜热单元和绝热单元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辐射涂层包括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所述光敏填料与有机溶剂重量比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填料为纳米重晶石,粒子尺寸分布为90 nm~550 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表皮控温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酸、丙烯酸丁酯、甲酰胺、二甲基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超冀志江解帅马超王静张琎珺刘蕊蕊曹延鑫陈继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