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机构及纳米晶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55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限位机构及纳米晶磁环,涉及纳米晶磁环设置技术领域,包括限位组件和外壳组件,其中限位组件,其包括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另一端的第二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块外表面的第二限位部件。该限位机构及纳米晶磁环,利用将磁环放置限位区域内部,磁环外部已包覆一层注塑件外壳,外壳上贴了一层防缓冲,耐冲击的泡棉,最后使用磁环压板贴合到磁环泡棉,通过螺栓对整个磁环进行固定,在相同滤波频段范围内,使用纳米晶磁环滤波体积更小,限位固定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纳米晶磁环设置,尤其涉及一种限位机构及纳米晶磁环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中,电机控制器与电池使用高压直流正负极铜排连接。电池上输出的高压电存在杂散电感,会对其他电子元器件造成干扰,影响稳定性。通常在控制器内部,铜排接口处会布置滤波电容及滤波磁环,消除电池上高压电带来的杂散电感。

2、现有磁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铁氧体材质磁环,另一种是纳米晶材质磁环。它是以氧化铁和其他铁族或稀土族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对电磁干扰会起屏蔽作用,具有硬度高,易脆的特点,所以在磁环使用时需要对其限位、防护等作用,满足其功能使用,目前的磁环有2种形式:

3、一种是纳米晶磁环,该种方案需要在磁环外层喷涂或浸塑一层胶状物质,制造过程中会对该磁环的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需对其进行限位或固定;

4、另一种是铁氧体磁环,一般不对其进行外部喷涂,但需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及防护,由于铁氧体材质易脆,且体积相对较大,限位及固定存在一定难度及风险。

5、从而具有两个问题,不方便限位固定以及容易对磁环的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限位机构存在的不方便限位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p>

3、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机构,其目的在于:能够快速进行限位安装。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外壳组件,其中限位组件,其包括第一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另一端的第二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挡块外表面的第二限位部件;外壳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的外表面用于对纳米晶磁环的限位,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外表面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外表面的防护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件外表面的挤压件、设置在所述防护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相配合的连接件。

5、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的限位底板、开设在所述限位底板上的存储槽。

6、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上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上。

7、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挡块一侧表面的卡块、设置在所述卡块上与所述防护部件相配合的卡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件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挡块相连的压缩弹簧。

8、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件的一端分别由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和第三接触面组合,所述第一接触面的轴向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轴向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轴向长度为第三长度。

9、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外表面的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一端的第二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一端的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卡块相配合。

10、作为本技术所述限位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盖板的内部呈倒“t”字形,且其两端设置有凸点并位于所述第三长度的第二接触面下方。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将磁环放置限位区域内部,磁环外部已包覆一层注塑件外壳,外壳上贴了一层防缓冲,耐冲击的泡棉,最后使用磁环压板贴合到磁环泡棉,通过螺栓对整个磁环进行固定,在相同滤波频段范围内,使用纳米晶磁环滤波体积更小,限位固定更简单。

12、鉴于上述现有纳米晶磁环存在的胶装物外露,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13、因此,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晶磁环,其目的在于:能够进行防护防污染。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晶磁环,包括,磁环组件,其包括按设计要求将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穿过内部的磁环本体、设置在所述磁环本体内表面与所述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相配合的内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磁环本体外部的磁环外壳。

15、作为本技术所述纳米晶磁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磁环外壳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的存储槽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贴合。

16、作为本技术所述纳米晶磁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磁环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挤压件相贴合,且所述挤压件采用泡棉材料。

17、本技术另一个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的磁环外壳卡合在存储槽中方便进行安装限位,并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贴合符合外形,其中会露出凹槽,该凹槽可以填充胶状物,防止胶状物外露的同时方便将磁环外壳进行固定,不会造成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2)包括在所述第一挡块(101)和第二挡块(103)之间的限位底板(102a)、开设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的存储槽(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的第一凸块(102c)和第二凸块(102d),所述第一凸块(102c)和第二凸块(102d)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04)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挡块(103)一侧表面的卡块(104a)、设置在所述卡块(104a)上与所述防护部件(202)相配合的卡件(1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件(104b)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挡块(103)相连的压缩弹簧(104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104b)的一端分别由第一接触面(104b-1)、第二接触面(104b-2)和第三接触面(104b-3)组合,所述第一接触面(104b-1)的轴向长度为第一长度(S1)、所述第二接触面(104b-2)的轴向长度为第二长度(S3)、所述第二接触面(104b-2)的轴向长度为第三长度(S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202)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01)外表面的第一盖板(202a)、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202a)一端的第二盖板(202b)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202b)一端的第三盖板(202c),所述第三盖板(202c)与所述卡块(104a)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盖板(202c)的内部呈倒“T”字形,且其两端设置有凸点并位于所述第三长度(S2)的第二接触面(104b-2)下方。

8.一种纳米晶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机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纳米晶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外壳(303)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的存储槽(102b)上,并与所述第一凸块(102c)和第二凸块(102d)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纳米晶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外壳(303)的外表面与所述挤压件(203)相贴合,且所述挤压件(203)采用泡棉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2)包括在所述第一挡块(101)和第二挡块(103)之间的限位底板(102a)、开设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的存储槽(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的第一凸块(102c)和第二凸块(102d),所述第一凸块(102c)和第二凸块(102d)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底板(102a)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04)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挡块(103)一侧表面的卡块(104a)、设置在所述卡块(104a)上与所述防护部件(202)相配合的卡件(1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卡件(104b)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二挡块(103)相连的压缩弹簧(104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104b)的一端分别由第一接触面(104b-1)、第二接触面(104b-2)和第三接触面(104b-3)组合,所述第一接触面(104b-1)的轴向长度为第一长度(s1)、所述第二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维庆高桂芬黄可创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