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78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矾土、黏土、电熔镁砂、废弃镁铬砖颗粒、碳化硅、水泥混合,获得第一混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矾土、黏土、电熔镁砂、废弃玻璃钢纤维和水泥混合,获得第二混料;向第一混料加水,获得第一灌入料;向第二混料加水,获得第二灌入料;将第一灌入料灌入模具中,第一灌入料的灌入量为模具体积的2/3,在第一灌入料的上表面压出十字凹槽,向十字凹槽灌入第二灌入料,填满十字凹槽后,再灌入第一混料,填满模具,压制成型后,获得免烧铬刚玉耐火砖;获得免烧铬刚玉耐火砖耐腐蚀性好,抗折和抗压性能好,满足目前对耐火砖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砖,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耐火砖根据制备工艺是否需要烧成可大体分为烧成砖和免烧砖两种。烧成砖因原料丰富,制备工艺复杂,在我国不少地区仍然大量使用。但是烧成砖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用后废砖会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免烧砖又称为化学结合砖,是指砖胚无需烧成而直接砌筑使用的耐火材料。免烧砖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用不同材质的耐火材料,制品中骨料与细粉的结合主要靠结合剂的化学作用结合而成。常有的结合剂有:水玻璃、硫酸盐、金属氯化物、磷酸、磷酸盐、硅酸盐及水泥等。免烧砖的生产工艺与烧结砖基本相同,其性能取决于粉粒状料和结合剂的性质和用量。与同样材料的烧结砖相比,高温强度较低,不宜用于超高温承重部位;但是耐热震性较高,在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均可广泛代替烧结砖使用。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天然砂、海涂泥等作为主要原料,不经高温煅烧,可制成免烧砖。

2、再有,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积存量和年排放量十分巨大,这类废料都以自然堆积法储存于人工库中,这些废料不仅要侵占大量土地,污染着周边地区的环境,而且每年需要投入大量并且是无法收回的废料处理资金,已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但是,如果使用工业废料作为主体材料生产免烧砖,其耐火性能、保温隔热等性能及其他力学性能达不到使用专用原料的水平,因此,在保证砖体本身性能优良的前提下,提高工业废渣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耐火砖材发展的一个方向。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急需提供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制备方法的提出以解决采用废弃料制备的免烧砖无法达到采用砖原料生产的砖的性能水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矾土30-50份、黏土10-20份、电熔镁砂10-20份、废弃镁铬砖颗粒10-20份、碳化硅1-5份和水泥5-10份混合,获得第一混料;

4、按照重量份数计,将矾土30-50份、黏土10-20份、电熔镁砂10-20份、废弃玻璃钢纤维10-20份和水泥1-5份混合,获得第二混料;

5、向第一混料加水,搅拌,获得第一灌入料;

6、向第二混料加水,搅拌,获得第二灌入料;

7、将第一灌入料灌入模具中,第一灌入料的灌入量为模具体积的2/3,在第一灌入料的上表面压出十字凹槽,向十字凹槽灌入第二灌入料,填满十字凹槽后,再灌入第一混料,填满模具,压制成型后,获得免烧铬刚玉耐火砖。

8、优选地,十字形凹槽的深度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厚度的1/4-1/3。

9、优选地,十字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表面面积的2/3。

10、优选地,向第一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混料总质量的5-7%;向第二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混料总质量的5-7%。

11、优选地,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压制时,成型压力为1000吨;成型后于室温自然干燥1~2天。

12、优选地,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干燥后,200℃保温24h。

13、优选地,废弃镁铬砖颗粒的粒径为1-8mm,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1mm≤粒径≤3为50份,3mm<粒径≤8为50份;废弃镁铬砖颗粒中氧化镁含量≥65%,氧化铬含量≥8%。

14、优选地,废弃玻璃钢纤维的粒径为1-10mm。

15、优选地,矾土粒径为200目至8mm,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粒径为200目以下的1-3份,粒径为0-1mm 80-90份,粒径为1-3mm 4-10份,粒径为3~5mm 3-5份、粒径为5~8mm 2-4份。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包括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其中

17、按照重量份数计,第一混料包括将矾土30-50份、黏土10-20份、电熔镁砂10-20份、废弃镁铬砖颗粒10-20份、碳化硅1-5份和水泥5-10份;

18、按照重量份数计,第二混料包括将矾土30-50份、黏土10-20份、电熔镁砂10-20份、废弃玻璃钢纤维10-20份和水泥1-5份。

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20、1、本专利技术提供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了废弃镁铬砖颗粒和电熔镁砂,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具有高的抗渣侵蚀性能,同时,也实现了对废弃镁铬砖颗粒再利用,避免cr元素对土壤或水源的污染,降低耐火砖的制造成本。

21、2、本专利技术提供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在耐火砖的中心采用废弃的玻璃纤维增强基体,不仅提高了废弃料的再利用,同时应用玻璃钢纤维的刚性和韧性,提高耐火砖中心部位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混料制备耐火砖,在砖的承重部位采用添加纤维的基体,提高了中心点的抗压、抗折能力,在外部采用耐侵蚀的混料,进而从整体提高耐火砖的物理性能,使得采用废料的耐火砖达到与现有的耐火砖的性能,提高了废弃物的再利用,降低砖的成本,同时可以减少废弃料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字形凹槽的深度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厚度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字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表面面积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混料总质量的5-7%;向第二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混料总质量的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压制时,成型压力为1000吨;成型后于室温自然干燥1~2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干燥后,200℃保温24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废弃镁铬砖颗粒的粒径为1-8mm,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1mm≤粒径≤3为50份,3mm<粒径≤8为50份;废弃镁铬砖颗粒中氧化镁含量≥65%,氧化铬含量≥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废弃玻璃钢纤维的粒径为1-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矾土粒径为200目至8mm,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粒径为200目以下的1-3份,粒径为0-1mm 80-90份,粒径为1-3mm 4-10份,粒径为3~5mm 3-5份、粒径为5~8mm 2-4份。

10.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字形凹槽的深度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厚度的1/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字形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为免烧铬刚玉耐火砖表面面积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一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一混料总质量的5-7%;向第二混料加入水的量为第二混料总质量的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压制时,成型压力为1000吨;成型后于室温自然干燥1~2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烧铬刚玉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烧铬刚玉耐火砖干燥后,200℃保温24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金龙张延军申旭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河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