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和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和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99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9
本申请提供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和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该支护结构用于支护相邻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该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旋喷桩和咬合桩,多个旋喷桩布设于第一基坑边缘,多个咬合桩位于第二基坑边缘,且相邻两个咬合桩至少部分重合,其中,至少部分旋喷桩位于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之间;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基坑边缘设置旋喷桩和在第二基坑边缘设置咬合桩的方式形成围护结构连接,将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施工,提高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和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程度也大幅提升,各类建(构)筑之间相互影响程度逐渐加大,用地紧张不可避免会出现与相邻项目基坑边线重叠的情况,导致基坑支护及开挖困难,对基坑安全性存在不利影响。且由于基坑边线重叠,导致两侧基坑由于不同建造周期施工内容不同,造成一侧停工等待另一侧基坑施工的情况,对工程建设与基坑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为适应当前施工现状,总结出一套共用相邻基坑支护桩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以确保在不同建造周期下,保障深基坑的安全及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和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能够在不同建造周期下,保证相邻两个基坑的安全及正常施工,减少工期等待,提高施工效率。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相邻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该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旋喷桩和咬合桩,多个所述旋喷桩布设于第一基坑边缘,多个所述咬合桩位于第二基坑边缘,且相邻两个所述咬合桩至少部分重合,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旋喷桩位于所述第一基坑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

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旋喷桩之间分别设置有灌注桩,每一所述灌注桩与相邻两个所述旋喷桩至少部分重合。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支护结构还包括多根锚索,每根所述锚索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旋喷桩,另一端位于第二基坑内,且每根所述锚索与所述第一基坑形成斜拉支撑。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支护结构还包括多个工程桩,多个所述工程桩布设于中间土体。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梁和回填土层,所述第一基坑包括地下室外墙,所述连接梁分别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旋喷桩,所述回填土层充盈于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

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包括:

8、围绕第一基坑边缘进行旋喷桩施工,并根据所述第一基坑的区域内进行土方开挖;

9、围绕第二基坑边缘进行咬合桩施工,并将部分旋喷桩施工至所述第一基坑和所述第二基坑的中间土体,所述旋喷桩和所述咬合桩共同形成围护结构连接;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11、在所述中间土体的多个旋喷桩上逐一进行多道锚索施工,且将所述锚索伸入所述第二基坑内,使得多列所述锚索与所述第一基坑形成斜拉支撑;

12、在所述第一基坑内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同时在所述中间土体进行卸土降坡至第二道锚索标高,并拆除第一道所述锚索;

13、沿穿设有锚索的旋喷桩向下挖坑至露出剩余所述锚索,并剪断剩余所述锚索,在所述中间土体进行工程桩施工;

14、当所述第一基坑内的所述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所述第二基坑内分层进行土方开挖并陆续拆除剩余所述锚索;

15、对所述第一基坑内的地下室外墙进行刚性土方回填,在所述第二基坑内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

16、对所述第二基坑内的地下室外墙进行土方回填。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逐列剪断所述锚索,且每剪断一列所述锚索后,按照之字形的顺序在所述锚索剪断的位置进行多个工程桩施工。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基坑内分层进行土方开挖的步骤中,还包括:从靠近所述第一基坑的位置开始分段进行土方开挖。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土方回填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基坑的地下室外墙与旋喷桩之间安装连接梁,并在所述第一基坑的地下室外墙与第一基坑侧壁之间填充土层。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1、首先,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基坑边缘设置旋喷桩和在第二基坑边缘设置咬合桩的方式形成围护结构连接,将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施工,提高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其次,本申请还在中间土体设置旋喷桩,该部分旋喷桩作为重合段的支护桩,有效保证中间土体的施工安全;

23、最后,本申请的相邻两个咬合桩至少部分重合,使得第二基坑边缘形成止水帷幕,减少第二基坑与周围土层的水流干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相邻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旋喷桩和咬合桩,多个所述旋喷桩布设于第一基坑边缘,多个所述咬合桩位于第二基坑边缘,且相邻两个所述咬合桩至少部分重合,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旋喷桩位于所述第一基坑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旋喷桩之间分别设置有灌注桩,每一所述灌注桩与相邻两个所述旋喷桩至少部分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锚索,每根所述锚索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旋喷桩,另一端位于第二基坑内,且每根所述锚索与所述第一基坑形成斜拉支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工程桩,多个所述工程桩布设于中间土体。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梁和回填土层,所述第一基坑包括地下室外墙,所述连接梁分别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旋喷桩,所述回填土层充盈于所述地下室外墙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

6.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逐列剪断所述锚索,且每剪断一列所述锚索后,按照之字形的顺序在所述锚索剪断的位置进行多个工程桩施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基坑内分层进行土方开挖的步骤中,还包括:从靠近所述第一基坑的位置开始分段进行土方开挖。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相邻基坑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土方回填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基坑的地下室外墙与旋喷桩之间安装连接梁,并在所述第一基坑的地下室外墙与第一基坑侧壁之间填充土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用于支护相邻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旋喷桩和咬合桩,多个所述旋喷桩布设于第一基坑边缘,多个所述咬合桩位于第二基坑边缘,且相邻两个所述咬合桩至少部分重合,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旋喷桩位于所述第一基坑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旋喷桩之间分别设置有灌注桩,每一所述灌注桩与相邻两个所述旋喷桩至少部分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锚索,每根所述锚索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旋喷桩,另一端位于第二基坑内,且每根所述锚索与所述第一基坑形成斜拉支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工程桩,多个所述工程桩布设于中间土体。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相邻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诚云张欣刘晓鸿蔺宝伟张党辉杨科林金钧张泽宇汪鑫源焦鑫赵恩堂龚杰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