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40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箱体,所述曲轴箱箱体侧部具有凹腔,平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箱体下部的平衡轴,所述平衡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凹腔的腔底并连接有侧面安装平衡块的平衡从动齿轮,所述平衡轴从动齿轮位于所述凹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腔底上具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的后侧,所述挡油板下端与所述凹腔的下侧壁连接。在挡油板的作用下曲轴箱箱体凹腔位于挡油板后侧的润滑油无法流入挡油板的前侧,使得挡油板前侧区域不会在底部存油,平衡从动齿轮和平衡块不会浸没在润滑油内,在转动过程中几乎不受到润滑油的阻力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活塞带动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曲柄等部件高速转动的过程中,曲柄沿曲轴轴心转动会产生很大的旋转惯性力,由此将在摩托车发动机上产生很大的振动,为了消除这种振动,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上普遍采用增加一个平衡轴的方式解决问题,平衡轴通常就是一个装有偏心重块并随曲轴同步转动的轴,利用平衡块所产生的反向振动,使摩托车发动机获得良好的平衡效果,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振动。

2、如申请号为201220058419.9的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卧式发动机曲轴连杆的平衡轴装置,包括安装于曲轴箱箱体箱体内的曲轴的轴线相平行的平衡轴,曲轴上设有平衡主动齿轮,平衡轴上安装有扇形平衡块,平衡轴的一端安装有与平衡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平衡从动齿轮。由于曲轴箱箱体内会存有润滑油,因此在上述方案中,平衡主动齿轮带动平衡从动齿轮转动时,在转动时平衡从动齿轮始终部分浸没在润滑油内,由于平衡块的重量较重,使得平衡块在平衡从动齿轮带动下转动时与油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增大转动阻力,从而降低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平衡轴转动阻力。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箱体,所述曲轴箱箱体侧部具有凹腔,平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箱体下部的平衡轴,所述平衡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凹腔的腔底并连接有侧面安装平衡块的平衡从动齿轮,所述平衡轴从动齿轮位于所述凹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腔底上具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的后侧,所述挡油板下端与所述凹腔的下侧壁连接。

3、曲轴箱箱体凹腔的腔底上具有竖向设置的挡油板,挡油板下端与下侧壁连接,挡油板位于平衡从动齿轮后侧,使得位于挡油板前侧的平衡从动齿轮与挡油板后侧相分隔,现有技术中凹腔上会盖设有箱盖,在挡油板的作用下曲轴箱箱体凹腔位于挡油板后侧的润滑油无法流入挡油板的前侧,使得挡油板前侧区域不会在底部存油,平衡从动齿轮和平衡块不会浸没在润滑油内,在转动过程中几乎不受到润滑油的阻力的影响,即使在摩托车发动机振动时少量的润滑油进入也会在平衡从动轮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隔离区,挡油板的设置减少了平衡轴的转动阻力,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效果。

4、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中,所述挡油板呈弧形且与所述曲轴箱箱体的前侧壁形成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相适配的隔离槽,所述平衡从动齿轮位于所述隔离槽内。平衡从动齿轮设置在隔离槽内,且隔离槽与平衡从动齿轮的大小相适配,使得将平衡从动齿轮位于曲轴箱箱体前端,使得挡油板的后侧区域尽可能最大,从而降低润滑油储油高度,进一步降低润滑油接触平衡从动齿轮的概率。

5、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中,所述曲轴箱箱体上还安装有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设有平衡主动齿轮,所述平衡主动齿轮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平衡主动齿轮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后侧且高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将平衡主动齿轮的高度高于平衡从动齿轮的高度,减少了润滑油的接触,使得平衡主动齿轮在转动时降低润滑油在传动作用下接触平衡从动齿轮的概率,进一步保证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效果。

6、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中,所述挡油板位于所述平衡主动齿轮的下方且挡油板的上端与所述平衡主动齿轮相邻设置。将挡油板设置在平衡主动齿轮下方且与其相邻使得挡油板在不影响平衡主动齿轮转动的前提下上端高度尽量较高,增加挡油效果。

7、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中,所述平衡块呈扇形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衡从动齿轮上。呈扇形的平衡块安装在平衡从动齿轮的侧面,使得在平衡从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平衡块的偏心作用力,产生反向振动,从而对曲轴产生的振动进行抵消,实现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

8、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中,所述曲轴与所述平衡轴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凹腔的腔底。

9、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机构中,所述曲轴箱箱体上开设有若干围绕凹腔开口边缘设置的箱盖装配孔。若干个箱盖装配孔的设置能够更方便的对曲轴箱箱体进行封盖。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曲轴箱箱体凹腔的腔底上具有竖向设置的挡油板,挡油板向下延伸至所述凹腔的下侧壁使得位于挡油板一侧的平衡从动齿轮和平衡块与挡油板另一侧相隔,在挡油板的作用下曲轴箱箱体凹腔位于挡油板另一侧的润滑油无法流入具有平衡从动齿轮的一侧,从而使得平衡从动齿轮不会浸没在润滑油内,使平衡块在随平衡从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几乎不受到润滑油的阻力的影响,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箱体(1),所述曲轴箱箱体(1)侧部具有凹腔(11),平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箱体(1)下部的平衡轴(3),所述平衡轴(3)的一端穿过所述凹腔(11)的腔底(111)并连接有侧面安装平衡块(5)的平衡从动齿轮(4),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位于所述凹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的腔底(111)上具有挡油板(2),所述挡油板(2)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的后侧,所述挡油板(2)下端与所述凹腔(11)的下侧壁(1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2)呈弧形且与所述曲轴箱箱体(1)的前侧壁(113)形成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相适配的隔离槽(12),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位于所述隔离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箱体(1)上还安装有曲轴(6),所述曲轴(6)的一端设有平衡主动齿轮(7),所述平衡主动齿轮(7)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相啮合,所述平衡主动齿轮(7)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后侧且高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2)位于所述平衡主动齿轮(7)的下方且挡油板(2)的上端与所述平衡主动齿轮(7)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5)呈扇形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6)与所述平衡轴(3)的轴线均垂直于凹腔(11)的腔底(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箱体(1)上开设有若干围绕凹腔(11)开口边缘设置的箱盖装配孔(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箱体(1),所述曲轴箱箱体(1)侧部具有凹腔(11),平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曲轴箱箱体(1)下部的平衡轴(3),所述平衡轴(3)的一端穿过所述凹腔(11)的腔底(111)并连接有侧面安装平衡块(5)的平衡从动齿轮(4),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位于所述凹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1)的腔底(111)上具有挡油板(2),所述挡油板(2)位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的后侧,所述挡油板(2)下端与所述凹腔(11)的下侧壁(1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2)呈弧形且与所述曲轴箱箱体(1)的前侧壁(113)形成与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相适配的隔离槽(12),所述平衡从动齿轮(4)位于所述隔离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潮高乐姜龙张立成莫康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可达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