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凯专利>正文

一种废旧塑料改性供排水管道专用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496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旧塑料改性供排水管道专用料及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其组成成分包括:尼龙100份,石墨0~20份,二硫化钼0~20份,有机改性剂0.5~2份,增韧剂1~20份,添加剂3~10份。以上配方中各组分在一定含量及一定工艺条件下,经过固体润滑剂的表面有机化改性、混料、造粒等工序而制得尼龙改性料。以上配方中的有机改性剂兼具有机改性及尼龙扩链的双重功效,所得尼龙改性料制备的产品减摩耐磨性能、强度、韧性及使用寿命均有明显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拓展了尼龙的使用范围,且改性成本较低,制备的尼龙改性料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等领域的机械传动及运动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成型加工领域,涉及废旧塑料改性造粒,然后用作生产管道的 原料技术。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规划纲要》,塑料管材的推广应 用,主要以UPVC和PE塑料管为主,并大力发展其它新型塑料管材。2005年在全国新建、 改建、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70%采用塑料管,建筑给水和热水供应管道60%采用塑 料管,建筑雨水排水管道50%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5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 7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30%采用塑料管。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主要45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 均值的一半,废旧塑料资源被现代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的宝藏”。众所周知,塑料原料是 从天然石油中提炼的化工产品,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命脉,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据有关部门统 计,一个中等城市每年产生的塑料废物,可满足20家中小塑料企业的原料需求,因此,再生 塑料就是石油再生。近年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并将其发展成一个集 “回收”和“再制造”为一体的独立产业资源再生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 源紧缺压力不断加大,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 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 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 要途径和紧迫任务。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 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日,国家发展改 革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 长,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 性、电绝缘性、绝热性,并且具有很好的弹性,易加工成型。因此在四大工业材料中,塑料的 数量、作用、地位、应用范围急剧扩张,节节领先,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然而,正 是由于塑料的某些优异性能导致其在使用或消费后不易腐烂,日积月累,严重影响了地球 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国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发主要是填埋 和简单的焚烧,填埋需要占用很多宝贵的土地,而且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简单焚 烧也会排放有害气体和残渣,两者均非良策。高礼华(03118432.4)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废 旧塑料薄膜制造绳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制造绳索的方法是将废旧塑料薄膜直接加工成塑料绳 索,其方法是将塑料袋(薄膜)整体折叠或切片后,形成对称双三角形片料,然后以互补扭 转对接的方式制绳,不需配料或制剂。其制造方法为,将废旧塑料袋(薄膜)清理分类一整体连接一机械搓绳一产品成形,但塑料强度不易保证。韩修智(CN1445285)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用途及其制造方法,其利用木粉及塑料或废旧塑料为主要原料,配以 少量助剂,用专用接技剂对木粉及塑料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处理,有效增强木粉和塑料间的 界面强度,采用连续挤出工艺,利用各种断面形状的模具,挤出生产各种高性能复合材料。 其中木粉成分含量超过50%,但废旧塑料用量有限。本专利技术开发利用废旧塑料资源,采用共 混微交联及晶粒尺寸控制技术,生产改性塑料颗粒,并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生产塑料管 材,即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谓利国利民的环保专利技术。由上可见,本研究专利技术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综合 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废物资源化。符合《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本专利技术针对废旧塑料材料,提出了一种采用共混微交联及晶粒尺寸控制技术,生 产改性塑料颗粒的方法。一方面,微交联可以控制聚乙烯的交联程度,降低聚乙烯改性颗粒 的流动性,利于管材的挤出。另一方面,成核剂在加工过程中,起到控制晶粒尺寸和分布的 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废旧聚乙烯改性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本专利技术同时进行微交联改性及 成核控制,方法简便,易于工业化及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控制废旧塑料的微观结构,提高废旧聚乙烯改性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一 种采用共混微交联及晶粒尺寸控制技术,生产改性塑料颗粒的方法。。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的摸索试验得出的,其主要设备如下清洗设备、破碎机械、烘干 机械、高速混合机、双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切粒机、集料仓。使用交联助剂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过氧化苯甲酰(BPO),增韧改性剂乙烯辛烯共聚物(POE)、黑色颜料。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如下1、机械破碎废旧塑料将人工分拣好的一些牛奶瓶、洗发水瓶、机油壶等小中空材 料进行粉碎;2、清洗设备将粉碎好的材料在清洗设备内进行加水清洗,洗到表面干净为止;3、烘干设备将洗好的材料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4、高速混合机将烘干处理好的材料放入混合机内,按照一定比利加入多种助剂 材料进行混合;5、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6、切粒机将挤出机挤出的条状物放入切粒机进行切粒成型,成颗粒状;7、集料仓将切粒成型的颗粒经风送系统送进集料仓,进行装袋、包装。一种改性塑料颗粒,按质量份数其组成成分包括废旧塑料片100份,过氧化物交 联剂0 0. 8份,成核剂0 0. 9份,增韧剂1 20份,黑色颜料3 10份。上述的废旧塑料片选自牛奶瓶、洗发水瓶、机油壶等小中空材料进行粉碎中的一 种。上述交联助剂是指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酰(BPO)。上述其中有机成核剂包括山梨醇缩醛类(DBS、MDBS和DMDBS)、山梨醇、对羟基苯 甲酸、聚4-甲氧基-4’ -丙烯酰氧苯甲酸苯酯(PMAPAB)、硬脂酸盐(KSt、CaSt2及ZnSt2);无机成核剂为滑石粉和云母粉。上述增韧剂是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上述黑色颜料是指炭黑色母粒。一种废旧塑料改性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机械破碎废旧塑料,破碎成20mmX 20mm规格的小片料。(2)将上述步骤(1)中的小片料在清洗设备内进行加水清洗,洗涤时间5-lOmin。(3)将上述步骤(2)中材料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预热干燥,温度100 110°C,恒温时间1 2h ;(4)将上述步骤(3)预热干燥后的小片材与交联剂,成核剂、增韧剂及色母粒等一 起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其中交联剂采用丙酮溶解稀释,喷雾的方法加入,以保证混合分散的 均勻性。在一定温度下搅拌15 30min,充分均勻后出料;(5)将混合好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微交联熔融挤出,造粒,料筒温度控制在 130 200°C,螺杆转速在80 250r/min。与现有的废旧塑料改性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及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 微交联技术,可以控制改性料的凝胶含量和流动性,操作工艺简单;(2)另一方面,成核剂 在加工过程中,起到控制晶粒尺寸和分布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废旧聚乙烯改性料的物 理机械性能。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的质量份数为:废旧塑料片100份,过氧化物交联剂0~0.8份,成核剂0~0.9份,增韧剂1~20份,黑色颜料3~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凯
申请(专利权)人:申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