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大气环境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规定的大气质量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和降尘。同时,还可以根据区域大气污染的不同特点,增加碳氢化合物、总氧化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氟化物、铅等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正是由于需要监测上述项目,需要将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安装在大气环境中,以能够对大气环境进行更加直接和准确的监测。
2、目前,大气监测设备一般是包括气体收集装置、气体成分监测装置、处理终端等结构或装置,并且一般是长时间安装在开放的户外环境,以实现对于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测。由于大气监测设备的气体收集装置(例如,进风管道或进风孔)为开放式,容易出现灰尘、扬尘堆积,植被(例如,树叶、果实等)、昆虫等堵塞气体收集装置的进气端,不仅影响大气环境监测的准确性,而且还可能因完全堵塞造成无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此外,堆积的杂物(例如,前文所述的灰尘、扬尘和树叶等)也没有专门的清理工具,清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通过本申请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能够有效地避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气端被外界杂物堵塞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包括环境监测设备主体、顶盖、底板和多个支撑件,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管道相互匹配的安装孔,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下方且所
3、其中,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底板的投影落入所述顶盖的投影之内,并且,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绕所述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缺口分别一一对应形成于每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
4、可选地,所述进风管道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的顶部齐平。
5、可选地,所述顶盖包括远离所述底板的上侧面,在从所述上侧面的中心指向所述上侧面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上侧面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和/或,
6、所述顶盖还包括靠近所述底板的下侧面,在从所述下侧面的中心指向所述下侧面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下侧面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
7、可选地,所述顶盖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底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正方形,且该圆形为该正方形的外接圆;
8、其中,所述缺口形成为四个,所述缺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形成为扇形,该扇形对应的圆心落在所述底板的投影外,并且,四个该扇形分别对应形成在该正方形的四边上。
9、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靠近所述顶盖的承风面,在从所述承风面的中心指向所述承风面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承风面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
10、可选地,所述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还包括多个清洁组件,多个清洁组件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安装块、驱动电机、螺杆、滑块和柔性清洁条;
11、其中,所述安装块形成为u形结构,所述安装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块体和所述第二块体之间的第三块体,所述第一块体远离所述第二块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块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块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的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螺杆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块体,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以使所述螺杆与所述滑块形成丝杠螺母副;所述柔性清洁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每两个相邻清洁组件的滑块上,且所述柔性清洁条被配置为所述柔性清洁条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抵顶。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块体安装于所述底板的边缘。
13、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本体部和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两侧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用于与所述柔性清洁条可拆卸连接。
14、可选地,所述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连接;
15、其中,所述连接杆被配置为可沿其轴向可锁定的伸缩杆。
16、可选地,所述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方的防虫网,所述防虫网形成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防虫网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防虫网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连接,并且,所述防虫网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
17、有益效果:
18、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环境监测设备主体的进风管道装配于底板的安装孔内,同时,顶盖和底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的进风腔,这样,在保证环境监测设备主体能够正常从外界获取足量空气样本的基础之上,还通过顶盖和底板的遮挡作用可以隔绝绝大部分的外界杂物,以避免这些杂物堆积、堵塞环境监测设备主体的进风管道,有利于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并能够避免因进风管道堵塞而造成的无法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同时,由于杂物无法在进风管道处堆积,也就无需对其进行清理。
19、特别的,在竖直方向上,本申请的底板的投影落入顶盖的投影之内,这样,就可以使得外界杂物将会堆积在顶盖上,而不会堆积在底板上。同时,由于底板上还形成有多个缺口,有利于进一步地降低外界杂物堆积在底板上的可能性,进而就可以进一步保证环境监测设备主体的进风管道的良好工作状态;其中,由于多个缺口的布置形式匹配于支撑件,即多个缺口绕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一一对应形成于每两个支撑件之间,有利于保证本申请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重心位于其中轴线上,有利于保证本申请的环境监测设备主体在开放的户外环境中的稳定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对于大气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20、2、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或优势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顶盖(2)、底板(3)和多个支撑件(4),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道(11),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管道(11)相互匹配的安装孔(31),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下方且所述安装孔(31)套设在所述进风管道(11)外,多个所述支撑件(4)沿所述安装孔(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件(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2)和所述底板(3)连接,所述顶盖(2)和底板(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风管道(11)连通的进风腔(5),以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1)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31)的顶部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远离所述底板(3)的上侧面(21),在从所述上侧面(21)的中心指向所述上侧面(21)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上侧面(21)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包括靠近所述顶盖(2)的承风面(33),在从所述承风面(33)的中心指向所述承风面(33)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承风面(33)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体(612)安装于所述底板(3)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4)包括本体部(641)和形成在所述本体部(641)两侧的装配腔(642),所述装配腔(642)用于与所述柔性清洁条(65)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环境监测设备(100)还包括支架(7),所述支架(7)包括底座(71)和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71)连接,所述连接杆(72)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环境监测设备(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1)上方的防虫网(8),所述防虫网(8)形成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防虫网(8)一端与所述底板(3)连接,所述防虫网(8)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盖(2)连接,并且,所述防虫网(8)与所述安装孔(31)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顶盖(2)、底板(3)和多个支撑件(4),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管道(11),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进风管道(11)相互匹配的安装孔(31),所述环境监测设备主体(1)安装在所述底板(3)的下方且所述安装孔(31)套设在所述进风管道(11)外,多个所述支撑件(4)沿所述安装孔(3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支撑件(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盖(2)和所述底板(3)连接,所述顶盖(2)和底板(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进风管道(11)连通的进风腔(5),以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11)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孔(31)的顶部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远离所述底板(3)的上侧面(21),在从所述上侧面(21)的中心指向所述上侧面(21)的边缘的方向上,所述上侧面(21)的高度尺寸逐渐降低;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底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正方形,且该圆形为该正方形的外接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霞,仝昕,叶萍萍,侯亚茸,张志鉴,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甘肃省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