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血浆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血浆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9495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浆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磺化聚醚砜、磺化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和水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溶液;将纺丝溶液和芯液通过共挤出工艺,形成初始膜,芯液为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纺丝溶液和芯液的质量比为0.5:1至0.7:1;初始膜经过清洗、熟化和干燥后,制得血浆分离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浆分离膜的表面同时具有胺基和磺酸基,两者协同作用,不仅能特异性吸附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浆分离膜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效果,还能够减少蛋白在血浆分离膜表面的粘附,避免造成血浆分离膜的堵塞,影响血浆分离膜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液净化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浆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系人体脂代谢失常所致,主要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高血脂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动脉赌塞,就会引起很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和肝脏疾病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控制饮食和药物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但是口服降脂药很可能导致对肝的损害,通过血液净化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浓度,从而降低对肝的损害,并起到较好的效果。

2、现有技术中采用血液净化对高血脂症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但是使用血浆置换治疗高血脂症时,存在异体血浆的输入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如常见的过敏症状,同时会造成大量自身血浆有益物质的丢失。而使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高血脂症时,虽可减少血浆丢失,但由于低密脂蛋白等血脂成分分子量接近3×106da,分子尺寸约为18~25nm,而一般膜型血浆成分分离器的膜孔在10~30nm范围内,因此二级膜血浆成分分离器由于膜孔尺寸与低密度脂蛋白接近,因此无法有效滤过低密度脂蛋白,部分低密度脂蛋白会随着血浆重新会输到人体,使得单次治疗的效率较低。此外,还可以采用含有特殊吸附剂的吸附柱特异性吸附血浆中的低密脂蛋白,但目前商品化的吸附剂较少,且价格昂贵,同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吸附柱对管路、设备均有较高的要求,在使用时也需要与血浆成分分离器配合使用,操作复杂,临床使用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血浆分离膜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将磺化聚醚砜、磺化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和水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溶液;

4、将所述纺丝溶液和芯液通过共挤出工艺,形成初始膜,所述芯液为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所述纺丝溶液和所述芯液的质量比为0.5:1至0.7:1;

5、所述初始膜经过清洗、熟化和干燥后,制得血浆分离膜。

6、进一步地,所述磺化聚乙烯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7、将聚乙烯醇溶胀后,制得溶胀后的聚乙烯醇,将所述溶胀后的聚乙烯醇与胺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胺化反应,制得胺化聚乙烯醇;

8、将所述胺化聚乙烯醇溶胀后,制得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所述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与第一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聚乙烯醇。

9、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溶胀后的聚乙烯醇与胺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胺化反应,制得胺化聚乙烯醇,包括:

10、在0~4℃下,浸泡所述溶胀后的聚乙烯醇与所述胺化剂,浸泡完毕后,升温至20~30℃进行胺化反应,反应完毕后,降温至0~4℃析出晶体,将所述晶体经过纯洗、淋洗、真空干燥后,得到胺化聚乙烯醇。

11、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胺化聚乙烯醇溶胀后,制得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所述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与第一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聚乙烯醇,包括:

12、将所述胺化聚乙烯醇研磨成粉末后,用二甲基乙酰胺溶胀所述胺化聚乙烯醇,制得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

13、在50~60℃下,向所述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中逐滴滴加第一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产物水洗至中性,并经过干燥后,得到磺化聚乙烯醇。

14、进一步地,所述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甲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磺化剂为氯磺酸。

15、进一步地,所述磺化聚醚砜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6、将聚醚砜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通入氮气后,用活化剂活化聚醚砜,制得活化后的聚醚砜;

17、在70~80℃下,所述活化后的聚醚砜与第二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聚醚砜。

18、进一步地,所述活化剂为naoh,所述naoh的加入量为所述聚醚砜质量的10~15%;所述第二磺化剂为丙磺酸内酯或丙磺酸乙酯,所述第二磺化剂的加入量为所述聚醚砜质量的5~7%。

19、进一步地,所述纺丝溶液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磺化聚醚砜、质量百分比为1~2%的磺化聚乙烯醇、质量百分比为2~6%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质量百分比为72~84%的二甲基乙酰胺。

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浆分离膜,采用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血浆分离膜的膜内径为67~77μm,膜壁厚为35~45μm,膜平均孔径0.029~0.075μm。

21、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浆成分分离器,包含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血浆分离膜,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血浆分离膜。

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以磺化聚乙烯醇和磺化聚醚砜作为纺丝液的主要组分,磺化聚乙烯醇同时具有胺基和磺酸基,两者协同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血液的相容性,便于聚乙烯醇表面的活性位点特异性吸附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提高血浆分离膜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效果,另一方面在血浆分离膜的表面增加胺基和磺酸基之后,改善了血浆分离膜的亲水性,能够减少蛋白在血浆分离膜表面的粘附,避免造成血浆分离膜的堵塞,影响血浆分离膜的性能;磺化聚醚砜能够提高与磺化聚乙烯醇的共混性能,使纺丝溶液更均匀的混合,且在聚乙烯醇的表面接枝磺酸基,能够改善聚乙烯醇的亲水性能,使亲水性物质稳定在血浆分离膜的表面,能够进一步提高血浆分离膜的血液相容性;以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作为芯液,芯液和纺丝溶液中的溶剂相同,不仅有利于提高芯液和纺丝溶液的相容性以及提高初始膜的亲水性,还有利于纺丝溶液和芯液之间的相互扩散,形成结构稳定的血浆分离膜;此外,通过调控纺丝溶液和芯液的质量比,以及将纺丝溶液和芯液共挤出后依次经过空气段后再经过凝固浴,有利于对初始膜的壁厚、内径和膜孔等工艺参数进行调控,从而有利于降低血浆分离膜在透析过程中的阻力,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的效率。

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浆分离膜,有利于降低后续制得的血浆分离膜在透析过程中的阻力,有利于降低血浆分离膜在透析过程中的阻力,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的效率。

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浆成分分离器,能够特异性清除血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聚乙烯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溶胀后的聚乙烯醇与胺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胺化反应,制得胺化聚乙烯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胺化聚乙烯醇溶胀后,制得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所述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与第一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聚乙烯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甲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磺化剂为氯磺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聚醚砜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剂为NaOH,所述NaOH的加入量为所述聚醚砜质量的10~15%;所述第二磺化剂为丙磺酸内酯或丙磺酸乙酯,所述第二磺化剂的加入量为所述聚醚砜质量的5~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溶液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15%的磺化聚醚砜、质量百分比为1~2%的磺化聚乙烯醇、质量百分比为2~6%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质量百分比为72~84%的二甲基乙酰胺。

9.一种血浆分离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血浆分离膜的膜内径为67~77μm,膜壁厚为35~45μm,膜平均孔径0.029~0.075μm。

10.一种血浆成分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血浆分离膜,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浆分离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聚乙烯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溶胀后的聚乙烯醇与胺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胺化反应,制得胺化聚乙烯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胺化聚乙烯醇溶胀后,制得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所述溶胀后的胺化聚乙烯醇与第一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磺化聚乙烯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甲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一磺化剂为氯磺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磺化聚醚砜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凡王晨彪赵建设杨芷清高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