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特别是涉及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能够增加比特序列的随机性。如果不同的用户对比特序列采用不同的伪随机化处理,则伪随机化处理还能够减少不同用户的比特序列的相关性,达到用户间干扰随机化的效果,这会带来两点好处:1、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后,用户数据符号的检测性能会更鲁棒。2、非正交接入场景,接收机需要利用译码正确的用户数据来提高其信道估计的精度(这一技术可被称为数据辅助的信道估计技术,或者data-pilot技术),以使得重构信号更准确,干扰消除的残余误差更小时,用户间比特伪随机化能提高此信道估计精度,进而能提高整个干扰消除接收机的性能。
2、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对于用户数据特征相同的场景,效果尤其明显;比如,对于电表一类的应用,它们可能会在每个月的同一天上报过去一个月的耗电情况,那么这些不同的用户可能发送的信息都是"到目前,耗电量是xxx。",用于表示这一信息的信源比特会非常相近,而用户间干扰随机化可以在接收机区分用户时起到很好的作用。
3、发射侧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接收侧就需要对相应的比特序列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这要求接收侧知道发射侧伪随机处理的方式。
4、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其中一种经典的、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一条伪随机的比特序列,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加扰。因此所使用的伪随机比特序列又可以称为扰码序列,通常是通过一个伪序列发生器产生的。加扰过程
5、发射侧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进行加扰处理,接收侧就需要对相应的比特序列进行解扰的处理,同样,解扰处理要求接收侧知道发射侧使用的扰码。
6、现有的通信方式中,已经支持用户对需要传输的比特序列采取用户特定(ue-specific)的扰码进行加扰的比特伪随机化过程。不过,已有扰码方案是对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器输出的码字比特进行加扰的。接收侧的解扰则相应地是在对前向纠错译码前的码字先解扰,然后再进行fec译码的。前向纠错编码又叫信道纠错编码,经典的前向纠错编码包括卷积码,rs码,ldpc编码、turbo编码或者polar编码等。
7、现有的通信方式下,接收侧在译码前是知道发射侧所使用的扰码,因此可以很容易完成解扰操作,然后再译码。但是,已存在的扰码方案应用到免调度传输时,接收侧(例如基站)在fec译码前的解扰会存在以下问题:
8、1、因为用户检测存在不确定性,则接收侧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这会给解扰、译码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例如,没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接收侧的用户检测是不确定的,则在fec译码前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而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虽然可以通过参考信号与扰码绑定的方式,通过检测参考信号来获知扰码的信息,但如果参考信号较少,则基于参考信号的用户检测也是不能保证绝对准确的,因此在fec译码前也是不能确切知道扰码的。
9、2、免调度接收机可以通过遍历所有可能的扰码,来避免用户检测不确定性带来的扰码不确定性问题,但这样意味着每个扰码都要解扰一次,然后fec译码一次,如此会导致fec译码复杂度过高。
10、3、对于用户随机选择传输签名(signature)的免调度传输场景。如果是带有参考信号的免调度数据传输,且参考信号与扰码是绑定的。则用户随机选择参考信号和扰码时,会出现不同用户选择相同的参考信号和扰码,也就是出现碰撞。这种情况下,接收侧就算能检测到这个碰撞的参考信号,以其做信道估计也只能估计出碰撞的用户的信道之和,并不能估计出碰撞的各个用户的信道的。而碰撞用户的扰码又是一样,他们的数据随机性也因此可能不足,因而干扰随机性不够。则就算其中一个用户能被译码正确,但要消除这个译对用户的干扰,就必须或者这个用户的信道估计,参考信号的碰撞减低了此用户的信道估计的精度,扰码也碰撞则导致接收侧应用译对用户的数据的信道估计精度也下降,最终导致对译对用户数据的干扰消除不够准确,残余干扰较大,导致后面用户的解调性能下降。
11、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相应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至少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包括:
3、对n比特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
4、对所述进行编码。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包括:
6、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7、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9、处理模块,用于对n比特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生成新的n比特;
10、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进行编码。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译码装置包括:
12、译码模块,用于对编码的n比特进行译码;
13、去除模块,用于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恢复出发射侧进行伪随机化处理前的n比特;其中k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发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用于发送侧方法的步骤。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译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用于接收侧方法的步骤。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和/或译码计算机程序;
17、当所述编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用于发送侧方法的步骤;
18、当所述译码计算机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用于接收侧方法的步骤。
19、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20、本申请各个实施例通过在编码之前,对待编码的个比特中的部分比特进行伪随机化处理,从而可以在确保干扰随机化效应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免调度传输的性能,有效降低免调度传输中编译码的复杂度,有效提高解调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如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包括:
9.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N-K比特的方式,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3.如权利要求9-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时,还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6~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编码模块在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还用于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进行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进行扩展;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扩展后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多维调制后稀疏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上;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交织;或者,根据所述FEC编码形成码字比特,对所述码字比特在比特重复后进行加扰。
21.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模块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时,具体用于对所述K比特使用一条K长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解扰处理。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N-K比特的方式,包括: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25.如权利要求21-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26.一种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7.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译码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编码计算机程序和/或译码计算机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所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如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和解调导频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编码中包括前向纠错fec编码时,所述对所述d1,d2,...,dn进行编码之后,包括:
9.一种部分伪随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译码后的n比特的部分k比特进行去除伪随机化的处理,包括: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n-k比特的方式,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3.如权利要求9-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k比特的的生成方式,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信息s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比特序列m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将所述使用与接收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处理生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洲,袁志锋,李卫敏,戴建强,田力,唐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