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09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在相对两侧的墙体上,所述第一梁体远离相应所述墙体的一端部均沿自身轴向开有活动孔,所述第二梁体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插入相对应的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本技术将连梁分成三段,先将两个第一梁体预埋在相对两侧的混凝土主体建筑上,第二梁体两端通过设置连接件插入第一梁体的活动孔内且滑动连接,第二梁体可滑动使得本连梁能够伸缩,且第二梁体两端通过连接件与两侧的第一梁体连接,将本连梁竖向的荷载压力分摊至两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其用钢板和型钢替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其具有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工期短,可以重复利用,绿色环境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且在众多公共建筑中,由于造型与采光需要常常于两侧混凝土建筑之间设置大幅幕墙,幕墙不单于跨度大,而且要求装饰性强,收口精致。

2、目前,用于支撑安装幕墙的钢连梁,其结构通常采用两端预留牛腿,支撑简支梁的结构形式,当跨度大时钢梁在风荷载或地震荷载作用下,该结构仅用长圆孔限位,在受以上外力的影响下,具有导致损坏的风险,存在支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来解决上述连梁结构存在支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能较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在相对两侧的墙体上,所述第一梁体远离相应所述墙体的一端部均沿自身轴向开有活动孔,所述第二梁体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插入相对应的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

4、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轴,所述第二梁体两端均具有滑槽,所述支撑轴均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外壁与所述滑槽内壁以及所述活动孔内壁贴合。

5、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则为a+b,所述b为1200-1800mm。

6、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边缘均设置有倒角,形成斜面。

7、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滑槽均开有与外侧连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所述第二梁体的长度方向呈水平直线设置,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活动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合栓,所述配合栓穿过所述活动槽,且在所述活动槽中滑动。

8、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b为1600mm。

9、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配合栓与所述支撑轴为拆卸式连接。

10、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梁体顶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梁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均插入同侧的所述定位槽配合。

11、作为所述连梁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梁体之间以及所述配合杆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技术将连梁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二梁体以及两个第一梁体,先将两个第一梁体预埋在相对两侧的混凝土主体建筑上,第二梁体两端通过设置连接件插入第一梁体的活动孔内且滑动连接,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之间的存在间距,第二梁体可滑动使得本连梁能够伸缩,且第二梁体两端通过连接件与两侧的第一梁体连接,将本连梁竖向的荷载压力分摊至两侧,避免荷载压力过于集中,增大了可受力大小,实现了本连梁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作用下能满足受力要求,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在相对两侧的墙体上,所述第一梁体远离相应所述墙体的一端部均沿自身轴向开有活动孔,所述第二梁体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插入相对应的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轴,所述第二梁体两端均具有滑槽,所述支撑轴均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外壁与所述滑槽内壁以及所述活动孔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则为a+b,所述b为1200-1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边缘均设置有倒角,形成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均开有与外侧连通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沿所述第二梁体的长度方向呈水平直线设置,所述支撑轴与所述活动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配合栓,所述配合栓穿过所述活动槽,且在所述活动槽中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为16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栓与所述支撑轴为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顶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梁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均插入同侧的所述定位槽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梁体之间以及所述配合杆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用于安装在相对两侧的墙体上,所述第一梁体远离相应所述墙体的一端部均沿自身轴向开有活动孔,所述第二梁体两端部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均插入相对应的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轴,所述第二梁体两端均具有滑槽,所述支撑轴均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孔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轴外壁与所述滑槽内壁以及所述活动孔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之间的间距为a,所述支撑轴的长度则为a+b,所述b为1200-1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房建的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靠近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边缘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澄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