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系统换热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多系统换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379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系统换热器,它解决了换热效率调整效果有限的问题。本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和扁管,所述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连接于扁管的两端,所述的左集流管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所述的右集流管与左集流管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一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二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实现了可高效调整换热效率,合理利用换热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多系统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微通道换热器是通过制冷剂在集流管和扁管连接形成的换热通道中流动,通过扁管与空气接触散热以及翅片的协助散热实现热交换,在需要调整换热效率时往往通过改变风机风量来实现,但是控制效果相对有限。

2、面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使用时机,多系统的换热器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调整换热效率效果有限的问题,通过打开单个或多个换热系统,实现对换热效率的层级式调整,同时可对各个独立的换热系统单独使用不同种类制冷剂,进一步实现高效调整换热效率的效果,有利于合理高效利用换热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高效调整换热效率的多系统换热器。

2、为了实现创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和扁管,所述的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分别连接于扁管的两端,所述的左集流管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所述的右集流管与左集流管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一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通过扁管与第二右集流管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

3、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连接于扁管的两端,制冷剂流通于集流管和扁管之间,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数量对应,至少设有两组,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通过扁管对应连接,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通过扁管对应连接,在第一左集流管、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之间形成独立的第一换热系统,在第二左集流管、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之间形成独立的第二换热系统,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相互独立,可独立控制运行,且内部制冷剂种类可独立调整设置,通过打开一个或多个换热系统,并对相应的换热系统进行独立的制冷剂种类控制,即可实现对整体换热效率的高效控制调整,当然,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液可分别设置三根甚至更多根,以构成三个或更多个独立的换热系统。

4、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扁管包括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所述的第一扁管连接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所述的第二扁管连接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

5、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之间由第一扁管连接,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之间由第二扁管连接,之间相互独立。

6、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扁管两端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的第一弯折部连接在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上;

7、所述的第二扁管两端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的第二弯折部连接在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上;

8、所述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或相同但成一角度使端部错开;

9、在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进出口管,在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上分别连接有第二进出口管。

10、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为扁管两端的弯折部分,通过弯折使第一扁管导向连接在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一右集流管上,使第二扁管导向连接在第二左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上。在同一侧上,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以匹配连接上下分布的两根左集流管或右集流管;或者,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同,通过弯折角度不同使端部错开,以匹配连接各自的集流管;甚至,第一弯折部或第二弯折部为平直不弯折的形式,不过另一弯折部需要弯折更大的角度以过度连接在相应的集流管上,这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进出口管用于输出或输出制冷剂。

11、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依次交错层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扁管中间的第一直管部和第二扁管中间的第二直管部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上。

12、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依次交错,实现了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的扁管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换热均匀,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中间部分分别为第一直管部和第二直管部,第一直管部和第二直管部位于同一平面,保证了主体换热面的平整。

13、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之间固定设有左分流管,所述的左分流管通过第一隔片分隔出若干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左分流区和第二左分流区,所述的第一左分流区与第一左集流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左分流区与第二左集流管连通;

14、所述的第一右集流管和第二右集流管之间固定设有右分流管,所述的右分流管通过第一隔片分隔出若干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右分流区和第二右分流区,所述的第一右分流区与第一右集流管连通,所述的第二右分流区与第二左集流管连通;

15、所述的第一左分流区与第一右分流区对应,所述的第二左分流区和第二右分流区对应。

16、作为平行方案,在左集流管之间设置左分流管,用于将扁管输送的制冷剂分流输送至第一左集流管或第二左集流管中,左集流管通过第一隔片分隔出若干个分流区,第一左分流区和第二左分流区间隔分布,且分别连通第一左集流管和第二左集流管,右集流管液同样设置,在第一左集流管、第一左分流区、扁管、第一右分流区、第一右集流管之间形成第一换热系统,在第二左集流管、第二左分流区、扁管、第二右分流区、第二右集流管之间形成第二换热系统,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相互交错,但可各自独立运行,通过开关单个或多个换热系统即可实现高效的换热效率调节。

17、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扁管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左分流区和第一右分流区上,所述的第二扁管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左分流区和第二右分流区上。

18、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分别连接在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上,实现独立的流通工作。

19、在上述的多系统换热器中,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通过第二隔片分隔出第一左进口区、第一左回流区和第一左出口区,所述的第一左进口区上连接有第一进口管,所述的第一左出口区上连接有第一出口管;

20、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通过第二隔片分隔出第二左进口区、第二左回流区和第二左出口区,所述的第二左进口区上连接有第二进口管,所述的第二左出口区上连接有第二出口管;

21、所述的第一右集流管通过第二隔片分隔出第一右回流区和第二右回流区,所述的第二右集流管通过第二隔片分隔出第三右回流区和第四右回流区。

22、第二隔片将第一左集流管分隔成若干区间,将第一右集流管分隔成若干区间,在第一左进口区上连接第一进口管,用于输入制冷剂并通过连接的第一扁管进行制冷剂的输入流通,该第一扁管连通在第一右回流区上,制冷剂流入第一右回流区并通过第一右回流区的其他第一扁管流出,该第一扁管连接在第一左回流区中,制冷剂流入第一左回流区并从第一左回流区的其他第一扁管流出,该第一扁管连接在第二右回流区上,制冷剂流入第二右回流区并通过第一右回流区的其他第一扁管流出至第一左出口区中,通过第一左出口区上连接的第一出口管进行制冷剂的输出,完成制冷剂在第一换热系统中的流通工作,制冷剂流通顺畅,换热效率高。第二左集流管、第二右集流管、第二扁管同理设置,当然,第二进口管和第二出口管可与第一进口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1)、右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分别连接于扁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集流管(1)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所述的右集流管(2)与左集流管(1)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21)和第二右集流管(24),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通过扁管(3)与第一右集流管(21)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15)通过扁管(3)与第二右集流管(24)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管(3)包括第一扁管(31)和第二扁管(34),所述的第一扁管(31)连接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一右集流管(21),所述的第二扁管(34)连接第二左集流管(15)和第二右集流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扁管(31)两端包括第一弯折部(32),所述的第一弯折部(32)连接在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一右集流管(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扁管(31)和第二扁管(34)依次交错层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扁管(31)中间的第一直管部(33)和第二扁管(34)中间的第二直管部(36)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之间固定设有左分流管(5),所述的左分流管(5)通过第一隔片(71)分隔出若干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左分流区(51)和第二左分流区(52),所述的第一左分流区(51)与第一左集流管(11)连通,所述的第二左分流区(52)与第二左集流管(1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通过第二隔片(72)分隔出第一左进口区(12)、第一左回流区(13)和第一左出口区(14),所述的第一左进口区(12)上连接有第一进口管(81),所述的第一左出口区(14)上连接有第一出口管(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右回流区(22)分别通过第一右分流区(61)和第一扁管(31)与第一左进口区(12)和第一左回流区(13)连通,所述的第一左回流区(13)通过第一左分流区(51)和第一扁管(31)还与第二右回流区(23)连通,所述的第二右回流区(23)通过第一右分流区(61)和第一扁管(31)还与第一左出口区(1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和第二左集流管(15)之间连接有左回流板(9),所述的左回流板(9)内部设有若干独立的左回流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回流腔包括均匀交错排布的第一左回流腔(91)和第二左回流腔(92),所述的第一左回流腔(91)与第一左集流管(1)连通,所述的第二左回流腔(92)与第二左集流管(1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管(3)之间设有翅片,所述的翅片与扁管(3)侧壁相贴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系统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1)、右集流管(2)和扁管(3),所述的左集流管(1)和右集流管(2)分别连接于扁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集流管(1)至少包括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所述的右集流管(2)与左集流管(1)相对应,至少包括第一右集流管(21)和第二右集流管(24),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通过扁管(3)与第一右集流管(21)连接形成第一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二左集流管(15)通过扁管(3)与第二右集流管(24)连接形成第二换热系统,所述的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二换热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管(3)包括第一扁管(31)和第二扁管(34),所述的第一扁管(31)连接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一右集流管(21),所述的第二扁管(34)连接第二左集流管(15)和第二右集流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扁管(31)两端包括第一弯折部(32),所述的第一弯折部(32)连接在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一右集流管(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扁管(31)和第二扁管(34)依次交错层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扁管(31)中间的第一直管部(33)和第二扁管(34)中间的第二直管部(36)相互平行,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统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集流管(11)和第二左集流管(15)之间固定设有左分流管(5),所述的左分流管(5)通过第一隔片(71)分隔出若干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海龙虞永亮徐清永郭铭孙铮赵延洋赵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