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84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药物涂层,药物涂层均匀涂敷于支架主体的表面,支架主体包括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沿椎动脉从窄到宽的方向分布,前端支撑部与后端支撑部分别呈管状分布,前端支撑部包括前支撑体、短连接筋以及牵引筋,前支撑体呈纵向堆叠分布,前支撑体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有短连接筋,连接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筋,后端支撑部包括后支撑体和长连接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不同密度的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组成支架主体,方便根据椎动脉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支撑,且在支架主体的表面均匀涂敷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渡增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


技术介绍

1、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病中脑缺血性脑中风约占80%,脑血管狭窄是其最重要的病因。椎动脉是人体重要的脑血管之一,它为大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血液供应。然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会导致脑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在全部脑血管狭窄中所占比率高达25%~40%,药物治疗无法扭转已经造成的形态学改变,该部位由于治疗技术难度大、风险高等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随着支架技术的发展,椎动脉支架已成为治疗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

2、目前,市场中的椎动脉支架通常采用整体相同的结构设计,仅根据椎动脉宽窄的变化或延伸的形状对支架进行调整,由于椎动脉前端较为狭窄,在将支架放入时前端容易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一方面容易导致长时间使用中支架的前端发生形变,影响椎动脉血液的流动,另一方面容易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影响支架对椎动脉治疗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为此提出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解决了:现有椎动脉支架在使用时前端容易受到较大的挤压力而造成形变和位移的问题,利用不同密度的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组成支架主体,方便根据椎动脉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支撑,提高支架主体对椎动脉支撑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且在支架主体的表面均匀涂敷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渡增生,提高对椎动脉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均匀涂敷于支架主体的表面,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所述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沿椎动脉从窄到宽的方向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与后端支撑部分别呈管状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包括前支撑体、短连接筋以及牵引筋,所述前支撑体呈纵向堆叠分布,所述前支撑体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有短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筋,所述后端支撑部包括后支撑体和长连接筋,所述后支撑体平行分布,所述长连接筋固定连接于后支撑体彼此之间。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前支撑体呈正弦波状依次延伸,所述后支撑体呈余弦波状依次延伸。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牵引筋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两侧的短连接筋固定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短连接筋呈v形且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前支撑体之间,所述短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体的波峰和波谷处固定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前支撑体的顶点处分别设有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呈半圆状分布。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长连接筋由形变部和拉力部组成,所述形变部呈“ω”状分布,所述拉力部呈“一”字形且两端与形变部、后支撑体固定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支架主体采用生物相容性强、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制成,所述制成主体为钛合金、钴铬合金或不锈钢材质中的一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药物涂层为硝苯地平或阿托伐他汀。

12、(三)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利用不同密度的前端支撑部和后端支撑部组成支架主体,方便根据椎动脉前端较窄后端较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支撑,提高支架主体对椎动脉支撑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且在支架主体的表面均匀涂敷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渡增生,提高对椎动脉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前端支撑部内设有牵引筋,便于在后端支撑部展开后对前端支撑部内的短连接筋提高拉力,从而使前端支撑部更加紧密,避免前端支撑部受到血管较大的挤压力而发生形变,提高支架主体使用的稳定性。

16、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后端支撑部的内部设有“ω”状的形变部和一”字形的拉力部,方便在后支撑体之间提供较为稳定性的弹性支撑,保证后支撑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利用自扩式的弹性结构,能够保证后端支撑部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避免支架主体发生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和药物涂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2)均匀涂敷于支架主体(1)的表面,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前端支撑部(3)和后端支撑部(4),所述前端支撑部(3)和后端支撑部(4)沿椎动脉从窄到宽的方向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3)与后端支撑部(4)分别呈管状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3)包括前支撑体(5)、短连接筋(6)以及牵引筋(7),所述前支撑体(5)呈纵向堆叠分布,所述前支撑体(5)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有短连接筋(6),所述连接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筋(7),所述后端支撑部(4)包括后支撑体(8)和长连接筋(9),所述后支撑体(8)平行分布,所述长连接筋(9)固定连接于后支撑体(8)彼此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体(5)呈正弦波状依次延伸,所述后支撑体(8)呈余弦波状依次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筋(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分别与两侧的短连接筋(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连接筋(6)呈V形且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前支撑体(5)之间,所述短连接筋(6)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撑体(5)的波峰和波谷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体(5)的顶点处分别设有弹性连接部(11),所述弹性连接部(11)呈半圆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连接筋(9)由形变部(12)和拉力部(13)组成,所述形变部(12)呈“ω”状分布,所述拉力部(13)呈“一”字形且两端与形变部(12)、后支撑体(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采用生物相容性强、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制成,所述制成主体为钛合金、钴铬合金或不锈钢材质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2)为硝苯地平或阿托伐他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和药物涂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2)均匀涂敷于支架主体(1)的表面,所述支架主体(1)包括前端支撑部(3)和后端支撑部(4),所述前端支撑部(3)和后端支撑部(4)沿椎动脉从窄到宽的方向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3)与后端支撑部(4)分别呈管状分布,所述前端支撑部(3)包括前支撑体(5)、短连接筋(6)以及牵引筋(7),所述前支撑体(5)呈纵向堆叠分布,所述前支撑体(5)彼此之间固定连接有短连接筋(6),所述连接筋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筋(7),所述后端支撑部(4)包括后支撑体(8)和长连接筋(9),所述后支撑体(8)平行分布,所述长连接筋(9)固定连接于后支撑体(8)彼此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体(5)呈正弦波状依次延伸,所述后支撑体(8)呈余弦波状依次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椎动脉药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筋(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分别与两侧的短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之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脉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