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
技术介绍
1、高空作业车是一种将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举升至高空指定位置,从事安装、检修,救援等作业的专用设备。工作斗通常安装在高空作业车臂架的顶端,起着承载工作人员以及救援或者检修工具的作用,是实现高空作业车主要功能的重要装置。因此,在高空作业车工作时,工作斗必需保持水平、平稳、安全。
2、目前,业界多采用在工作斗和臂架末端的臂节之间增设调平液压缸,以调节工作斗的角度,使得工作斗保持水平,同时为了实现对调平液压缸的自动控制,需要设置有对工作斗的倾斜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传感器,而角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需要通过控制电缆传递给车架上的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电缆跨越整个臂架,安装难度大并且不便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车,旨在解决采用角度传感器对工作斗角度进行自动控制的方式会导致安装难度大以及不便进行维护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其中,高空作业车包括车体、转台臂、臂架装置、工作平台和液压调平装置;转台臂可回转地设于车体上;臂架装置包括变幅油缸和伸缩臂架,伸缩臂架通过变幅油缸可变幅俯仰地设于转台臂上;工作平台活动铰接于伸缩臂架的末端伸缩节臂;液压调平装置包括上调平油缸和下调平油缸,下调平油缸设于转台臂上,并且下调平油缸的伸缩端与伸缩臂架的基本节臂连接,上调平油缸设于末端伸缩节臂,并且上调平油缸的伸缩端与工作平台连接,上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与下调平油缸的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压调平装置还包括具有两个第一平衡油路的第一平衡阀,其中一个第一平衡油路连接上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和下调平油缸的无杆腔,另一个第一平衡油路连接上调平油缸的有杆腔和下调平油缸的有杆腔。
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平衡油路上并行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一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用于供下调平油缸向上调平油缸供油,第一溢流阀用于在上调平油缸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向下调平油缸供油。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压调平装置还包括泵油组件和第一换向阀,泵油组件具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第一换向阀具有分别用于与上调平油缸和下调平油缸的无杆腔连接油路以及有杆腔连接油路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并用于在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之中选择一者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另一者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
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台臂通过回转马达可回转地设于车体上,液压调平装置还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具有分别与无杆腔连接油路和有杆腔连接油路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三工作油口、以及分别与回转马达的进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四工作油口,并用于在两个第三工作油口和两个第四工作油口之中选择一者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一一对应连通。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末端伸缩节臂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座,工作平台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铰接座的上端设有供连接座活动铰接的铰接轴,上调平油缸的缸体端设于末端伸缩节臂内,并且伸缩端穿过铰接座与连接座连接。
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铰接座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铰接侧板以及连接于两个铰接侧板的下端的铰接底板,铰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铰接侧板的上端,连接座的下端设有与上调平油缸的伸缩端连接的连接轴,并且连接座在连接轴的上方形成有供铰接轴穿设于的铰接孔。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铰接侧板在背离末端伸缩节臂的一侧由上至下倾斜向内设置,连接座还包括设于工作平台的下端的连接盘以及相对间隔设于连接盘的下侧的两个连接侧板,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侧板的下端,并且两个连接侧板均在连接轴的上方开设有铰接孔,连接侧板在面向末端伸缩节臂的一侧由上至下倾斜向外设置。
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盘与工作平台可拆卸连接。
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基本节臂上设有上安装座,并且上安装座设于转台臂面向工作平台设置的一侧,转台臂面向工作平台的一侧设有下安装座,并且下安装座位于上安装座的下方,下调平油缸的缸体端与下安装座连接,伸缩端与上安装座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当使用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时,由于包括车体、转台臂、臂架装置、工作平台和液压调平装置,液压调平装置的下调平油缸设于转台臂上,并且下调平油缸的伸缩端与伸缩臂架的基本节臂连接,即在变幅油缸通过伸缩动作驱动臂架装置的伸缩臂架抬升或下放的同时,下调平油缸可以跟随进行动作,上调平油缸设于伸缩臂架的末端伸缩节臂上,且伸缩端与铰接于末端伸缩节臂上的工作平台进行连接,则上调平油缸能够通过进行伸缩运动带动工作平台在末端伸缩节臂上进行摆转,同时上调平油缸的无杆腔与下调平油缸的无杆腔连通,上调平油缸的有杆腔与下调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即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组成了一个封闭油路,在下调平油缸跟随变幅油缸进行动作的同时,由于油液的流动可以驱动上调平油缸进行伸缩动作,进而实现工作平台的调平操作,则在本技术中通过增设下调平油缸以及将下调平油缸和上调平油缸组成一个封闭油路,无需电气化控制即可实现对于工作平台的调平,相较于现有技术省去了角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缆的布置,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安装难度以及便于进行维护的目的。
14、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具有两个第一平衡油路(504)的第一平衡阀(50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连接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无杆腔和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无杆腔,另一个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连接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有杆腔和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有杆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上并行设有第一单向阀(505)和第一溢流阀(506),所述第一单向阀(505)用于供所述下调平油缸(502)向所述上调平油缸(501)供油,所述第一溢流阀(506)用于在所述上调平油缸(501)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向所述下调平油缸(502)供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泵油组件和第一换向阀(507),所述泵油组件具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第一换向阀(507)具有分别用于与所述上调平油缸(501)与所述下调平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臂(200)通过回转马达(510)可回转地设于所述车体(100)上,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第二换向阀(511),所述第二换向阀(511)具有分别与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508)和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509)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三工作油口(C)、以及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510)的进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四工作油口(D),并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三工作油口(C)和两个所述第四工作油口(D)之中选择一者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一一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伸缩节臂(304)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座(305),所述工作平台(400)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401),所述铰接座(305)的上端设有供所述连接座(401)活动铰接的铰接轴(306),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缸体端设于所述末端伸缩节臂(304)内,并且伸缩端穿过所述铰接座(305)与所述连接座(4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305)还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铰接侧板(307)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铰接侧板(307)的下端的铰接底板(308),所述铰接轴(30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铰接侧板(307)的上端,所述连接座(401)的下端设有与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伸缩端连接的连接轴(405),并且所述连接座(401)在所述连接轴(405)的上方形成有供所述铰接轴(306)穿设于的铰接孔(4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侧板(307)在背离所述末端伸缩节臂(304)的一侧由上至下倾斜向内设置,所述连接座(401)还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平台(400)的下端的连接盘(403)以及相对间隔设于所述连接盘(403)的下侧的两个连接侧板(404),所述连接轴(40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侧板(404)的下端,并且两个所述连接侧板(404)均在所述连接轴(405)的上方开设有铰接孔(402),所述连接侧板(404)在面向所述末端伸缩节臂(304)的一侧由上至下倾斜向外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403)与所述工作平台(400)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节臂(303)上设有上安装座(309),并且所述上安装座(309)设于所述转台臂(200)面向所述工作平台(400)设置的一侧,所述转台臂(200)面向所述工作平台(400)的一侧设有下安装座(201),并且所述下安装座(201)位于所述上安装座(309)的下方,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缸体端与所述下安装座(201)连接,伸缩端与所述上安装座(30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作业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具有两个第一平衡油路(504)的第一平衡阀(503),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连接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无杆腔和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无杆腔,另一个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连接所述上调平油缸(501)的有杆腔和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有杆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油路(504)上并行设有第一单向阀(505)和第一溢流阀(506),所述第一单向阀(505)用于供所述下调平油缸(502)向所述上调平油缸(501)供油,所述第一溢流阀(506)用于在所述上调平油缸(501)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的情况下向所述下调平油缸(502)供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泵油组件和第一换向阀(507),所述泵油组件具有进油油路和回油油路,所述第一换向阀(507)具有分别用于与所述上调平油缸(501)与所述下调平油缸(502)的无杆腔连接油路(508)以及有杆腔连接油路(509)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并用于在所述进油油路和所述回油油路之中选择一者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通,另一者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臂(200)通过回转马达(510)可回转地设于所述车体(100)上,所述液压调平装置(500)还包括第二换向阀(511),所述第二换向阀(511)具有分别与所述无杆腔连接油路(508)和所述有杆腔连接油路(509)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三工作油口(c)、以及分别与所述回转马达(510)的进出油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四工作油口(d),并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三工作油口(c)和两个所述第四工作油口(d)之中选择一者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一一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空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飞,覃先云,贺生龙,杨柳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