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压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86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6
本技术公开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整经机台面,还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与上压板组件配合的下压板组件,所述整经机台面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压板组件包括下压板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下压板主体一侧,所述下压板主体顶部固定有第一硅胶垫,所述第一硅胶垫和下压板主体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室,所述上压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主体,所述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表面包覆有羊毛毡;本技术结构简单,从上压板主体和下压板主体之间对丝线进行作用,能够减少丝线的扩散以及凌乱现象发生,同时配合设置了羊毛毡,能够减少丝线的磨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纺织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经机压丝板


技术介绍

1、整经作为织造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目的是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设计要求的长度,配列成一定幅宽,平行的卷饶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物的经纱系统做准备。在织造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整经方式可分为分批整经和分条整经。整经时,要求丝线排列平行有序,丝线所受张力适度,并尽量减少丝线的磨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丝线所受张力不易均匀,特别是位于分条整经机的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那段丝线,容易发生乱丝、断头等问题,不利于整经的质量控制,也影响生产效率,因此获得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整经机台面,还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与上压板组件配合的下压板组件,所述整经机台面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压板组件包括下压板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下压板主体一侧,所述下压板主体顶部固定有第一硅胶垫,所述第一硅胶垫和下压板主体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室,所述上压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主体,所述上压板主体底部固定有第二硅胶垫,所述第二硅胶垫和上压板主体表面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室,所述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表面包覆有羊毛毡;

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线从上压板主体和下压板主体之间穿过,配合设置的缓冲室以及羊毛毡能够防止压合的丝线断头。

3、所述下压板主体两侧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上压板主体两侧固定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穿过第二穿孔后固定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下压板主体之间配合设有第二弹簧。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增加上压板主体和下压板主体之间的张紧力,在提供稳定压丝的功能下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缓冲力,保护丝线不被破坏。

5、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移动腔底部,第一连接件从移动腔一侧的开口穿出。

6、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与第一硅胶垫一体成型的第一硅胶隔层,所述第一硅胶隔层横向分隔第一缓冲腔室,还包括与第二硅胶垫一体成型的第二硅胶隔层,所述第二硅胶隔层横向分隔第二缓冲腔室。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腔室和第二缓冲腔室的设置,能够增加缓冲力,进一步保护丝线不断裂。

8、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硅胶隔层和第二硅胶隔层之间错位设置。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错位设置的第一硅胶隔层和第二硅胶隔层能够提高二者间的配合强度。

10、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配合立柱,所述配合立柱固定在整经机台面上,所述下压板主体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配合立柱穿过第一穿孔。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立柱的设置能够在本技术下压板主体上下移动的时候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12、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穿孔内壁上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置滚珠,滚珠部分位于第一穿孔内,滚珠和滚珠槽之间配合设有第一弹簧,可以减少摩擦同时提供一定的稳定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从上压板主体和下压板主体之间对丝线进行作用,能够减少丝线的扩散以及凌乱现象发生,同时配合设置了羊毛毡,能够减少丝线的磨损,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整经机台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与上压板组件配合的下压板组件,所述整经机台面(1)上固定有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丝杆(102),所述第一丝杆(102)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103),所述下压板组件包括下压板主体(201),所述第一连接件(103)固定在下压板主体(201)一侧,所述下压板主体(201)顶部固定有第一硅胶垫(202),所述第一硅胶垫(202)和下压板主体(201)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室(203),所述上压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主体(301),所述上压板主体(301)底部固定有第二硅胶垫(302),所述第二硅胶垫(302)和上压板主体(301)表面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室(303),所述第一硅胶垫(202)和第二硅胶垫(302)表面包覆有羊毛毡(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立柱(601),所述第一立柱(601)上开设有移动腔(602),所述第一电机(101)固定在移动腔(602)底部,第一连接件(103)从移动腔(602)一侧的开口穿出。</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硅胶垫(202)一体成型的第一硅胶隔层(204),所述第一硅胶隔层(204)横向分隔第一缓冲腔室(203),还包括与第二硅胶垫(302)一体成型的第二硅胶隔层(304),所述第二硅胶隔层(304)横向分隔第二缓冲腔室(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硅胶隔层(204)和第二硅胶隔层(304)之间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合立柱(701),所述配合立柱(701)固定在整经机台面(1)上,所述下压板主体(201)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件(702),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上开设有第一穿孔(703),所述配合立柱(701)穿过第一穿孔(7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703)内壁上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置滚珠(704),滚珠(704)部分位于第一穿孔(703)内,滚珠(704)和滚珠槽之间配合设有第一弹簧(7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整经机台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压板组件和与上压板组件配合的下压板组件,所述整经机台面(1)上固定有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丝杆(102),所述第一丝杆(102)外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103),所述下压板组件包括下压板主体(201),所述第一连接件(103)固定在下压板主体(201)一侧,所述下压板主体(201)顶部固定有第一硅胶垫(202),所述第一硅胶垫(202)和下压板主体(201)表面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室(203),所述上压板组件包括上压板主体(301),所述上压板主体(301)底部固定有第二硅胶垫(302),所述第二硅胶垫(302)和上压板主体(301)表面之间形成第二缓冲腔室(303),所述第一硅胶垫(202)和第二硅胶垫(302)表面包覆有羊毛毡(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立柱(601),所述第一立柱(601)上开设有移动腔(602),所述第一电机(101)固定在移动腔(602)底部,第一连接件(103)从移动腔(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鑫李欣洛李颜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华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