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08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包括输送架和前滚筒,所述输送架的内部安装有前滚筒,所述输送架内部远离前滚筒的一侧安装有后滚筒,所述后滚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皆延伸至前滚筒的表面,并且两组输送带之间的输送架内部安装有旋转座,所述输送带的内部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架,且旋转架的顶端延伸至旋转座的外部,所述旋转架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架。本技术不仅实现了组装结构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便捷的输送组装使用,方便了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提升式驱动和旋转式驱动,而且提高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组装速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搬运输送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装结构,具体为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越发受到重视,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车的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要复杂的多,热管系统中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等热管理器件通过管路连接,并将电子膨胀阀、开关阀等零散分布在管路上,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在组装时,需要专用的组装结构和设备来方便进行组装安装。

2、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在使用时,通常采用流水线式输送组装,后者单组设备进行独立组装的形式,来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拼装,由于其结构较大、较重,在组装时极大的影响了组装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时不利于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便捷的输送组装使用,方便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提升式驱动和旋转式驱动,大大的影响了人工搬运输送的劳动强度,极大的影响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组装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组装结构不便于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便捷的输送组装使用,方便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提升式驱动和旋转式驱动,影响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组装速度和效率,影响了人工搬运输送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包括输送架和前滚筒,所述输送架的内部安装有前滚筒,所述输送架内部远离前滚筒的一侧安装有后滚筒,所述后滚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皆延伸至前滚筒的表面,并且两组输送带之间的输送架内部安装有旋转座,所述输送带的内部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架,且旋转架的顶端延伸至旋转座的外部,所述旋转架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架,所述旋转座下方的输送架内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的顶端与旋转座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齿盘一侧的旋转座内部安装有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一侧的旋转座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锥形齿轮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夹持架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伸缩驱动件的一端皆安装有夹块。

5、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一侧的基座内部对称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端皆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皆与旋转座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前滚筒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前支撑轴,且前支撑轴的两端皆与输送架相连接,所述后滚筒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后支撑轴,且后支撑轴的两端皆与输送架相连接,所述后支撑轴一侧的输送架外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后支撑轴相连接,所述后滚筒一侧的输送架顶端对称安装有红外感应器。

7、优选的,所述输送架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液压缸、伺服电机、伸缩驱动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装结构不仅实现了组装结构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便捷的输送组装使用,方便了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提升式驱动和旋转式驱动,而且提高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组装速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搬运输送的劳动强度;

9、(1)通过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放置在输送带的表面,由输送带对其进行输送,由液压缸驱动推杆往上移动,由旋转座驱动夹持架往上移动,夹持架接触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由伸缩驱动件驱动推动杆移动,由夹块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由液压缸来调节其高度,来方便进行各种管道零件的组装安装,由伺服电机驱动锥形齿轮旋转,由齿盘带动旋转架、夹持架和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转动,来方便调节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方向,来方便进行多个方向组装零件,实现了组装结构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便捷的输送组装使用,方便了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提升式驱动和旋转式驱动,提高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的组装速度和效率;

10、(2)通过由步进电机驱动后支撑轴旋转,由后支撑轴驱动后滚筒转动,由后滚筒驱动输送带移动,由输送带对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进行输送,红外感应器来起到感应检测的作用,液压缸、伺服电机、伸缩驱动件对控制面板进行反馈调节,实现了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连续稳定的输送,降低了人工搬运输送的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包括输送架(1)和前滚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内部安装有前滚筒(18),所述输送架(1)内部远离前滚筒(18)的一侧安装有后滚筒(22),所述后滚筒(22)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输送带(17),且输送带(17)皆延伸至前滚筒(18)的表面,并且两组输送带(17)之间的输送架(1)内部安装有旋转座(7),所述输送带(17)的内部安装有齿盘(13),所述齿盘(13)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架(8),且旋转架(8)的顶端延伸至旋转座(7)的外部,所述旋转架(8)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架(9),所述旋转座(7)下方的输送架(1)内部设置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顶端安装有推杆(6),且推杆(6)的顶端与旋转座(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13)一侧的旋转座(7)内部安装有锥形齿轮(14),所述锥形齿轮(14)一侧的旋转座(7)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15),且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与锥形齿轮(1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9)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伸缩驱动件(11),所述伸缩驱动件(11)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推动杆(12),所述推动杆(12)远离伸缩驱动件(11)的一端皆安装有夹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一侧的基座(2)内部对称安装有滑套(4),所述滑套(4)的顶端皆安装有滑杆(5),且滑杆(5)的顶端皆与旋转座(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筒(18)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前支撑轴(19),且前支撑轴(19)的两端皆与输送架(1)相连接,所述后滚筒(2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安装有后支撑轴(21),且后支撑轴(21)的两端皆与输送架(1)相连接,所述后支撑轴(21)一侧的输送架(1)外壁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0),且步进电机(20)的输出端与后支撑轴(21)相连接,所述后滚筒(22)一侧的输送架(1)顶端对称安装有红外感应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3),且控制面板(23)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20)、液压缸(3)、伺服电机(15)、伸缩驱动件(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包括输送架(1)和前滚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内部安装有前滚筒(18),所述输送架(1)内部远离前滚筒(18)的一侧安装有后滚筒(22),所述后滚筒(22)的表面对称设置有输送带(17),且输送带(17)皆延伸至前滚筒(18)的表面,并且两组输送带(17)之间的输送架(1)内部安装有旋转座(7),所述输送带(17)的内部安装有齿盘(13),所述齿盘(13)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架(8),且旋转架(8)的顶端延伸至旋转座(7)的外部,所述旋转架(8)的顶端安装有夹持架(9),所述旋转座(7)下方的输送架(1)内部设置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顶端安装有推杆(6),且推杆(6)的顶端与旋转座(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13)一侧的旋转座(7)内部安装有锥形齿轮(14),所述锥形齿轮(14)一侧的旋转座(7)外壁上安装有伺服电机(15),且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与锥形齿轮(1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热管理阀集成模块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架(9)的顶端对称安装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苗开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光克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