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83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燃烧筒把燃气产生的热量传入需要被加热的液体中,实现对液体的加热;使用水泵循环技术,循环泵使得热水能在水箱和用热间之间循环,水在循环的情况下能把热量快速进行换热,从而让热能可以较好地传出,同时燃烧筒内的燃烧器设置有换热面,换热面上设置有多个分流支管,燃气经过多个分流支管分流后,由于成倍增加了传热面积,传热也成倍加速,且传热效率超过95%;该燃气加热装置中功能设备数量少,占地少,且维护方便,还有燃烧筒直接置于需要加热的液体中,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加热,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汽车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中前处理步骤在确保产品品质、外观和耐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汽车行业来说,前处理是涂装生产线中的一个关键工序,它是为涂装底材提供干净的涂装底材,保证涂膜的附着力,同时也是决定涂膜性能的关键。这些步骤涉及对产品表面进行加热,以促进涂料的固化、增强附着性、优化涂层均匀性以及实现所需的涂装效果。然而,传统的燃气加热技术在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线等前处理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高效、快速和精确加热方面的应用。

2、目前,在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中前处理步骤中广泛使用的加热方法包括电阻加热、红外辐射加热和传统燃气加热。传统燃气加热通常涉及燃烧燃气以产生热量,然后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送至产品表面。然而,这种方法的热传递效率相对较低,导致加热速度较慢且能源利用率不高。此外,由于传统燃气加热往往涉及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因此很难确保产品表面的温度稳定在所需的范围内。

3、因此在前处理领域,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实现更高效、快速和精确的燃气加热,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加热速度,同时提供更精准的温度控制,以满足不同产品和涂料的多样化需求,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工业制造领域引发积极的技术变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燃气加热过程中通过采用表面积很大的燃烧筒把燃气产生的热能传入需要被加热的液体中,实现对液体的加热,使用水循环技术,利用循环泵使得热水能在水箱和用热间之间循环,水在循环的情况下能把热量快速换热,从而让热能可以较好地传出,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包括燃气设备(1)、燃烧器(2)、燃烧筒、水箱(3)和用热间(4),所述燃烧器(2)置入所述燃烧筒内,所述燃烧筒直接置入所述水箱(3)内液体中,所述燃烧器(2)的进气端(21)通过送气管与燃气设备(1)连通;所述水箱(3)右侧出水口通过第一水力管道(31)与所述用热间(4)的右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力管道(3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6)和循环泵(5),所述用热间(4)的左侧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力管道(32)与所述水箱(3)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力管道(32)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7);

4、其中,所述燃气设备(1)包括第一气化器(11)和第二气化器(12),所述第一气化器(11)上通过第一气化器进气管道(111)连接有10个第一气瓶(112),所述第二气化器(12)上通过第二气化器进气管道(121)连接有10个第二气瓶(122);所述第一气化器(11)和第二气化器(12)出气口连接在第一燃气管道(13)上,所述第一燃气管道(13)设置有第一气化器管阀(113)和第二气化器管阀(123),所述第一燃气管道(13)连接有第二燃气管道(14)和第三燃气管道(15),所述第二燃气管道(14)上设置有第三气化器管阀(141),所述第三燃气管道(15)上设置有第四气化器管阀(151);所述第二燃气管道(14)和所述第三燃气管道(15)端部连同在一起,并连接有第四燃气管道(16)和第五燃气管道(17),所述第四燃气管道(16)设置有第五气化器管阀(161),所述第五燃气管道(17)设置有第六气化器管阀(171),所述送气管为第四燃气管道(16)和/或第五燃气管道(17)。

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水箱(3)采用q235a碳钢材料制成,其内部涂5mm玻璃钢,或者,所述水箱(3)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内部不涂玻璃钢;

6、其中,所述水箱(3)的排水口高于其箱底100mm,用于易于清理渣子;所述水箱(3)中部安装有温控探头(33),所述温控探头(33)用来自动控制所述燃烧器(2)的开和关。

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燃烧器(2)选用枪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器(2)材料选用不锈钢sus304或sus309,耐温在750℃以上,其材料厚度控制在1~5mm之间;所述第一排水阀(6)和所述第二排水阀(7)选用蝶阀;所述循环泵(5)选用管道泵或液下泵。

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燃烧器(2)设置有换热面,所述换热面上设置有多个分流支管,燃气经过多个分流支管分流后,由于成倍增加了传热面积,传热也成倍加速,且传热效率高。

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燃烧器(2)还接入有专门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用于将燃烧过程产生废气排出燃烧器;所述排风管道的材料为不锈钢304材料,其厚度为1mm。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所述燃气加热方法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实现的,其中,所述燃气加热方法包括:

11、步骤s1,打开送气管上的燃气管阀,使来燃气设备的燃气经过送气管路到达燃烧器的入口,在启动燃烧器前,操作人员或最终用户必须核实燃烧器的进气端的燃气管阀处于关闭状态,以确保安全;接着,按照相应的标识或详细的操作指南,轻轻地将该燃气管阀逐步打开,以避免突然的气体冲击或泄漏;

12、步骤s2,轻按燃烧器的启动按钮,激活燃烧器的启动序列;一旦燃烧器启动,内部的机制开始运转,引发燃烧过程,从而产生可观的热量;这些热能随后通过燃烧器传输至预先设置的水箱中;同时,燃烧过程产生废气,会通过专门的排风管道被顺利排出系统外,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13、步骤s3,打开循环泵,热水在整个用热间内部的循环放热,在整个用热间循环系统中,热水的能量逐渐释放,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逐渐提升;通过这种方式,热水系统有效地将热量均匀地分配到需要加热的区域,确保整个用热间内部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在步骤s1中,若使用燃气为液化气,则必须把液化气加热后才能使用,常用加热方法是使用气化器对液化气进行加热,同时还需加装与燃气设备配套的高压阀和低压阀;还需要在燃烧器的进气端处加装过滤器,有时要2级过滤,因为有胶油存在,容易堵塞气路,需要定期清理,压力范围为1500~5000pa。

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在步骤s1中,若使用燃气为为天然气,可以直接使用,无须过滤,压力范围为1500~7000pa,其中,若天然气为甲烷气,需要在燃气进口处加装过滤器,有时要2级过滤,因为有胶油存在,容易堵塞气路,需要定期清理,压力为1200pa,燃气流量按燃烧器的大小配置确定,流量配置大于要求所需的1.5倍时效果最佳。

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可选实施例,在步骤s1中,所述燃气设备上还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在燃气泄漏可能发生的地方安装该燃气泄漏报警器;送气管道需要严格试漏,送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设备(1)、燃烧器(2)、燃烧筒、水箱(3)和用热间(4),所述燃烧器(2)置入所述燃烧筒内,所述燃烧筒直接置入所述水箱(3)内液体中,所述燃烧器(2)的进气端(21)通过送气管与燃气设备(1)连通;所述水箱(3)右侧出水口通过第一水力管道(31)与所述用热间(4)的右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力管道(3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6)和循环泵(5),所述用热间(4)的左侧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力管道(32)与所述水箱(3)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力管道(32)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采用Q235A碳钢材料制成,其内部涂5mm玻璃钢,或者,所述水箱(3)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内部不涂玻璃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选用枪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器(2)材料选用不锈钢SUS304或SUS309,耐温在750℃以上,其材料厚度控制在1~5mm之间;所述第一排水阀(6)和所述第二排水阀(7)选用蝶阀;所述循环泵(5)选用管道泵或液下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设置有换热面,所述换热面上设置有多个分流支管,燃气经过多个分流支管分流后,由于成倍增加了传热面积,传热也成倍加速,且传热效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还接入有专门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用于将燃烧过程产生废气排出燃烧器;所述排风管道的材料为不锈钢304材料,其厚度为1mm。

6.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所述燃气加热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方法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若使用燃气为液化气,则必须把液化气加热后才能使用,常用加热方法是使用气化器对液化气进行加热,同时还需加装与燃气设备配套的高压阀和低压阀;还需要在燃烧器的进气端处加装过滤器,有时要2级过滤,因为有胶油存在,容易堵塞气路,需要定期清理,压力范围为1500~5000pa。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若使用燃气为为天然气,可以直接使用,无须过滤,压力范围为1500~7000pa,其中,若天然气为甲烷气,需要在燃气进口处加装过滤器,有时要2级过滤,因为有胶油存在,容易堵塞气路,需要定期清理,压力为1200pa,燃气流量按燃烧器的大小配置确定,流量配置大于要求所需的1.5倍时效果最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燃气设备上还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在燃气泄漏可能发生的地方安装该燃气泄漏报警器;送气管道需要严格试漏,送气管路及有关设备要求检漏的要进行24小时以上的检验,检验压力一般是使用燃气压力的1.5倍~2倍,确保在24小时以上的时间不漏气,在送气管路上设有自动或电动关闭燃气系统,并设置声光报警性能,燃气设备及管路必须每天有人巡检,在有可能被机械碰撞的地方要加装防护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步骤S21,燃气燃烧采用快速燃烧技术,来自燃气设备的燃气,经减压后,一般燃气压力在7000pa左右,点燃后快速燃烧,在燃气压力作用下,火焰燃气以12~15米/秒的速度推进,形成快速燃烧式换热,换热快,效率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设备(1)、燃烧器(2)、燃烧筒、水箱(3)和用热间(4),所述燃烧器(2)置入所述燃烧筒内,所述燃烧筒直接置入所述水箱(3)内液体中,所述燃烧器(2)的进气端(21)通过送气管与燃气设备(1)连通;所述水箱(3)右侧出水口通过第一水力管道(31)与所述用热间(4)的右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力管道(3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6)和循环泵(5),所述用热间(4)的左侧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力管道(32)与所述水箱(3)左侧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力管道(32)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采用q235a碳钢材料制成,其内部涂5mm玻璃钢,或者,所述水箱(3)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内部不涂玻璃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选用枪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器(2)材料选用不锈钢sus304或sus309,耐温在750℃以上,其材料厚度控制在1~5mm之间;所述第一排水阀(6)和所述第二排水阀(7)选用蝶阀;所述循环泵(5)选用管道泵或液下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设置有换热面,所述换热面上设置有多个分流支管,燃气经过多个分流支管分流后,由于成倍增加了传热面积,传热也成倍加速,且传热效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还接入有专门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用于将燃烧过程产生废气排出燃烧器;所述排风管道的材料为不锈钢304材料,其厚度为1mm。

6.一种汽车及零部件涂装生产线上的燃气加热方法,所述燃气加热方法通过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政泽陈振颂龚家元熊宇恒彭杰郭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