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芯体及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52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6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芯体及避雷器,避雷器芯体包括多段依次连接且结构相同的芯体单元和放电间隙组件;放电间隙组件与最下段芯体单元相连,每一芯体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阻片以及多根第一绝缘棒;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贴设于电阻片的两端,并与电阻片相连接,且第一电极背离电阻片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电极背离电阻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多根第一绝缘棒绕设于电阻片的外周,且第一绝缘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相邻芯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地减少安装过程中电阻片的同心度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确保电阻片受力均匀,避免电阻片受到损坏,还可以使电阻片之间具有可靠的电气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避雷器芯体及避雷器


技术介绍

1、由于我国35kv架空线路绝大部分不架设架空避雷线,当雷电直击导线时,特别是高幅值雷电流击在附近线路避雷器的导线上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避雷器本体需要承受该冲击电流并泄入大地,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避雷器的冲击能量耐受能力影响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效果和自身故障率。

2、现有的35kv笼型结构的避雷器芯体由电阻片、电极和第一绝缘棒组成,电阻片两端设有电极,电阻片外设有第一绝缘棒。电阻片之间的界面处理是影响避雷器电气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电阻片之间端部铝导电层的充分良好接触将有利于电阻片大电流耐受水平的提高。目前在避雷器芯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装配的电阻片数量多,对工人的生产质量要求高。另外,在堆叠数量较多的电阻片时难以保证电阻片的同心度,这样会因电阻片同心度存在偏差,以使得在两端的电极施加压力对电阻片进行固定时,会使电阻片受力不均,易使电阻片受到损坏,从而影响电阻片的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芯体及避雷器。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雷器芯体,包括多段依次连接且结构相同的芯体单元以及放电间隙组件;

3、所述放电间隙组件与最下段所述芯体单元相连;

4、每一所述芯体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阻片以及多根第一绝缘棒;

5、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贴设于所述电阻片的两端,并与所述电阻片相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电阻片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电阻片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6、多根所述第一绝缘棒绕设于所述电阻片的外周,且所述第一绝缘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7、其中,相邻所述芯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阻片的两端分别卡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直径等于所述电阻片的直径。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盲孔,多个所述第一盲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周;

11、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盲孔,多个所述第二盲孔分布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外周;

12、所述第一绝缘棒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盲孔和所述第二盲孔内进行固定。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棒为环氧玻璃纤维棒。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以及第二绝缘棒,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棒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最下段所述芯体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15、其中,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外侧面连接有第一放电段,所述第二放电电极的外侧面连接有第二放电段,所述第二放电段与所述第一放电段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放电段和所述第一放电段之间形成放电间隙。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放电电极背离所述第二绝缘棒的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插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插接至最下段所述芯体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放电段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

18、所述第二放电电极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放电段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

19、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避雷器,包括外套以及第一方面所述避雷器芯体,所述避雷器芯体设于所述外套的内部。

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1、采用多段芯体单元依次连接形成避雷器芯体,并且每段芯体单元采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片,以使得电阻片可以分段安装,相比于传统将多个电阻片进行层叠安装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安装过程中电阻片的同心度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确保电阻片受力均匀,避免电阻片受到机械力损坏;还可以避免批量生产过程中工艺参差导致电阻片错位,使电阻片之间具有可靠的电气接触,防止运行时候侧面闪络;放电间隙能够在非雷击状态下隔离系统电压,避免电阻片长期荷电运行。另外,避雷器芯体在生产时可以分段生产再进行组合,有效地降低了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依次连接且结构相同的芯体单元以及放电间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阻片的两端分别卡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直径等于所述电阻片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盲孔,多个所述第一盲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棒为环氧玻璃纤维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以及第二绝缘棒,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二放电电极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绝缘棒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放电电极与最下段所述芯体单元中的所述第二电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背离所述第二绝缘棒的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插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插接至最下段所述芯体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放电段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的直径。

10.一种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避雷器芯体,所述避雷器芯体设于所述外套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依次连接且结构相同的芯体单元以及放电间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电阻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电阻片的两端分别卡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直径等于所述电阻片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盲孔,多个所述第一盲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棒为环氧玻璃纤维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雅芳黄春妃邱续东郭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