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15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0
本申请属于飞机操纵面悬挂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本申请主悬挂位置处一侧采用固定衬套,另一侧采用固定衬套+滑动衬套的组合,从而实现装配补偿,避免安装时需要对固定衬套进行打磨;辅助悬挂位置处,悬挂支臂单耳片孔内的铰链轴承由两侧滑动衬套顶紧,可以避免轴承内圈与悬挂螺栓之间的启动力矩小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启动力矩,从而导致操纵面偏转过程中,运动界面发生在轴承内圈和销轴之间,导致销轴磨损的问题;可以避免轴承与接头耳片之间的展向间隙带来的安装定力不准导致耳片变形吃掉预留间隙的问题,明确传递侧向载荷的接头,也可以减少对耳片使用寿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飞机操纵面悬挂连接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


技术介绍

1、飞机操纵面通常位于机翼固定后缘,以铰接方式与机翼固定后缘悬挂支臂相连接,并通过操纵面偏转运动实现飞机的操控。为了保证操纵面在机翼固定后缘上安装后的刚度和强度,沿机翼展向通常布置多组悬挂连接结构,并且需要能够承受平行于操纵面旋转轴线的惯性载荷,即侧向载荷。

2、传统的可承受侧向载荷的操纵面悬挂结构是通过控制悬挂接头耳片孔内安装的固定衬套与固定在悬挂支臂单耳片孔内的铰链轴承内圈之间的展向间隙来确定用以传递侧向载荷的悬挂接头。在主悬挂位置处,接头耳片孔内安装的固定衬套与固定在悬挂支臂单耳片孔内的铰链轴承内圈之间的展向间隙设计为0,用以传递侧向载荷。在其余辅助悬挂位置处,接头耳片孔内安装的固定衬套与固定在悬挂支臂单耳片孔内的铰链轴承内圈之间预留间隙1.5-2.5mm。该传统方案存在如下问题:1.主悬挂位置处为保证间隙为0,安装时需对固定衬套进行打磨,不能满足结构互换性要求;2.辅助悬挂位置处的铰链轴承内圈端面未被夹紧,轴承内圈与悬挂螺栓之间的启动力矩可能小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启动力矩,从而导致舵面偏转过程中,运动界面发生在轴承内圈和销轴之间,造成销轴磨损;3.辅助悬挂接头与悬挂支臂单、双耳之间的间隙会导致铰链螺栓定力值难以确定,实际安装时会导致悬挂接头耳片发生轻微变形,吃掉预留间隙,使辅助悬挂参与传递侧向载荷,并且耳片变形也会影响耳片寿命。

3、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包括一个用于传递侧向载荷的主悬挂结构和多个不参与传递侧向载荷的辅助悬挂结构,包括:

4、所述主悬挂结构包括第一悬挂接头、第一悬挂支臂、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第一滑动衬套、第一悬挂螺栓以及第一铰链轴承,其中,

5、所述第一悬挂接头上设置有第一双耳片,所述第一双耳片的一侧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所述第一滑动衬套嵌套在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中,所述第一双耳片的另一侧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

6、所述第一悬挂支臂上设置有第一单耳片,所述第一单耳片的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一铰链轴承;

7、所述第一悬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动衬套、第一铰链轴承、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后,配合螺母固定安装;

8、所述辅助悬挂结构包括第二悬挂接头、第二悬挂支臂、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第二滑动衬套、第三滑动衬套、第二悬挂螺栓以及第二铰链轴承,其中,

9、所述第二悬挂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双耳片,所述第二双耳片的一侧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所述第二滑动衬套嵌套在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中,所述第二双耳片的另一侧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所述第三滑动衬套嵌套在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中;

10、所述第二悬挂支臂上设置有第二单耳片,所述第二单耳片的耳孔内安装有所述第二铰链轴承;

11、所述第二悬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滑动衬套、第二铰链轴承、所述第三滑动衬套后,配合螺母固定安装。

1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和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接头的第一双耳片的耳孔之间采用干涉配合。

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与所述第一滑动衬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和所述第一滑动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轴承内圈的两端面顶紧,间隙值为0。

15、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和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二悬挂接头的第二双耳片的耳孔之间采用干涉配合。

16、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与所述第二滑动衬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17、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与所述第三滑动衬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18、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衬套和所述第三滑动衬套分别与所述第二铰链轴承内圈的两端面顶紧,间隙值为0。

19、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螺栓和所述第二悬挂螺栓的头部均采用防松卡圈进行止动。

20、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1、本申请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主悬挂位置处一侧采用固定衬套,另一侧采用固定衬套+滑动衬套的组合,从而实现装配补偿,避免安装时需要对固定衬套进行打磨;辅助悬挂位置处,悬挂支臂单耳片孔内的铰链轴承由两侧滑动衬套顶紧,可以避免轴承内圈与悬挂螺栓之间的启动力矩小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启动力矩,从而导致操纵面偏转过程中,运动界面发生在轴承内圈和销轴之间,导致销轴磨损的问题;可以避免轴承与接头耳片之间的展向间隙带来的安装定力不准导致耳片变形吃掉预留间隙的问题,明确传递侧向载荷的接头,也可以减少对耳片使用寿命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包括一个用于传递侧向载荷的主悬挂结构和多个不参与传递侧向载荷的辅助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3)和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6)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接头(1)的第一双耳片的耳孔之间采用干涉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3)与所述第一滑动衬套(4)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6)和所述第一滑动衬套(4)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轴承(7)内圈的两端面顶紧,间隙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10)和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14)分别与所述第二悬挂接头(8)的第二双耳片的耳孔之间采用干涉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带凸肩固定衬套(10)与所述第二滑动衬套(1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带凸肩固定衬套(14)与所述第三滑动衬套(13)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衬套(11)和所述第三滑动衬套(13)分别与所述第二铰链轴承(15)内圈的两端面顶紧,间隙值为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螺栓(5)和所述第二悬挂螺栓(12)的头部均采用防松卡圈进行止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包括一个用于传递侧向载荷的主悬挂结构和多个不参与传递侧向载荷的辅助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3)和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6)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接头(1)的第一双耳片的耳孔之间采用干涉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凸肩固定衬套(3)与所述第一滑动衬套(4)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凸肩固定衬套(6)和所述第一滑动衬套(4)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轴承(7)内圈的两端面顶紧,间隙值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多点悬挂侧向载荷分配的飞机操纵面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帅李刚刘世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