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50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包括有上锁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下部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长座,在所述长座内活动设置有锁头轴,在所述锁头轴下端设有锁头,在所述上锁盒下端与锁头相应的位置设有锁头孔,所述锁头活动设置在锁头孔内,在所述锁头轴上端设有轴顶座,在所述上锁盒内设有牵引电磁铁,在所述牵引电磁铁的输出轴上设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与轴顶座相连接,在所述上锁盒下部内设有机械锁芯,在所述机械锁芯上设有能驱使轴顶座带动锁头轴上移的锁扣,还包括有两个与所述锁头相匹配的锁盒。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一个机构同时驱动两个锁头,驱动方便,锁具整体安全稳固,可以通过电动方式驱动或通过机械方式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节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


技术介绍

1、电插锁是一种电子控制锁具,通过电流的通断驱动锁舌的伸出或缩回以达到锁门或开门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比如电梯、升降装置等。

2、目前市面上的电插锁往往只由电气驱动,能够满足安全检查的要求,但是无法满足防火安全需要。如公开号为cn10492943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电子锁定插销锁,其由仅仅通过保持式螺线管驱动,对于电路结构依赖度大,导致断电后无法使用。在遇到火灾或断电时,电子控制系统极易受到损坏而无法工作,其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

3、为此,市场上专利技术了机械与电子方式共同控制锁舌活动的锁具,但是,现有的这种锁具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现有的电插锁一般只有一个舌锁,连接相对不够稳固。

4、故此,现有的电插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一个机构同时驱动两个锁头,驱动方便,锁具整体安全稳固,可以通过电动方式驱动或通过机械方式驱动的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包括有上锁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下部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长座,在所述长座内活动设置有锁头轴,在所述锁头轴下端设有锁头,在所述上锁盒下端与锁头相应的位置设有锁头孔,所述锁头活动设置在锁头孔内,在所述锁头轴上端设有轴顶座,在所述上锁盒内设有牵引电磁铁,在所述牵引电磁铁的输出轴上设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与轴顶座相连接,在所述上锁盒下部内设有机械锁芯,在所述机械锁芯上设有能驱使轴顶座带动锁头轴上移的锁扣,还包括有两个与所述锁头相匹配的锁盒。

3、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上锁盒下部内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发头设置在与所述锁头相应的位置上,所述微动开关与牵引电磁铁。

4、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上锁盒下端与锁盒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与微动开关相连接。

5、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锁扣包括有上锁扣和下锁扣,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夹持在所述长座与轴顶座之间的锁头轴外壁上。

6、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上锁盒包括有底盒和盖板,所述底盒包括有底板,在所述底板左右两端上分别设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端前后两内侧上设有连接片,在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底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竖片,在所述连接竖片上设有第二连接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应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应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孔。

7、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长座外侧的底板上分别设有支撑螺钉柱,在所述盖板与支撑螺钉柱相应的位置设有螺钉孔,在所述螺钉孔和支撑螺钉柱内设有连接螺钉。

8、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盖板前后两侧的下端上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片,在所述固定连接片上设有固定安装孔。

9、作为本技术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机械锁芯包括有芯座,在所述芯座上设有轴孔,在所述轴孔内活动设有转轴,所述锁扣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在所述转轴上端设有三角锁头。

10、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牵引电磁铁控制伸缩块带动轴顶座移动,设置在轴顶座上的两个锁头轴、两个锁头同步移动,实现同时开锁或锁合,结构简单,确定方便。本技术中还可以通过在机械锁芯内插入钥匙,通过转动钥匙驱动锁扣移动,从而驱使锁头轴和锁头移动。本技术锁具整体安全稳固,可以通过电动方式驱动或通过机械方式驱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包括有上锁盒(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长座(2),在所述长座(2)内活动设置有锁头轴(3),在所述锁头轴(3)下端设有锁头(4),在所述上锁盒(1)下端与锁头(4)相应的位置设有锁头孔(5),所述锁头(4)活动设置在锁头孔(5)内,在所述锁头轴(3)上端设有轴顶座(6),在所述上锁盒(1)内设有牵引电磁铁(7),在所述牵引电磁铁(7)的输出轴上设有伸缩块(8),所述伸缩块(8)与轴顶座(6)相连接,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设有机械锁芯(9),在所述机械锁芯(9)上设有能驱使轴顶座(6)带动锁头轴(3)上移的锁扣(10),还包括有两个与所述锁头(4)相匹配的下锁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设有微动开关(12),所述微动开关(12)的触发头(13)设置在与所述锁头(4)相应的位置上,所述微动开关(12)与牵引电磁铁(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端与锁盒(1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传感器元件(14),所述传感器元件(14)与微动开关(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0)包括有上锁扣和下锁扣,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夹持在所述长座(2)与轴顶座(6)之间的锁头轴(3)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盒(1)包括有底盒(101)和盖板(102),所述底盒(101)包括有底板(1011),在所述底板(1011)左右两端上分别设有翻板(1012),在所述翻板(1012)上端前后两内侧上设有连接片(1013),在所述连接片(1013)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14),在所述底板(101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竖片(1015),在所述连接竖片(1015)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16),在所述盖板(10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4)相应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孔(1017),在所述盖板(10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16)相应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孔(10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座(2)外侧的底板(1011)上分别设有支撑螺钉柱(1019),在所述盖板(102)与支撑螺钉柱(1019)相应的位置设有螺钉孔(1020),在所述螺钉孔(1020)和支撑螺钉柱(1019)内设有连接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102)前后两侧的下端上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片(1021),在所述固定连接片(1021)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0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芯(9)包括有芯座(91),在所述芯座(91)上设有轴孔,在所述轴孔内活动设有转轴(92),所述锁扣(10)设置在所述转轴(92)上,在所述转轴(92)上端设有三角锁头(9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包括有上锁盒(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长座(2),在所述长座(2)内活动设置有锁头轴(3),在所述锁头轴(3)下端设有锁头(4),在所述上锁盒(1)下端与锁头(4)相应的位置设有锁头孔(5),所述锁头(4)活动设置在锁头孔(5)内,在所述锁头轴(3)上端设有轴顶座(6),在所述上锁盒(1)内设有牵引电磁铁(7),在所述牵引电磁铁(7)的输出轴上设有伸缩块(8),所述伸缩块(8)与轴顶座(6)相连接,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设有机械锁芯(9),在所述机械锁芯(9)上设有能驱使轴顶座(6)带动锁头轴(3)上移的锁扣(10),还包括有两个与所述锁头(4)相匹配的下锁盒(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部内设有微动开关(12),所述微动开关(12)的触发头(13)设置在与所述锁头(4)相应的位置上,所述微动开关(12)与牵引电磁铁(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锁盒(1)下端与锁盒(1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传感器元件(14),所述传感器元件(14)与微动开关(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0)包括有上锁扣和下锁扣,所述上锁扣和下锁扣夹持在所述长座(2)与轴顶座(6)之间的锁头轴(3)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铰链式对开门重力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如锡杨彪吴子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浩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