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99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托盘,侧壁、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共同限定出容纳腔,侧壁连接于第一端壁一端的最低点低于侧壁连接于第二端壁的一端的最低点,定位部凸出设置于第一端壁与侧壁,用于对电池壳体定位,放入容纳腔后的电池壳体受到侧壁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的限位而保持位置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的底面始终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抵接,电池壳体的壳口与第二端壁之间以及与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向托盘取放电池壳体时,第二端壁与侧壁均避让电池壳体的壳口,可避免托盘与壳口剐蹭而形成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从而降低了电池顶盖焊接工序中的爆点不良,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托盘


技术介绍

1、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入壳以及铝壳储存工序均需通过托盘对铝壳上料,托盘内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通过与铝壳接触形成对铝壳的定位,由于铝壳的壳口比较锋利,铝壳向托盘取放时,定位结构与壳口剐蹭,导致定位结构掉落碎屑并残留在壳口上,碎屑静电吸附于壳口,铝壳除尘时难以将异物彻底清除,电芯入壳后,异物存在于电芯顶盖与铝壳之间,影响顶盖的焊接质量与电池的生产良率,容易造成电池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壳体托盘,能够防止电池壳体取放时与托盘剐蹭,避免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提高电池的生产良率。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壳体托盘,包括:

3、容纳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池壳体;

4、侧壁;

5、第一端壁;

6、第二端壁,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分别连接于所述侧壁相对的两端,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一端的最低点低于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壁的一端最低点,以使所述电池壳体置入容纳腔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一端壁抵接,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第二端壁之间具有间隙;

7、定位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侧壁,用于对所述电池壳体定位,并受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壳体托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中,放入容纳腔后的电池壳体受到侧壁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的限位而保持位置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的底面始终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抵接,电池壳体的壳口与第二端壁之间具有间隙,由于定位部凸出,电池壳体的壳口与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向托盘取放电池壳体时,第二端壁与侧壁避让电池壳体的壳口,可避免托盘与电池壳体的壳口剐蹭而形成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从而降低了电池顶盖焊接工序中的爆点不良,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良率。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底部,沿所述第一端壁朝向所述第二端壁的方向,所述第三侧壁向上倾斜。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避让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凸出高度为1-5mm。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光滑。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的倾斜角度为a,3°<a<15°。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内侧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一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一凸壁插入所述第一凹壁内,并沿水平方向抵接。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下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二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二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二凸壁插入所述第二凹壁内,并沿竖直方向抵接。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围壁的外侧设有防呆部,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层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内的所述防呆部沿竖直方向对齐。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壁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端壁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供检测信号穿过。

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底部,沿所述第一端壁朝向所述第二端壁的方向,所述第三侧壁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避让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凸出高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光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的倾斜角度为a,3°<a<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内侧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一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一凸壁插入所述第一凹壁内,并沿水平方向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下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二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二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二凸壁插入所述第二凹壁内,并沿竖直方向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围壁的外侧设有防呆部,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层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内的所述防呆部沿竖直方向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端壁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供检测信号穿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底部,沿所述第一端壁朝向所述第二端壁的方向,所述第三侧壁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避让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凸出高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光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的倾斜角度为a,3°<a<15°。

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易涂锐何鹏龚永权胡恒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