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89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涉及重症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内壁开设有U形槽,安装板的内圈开设有转槽;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扩张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U形槽的内部,用于带动扩张组件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组件和可以将控制扩张组件对患者嘴巴张开的程度,能够适应不同患者口腔;通过扩张组件可以使得患者的口腔保持张开状态,解放医务人员的一只手,方便医务人员快速精准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通过转动组件和清理组件可以让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多角度清理,并且还可以控制清理的深度,增加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症术后护理,具体为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危重病医学是知识面较广、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不同,危重病医学主要研究的是器官与器官之间、器官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呼吸、循环、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等多个器官或系统功能的支持,此外还包括感染、传染性疾病(如sars)等。因此,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有其特殊性。

2、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重症患者手术后是不能及时清醒的,并且在术后一段时间是不能自主进行清理口腔的,而口腔内的温湿度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及时清理,微生物会通过口腔进入到患者的肺部,导致患者发生医源性肺部感染,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4594746u的“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口腔清理装置”,包括把手套,所述把手套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刷头组件,所述刷头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把手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珠,所述滑珠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其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方便进行对清理的刷头拆卸更换,节约使用的成本,在使用使能对装置进行防尘,减少灰尘进入到内部,降低细菌的滋生。

4、但现有技术中,医务人员在对重症患者口腔进行清理的时候,需要一只手一直握住辅助工具将患者口腔撑开,再将口腔清理装置塞入患者口腔内部进行清理工作,使用起来费时费力,面对一些口腔内的死角,无法很好的进行清理,导致口腔清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医务人员需要腾出一直手来撑开患者口腔,导致使用起来费时费力以及口腔清理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包括:

4、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内壁开设有u形槽,安装板的内圈开设有转槽;

5、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扩张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安装在u形槽的内部,用于带动扩张组件进行调节,所述扩张组件转动安装在调节组件下方,用于使患者嘴巴保持张开状态;

6、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清理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安装在转槽内,用与使清理组件可以进行转动,所述清理组件活动套设在转动组件内部,用于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理。

7、优选的:

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9、两个第一轴承块和一个第二轴承块,所述第一轴承块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后侧内壁中并位于u形槽内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所述第一轴承块的正面与其所对应的连接环之间均转动连接有左右螺纹杆,所述左右螺纹杆的前端均贯穿连接环且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左右螺纹杆的外围均滑动套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10、优选的:

11、所述第二轴承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左侧内壁并位于u形槽内部,第二轴承块与安装板的右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蜗杆,且蜗轮均与蜗杆啮合,蜗杆的右端贯穿安装板的右壁且固定连接有扭块。

12、优选的:

13、扩张组件包括:

14、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下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转动套设在转杆的外围,所述上支撑架的顶部与下支撑架的底部均可拆卸安装有硅胶垫。

15、优选的:

16、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17、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在转槽的内部,转动环的内圈固定套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筒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弧形圆筒。

18、优选的:

19、所述清理组件包括:

20、转动球,所述转动球活动套设在弧形圆筒的内圈中,转动球的内圈固定套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清理杆,清理杆的外围可拆卸安装有清理刷和清理棉球,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握杆。

21、优选的:

22、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外围加工为外螺纹环,清理杆的顶部内圈加工为内螺纹环,且内螺纹环与外螺纹环相匹配。

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4、s1:将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塞入患者的口腔内部并控制好插入的深度,转动扭块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与之啮合的两个蜗轮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分别与对应的蜗轮固定连接的左右螺纹杆在第一轴承块上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左右螺纹杆外围滑动套设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滑动远离;

25、s2:通过两个第一滑块和两个第二滑块的相互滑动远离,带动与之底部转动连接的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的顶部相互远离,从而将患者的嘴巴扩张至合适大小;

26、s3:握住握杆,通过连接柱控制转动球在弧形圆筒内部转动,从而控制电动伸缩杆底部的清理棉球和清理刷的方向,通过电动伸缩杆来控制清理棉球和清理刷距离患者口腔内壁的距离,从而到达对患者口腔内部清理的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组件和可以将控制扩张组件对患者嘴巴张开的程度,能够适应不同患者口腔;

2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扩张组件可以使得患者的口腔保持张开状态,解放医务人员的一只手,方便医务人员快速精准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

30、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组件和清理组件可以让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多角度清理,并且还可以控制清理的深度,增加清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块(215)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左侧内壁并位于U形槽(102)内部,第二轴承块(215)与安装板(101)的右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蜗杆(216),且蜗轮(214)均与蜗杆(216)啮合,蜗杆(216)的右端贯穿安装板(101)的右壁且固定连接有扭块(2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322)的底端外围加工为外螺纹环(323),清理杆(324)的顶部内圈加工为内螺纹环(325),且内螺纹环(325)与外螺纹环(323)相匹配。

8.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的镀锡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块(215)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左侧内壁并位于u形槽(102)内部,第二轴承块(215)与安装板(101)的右壁共同转动连接有蜗杆(216),且蜗轮(214)均与蜗杆(216)啮合,蜗杆(216)的右端贯穿安装板(101)的右壁且固定连接有扭块(2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重症患者术后护理用的口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亚萍潘翠云杜晓云苏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