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及其扩增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及其扩增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400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及其扩增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布了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填补了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全序列的空白,为并殖吸虫的分子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子证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试剂盒可通过一次扩增,高效、特异地获取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全序列,从而提供更多有效的遗传信息,更好地实现斯氏并殖吸虫分类鉴别与遗传进化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特别是涉及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及其扩增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并殖吸虫是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之一,作为其属内主要虫种之一,斯氏并殖吸虫广泛流行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区,因其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故主要依靠幼虫移行引起多种脏器损害,尤其侵犯脑、眼、心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外,由于斯氏并殖吸虫感染导致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被当作结核、肿瘤等其它疾病而导致误诊、误治。

2、并殖吸虫种类繁多,全球现已报道的并殖吸虫超过50种,其分类主要依据为虫体不同时期形态差异,缺乏准确性,尤其是种内变异度较高的虫种,常因流行地区、寄生宿主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某些偶然发生的自然因素或样本保存、检测时的人为影响也能引起成虫体的形态变化,导致同一虫种被当作不同的种类而被报道,造成并殖吸虫属内较为普遍的同种异名现象。

3、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的分类鉴别,较好地弥补了传统形态学鉴定的不足的同时,也使得寄生虫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的研究成为可能。现有的分子证据显示,并殖吸虫属内实际具有独立的虫种分类学地位的实际可能仅有30余种,但由于仍然缺乏其中大部分虫种的遗传信息,目前该属内的虫种准确分类尚未能完全明晰。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例,有学者提出该虫种为主要流行于我国的斯氏并殖吸虫(p.skrjabini skrjabini)与主要流行于日本的宫崎并殖吸虫(p.skrjabinimiyazakii)的混合种,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遗传学相关证据,依靠现有的信息尚不足以完全证实这一理论。

4、线粒体dna因其具有的多拷贝、变异快、缺乏重组、分子量小等特点,是用于物种鉴定分类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的首选分子标记,其中又以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最为常用。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全序列的报道,genbank中已收录的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序列最长仅约400bp,不足coi全序列的三分之一,如此短的片段所能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可能导致亲缘关系较近或近期分化物种的错误识别,也难以发现种内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及其扩增引物、试剂盒和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特异性识别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的引物,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产品,包括所述的引物。

6、优选的是,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地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方法,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检测样本是否为斯氏并殖吸虫。

8、优选的是,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包括:2×taq pcr扩增试剂12.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无核酸酶水9.5μl,样本模板dna 1μl。

9、优选的是,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为:94℃变性30s,55℃退火45s,72℃延伸2min30s,40个循环。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并殖吸虫囊蚴的分类鉴别方法,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进行比对,对待测样本进行分类鉴别。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在并殖吸虫囊蚴的分类鉴别、斯氏并殖吸虫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首次公布了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填补了genbank中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全序列的空白,为并殖吸虫的分子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子证据。

1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试剂盒可通过一次扩增,高效、特异地获取斯氏并殖吸虫coi基因全序列,从而提供更多有效的遗传信息,更好地实现斯氏并殖吸虫分类鉴别与遗传进化研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2.特异性识别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的引物,其特征在于,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3.一种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5.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地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检测样本是否为斯氏并殖吸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包括:2×Taq PCR扩增试剂12.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无核酸酶水9.5μL,样本模板DNA 1μL。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反应程序为:94℃变性30s,55℃退火45s,72℃延伸2min 30s,40个循环。

8.一种并殖吸虫囊蚴的分类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进行比对,对待测样本进行分类鉴别。

9.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在并殖吸虫囊蚴的分类鉴别、斯氏并殖吸虫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

2.特异性识别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的引物,其特征在于,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3.一种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5.一种非疾病诊断目的地检测斯氏并殖吸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待测样本dna,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引物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与权利要求1所述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coi基因标准全序列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检测样本是否为斯氏并殖吸虫。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定尚婧晔李荣智陈琳徐亮刘阳钟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