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48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该设备包括撬装式底座、气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储液罐、混输管道、液压压缩机主机、液压站、气举管道、充装管道、水冷装置及PLC控制系统,储液罐与分离罐排水管道相连通,混输进气管道与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混输排气管道与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气举进气管道与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气举旁通管道与气举进气管道相连通;充装进气管道与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该一体处理设备非常适用于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的应用场合,可单独实现混输、气举或充装功能,也可实现混输气举一体或混输充装一体功能,将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出来的水用于对气体的冷却,降低了整体电能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井口气开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井口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可以用于发电、取暖、工业生产等领域,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所以常见的方式就是用压缩机将已初步分离的井口气增压至6mpa左右至专用混输管道进行长距离输送,即常说的井口气混输设备。由于井口气开采的地方较为偏僻,考虑到交通经济性等多重因素,通常在井口气开采周边地区会建立天然气加气子站,通过压缩机将井口气增压至20-25mpa左右供汽车作为能源,即常说的井口气充装设备。随着气井的不断开采,气井会存在停喷或者水淹现象,这是通常从地面将经压缩机增压后约15mpa以上的高压天然气注入停喷(水淹)的井中,给来自产层的井液充气,使气、液混相,以降低管柱内液柱的密度,使水淹井复活,恢复生产能力,即常说的井口气气举设备。对于以上三种井口气利用方式,通常首先都需要对井口气,进行气液分离,目前大多数厂家都是将气液分离后低温液体直接按照污水进行排放,没有进行利用。

2、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现有井口气中的含水量各不相同,对于含水量较小的井口气,分离后的液体总量比较小,液体排放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处理,但是对于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为实现上述混输、气举及充装功能,仍然采用三台井口气增压设备,来各自实现其单独的混输、气举或充装功能,同时将分离后的低温液体直接按照污水处理,将会造成了总体设备成本过高,总体设备占地面积过大,总体电能能耗大,且在实际使用中,混输是占主导地位,导致气举及充装设备使用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为实现上述混输、气举及充装功能,仍然采用三台井口气增压设备,来各自实现其单独的混输、气举和充装功能,同时将分离后的低温液体直接按照污水处理,将会造成了总体设备成本过高,总体设备占地面积过大,总体电能能耗大,且在实际使用中,混输是占主导地位,导致气举及充装设备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包括撬装式底座,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储液罐、混输管道、液压压缩机主机、液压站、气举管道、充装管道、水冷装置及plc控制系统;所述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储液罐、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所述液压站和所述水冷装置均位于撬装式底座顶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罐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罐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水冷装置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所述干燥装置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罐排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输管道的混输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混输进气管道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混输管道的混输排气管道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液压站的油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气举管道的气举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水冷装置的混输对外输出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气举管道的气举旁通管道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举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充装管道的充装进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混输对外输出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

3、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罐体、进料管道、分离罐排水管道、第一液位传感器、分离罐排气管道、安全阀、支撑座组件和排污管道;所述支撑座组件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的一侧,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分离罐罐体的正面,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的顶部,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的顶部;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y型过滤器,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4、优选地,所述储液罐包括储液罐罐体、储液罐进水管道、补水管道、第二液位传感器、溢流管道和储液罐排水管道,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的顶部,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与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相连通,所述补水管道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的顶部,所述补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液罐排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抽水泵。

5、优选地,所述混输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混输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6、优选地,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包括油缸筒、第一中间体组件、第二中间体组件、活塞杆组件、气缸活塞、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缸盖组件和第二缸盖组件,所述油缸筒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缸盖组件,所述油缸筒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二中间体组件、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二缸盖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活塞杆组件位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的内部,两件所述气缸活塞分别位于所述活塞杆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二气缸上连接有磁致传感器;所述第二缸盖组件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液压站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的换向来控制所述活塞杆组件的运动方向。

7、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上设置有油口和中间体气孔,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气缸气孔,所述第二气缸上设置有所述气缸气孔和磁致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第一气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气缸的长度,所述第一缸盖组件上设置有缸盖气孔,所述第二缸盖组件上设置有所述缸盖气孔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孔。

8、优选地,所述气举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缓冲瓶组和第五单向阀,所述气举旁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五截止阀和第六单向阀;所述气举管道还包括气举排气管道,所述气举排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气举排气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气举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第六截止阀。

9、优选地,所述充装进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七截止阀、第七单向阀和第八单向阀,所述第七单向阀和所述第八单向阀之间还设置有旁直通管道,所述旁直通管道上设置有第八截止阀;所述充装管道还包括充装排气管道,所述充装排气管道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相连通,所述充装排气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充装排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九单向阀和第十单向阀。

10、优选地,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箱壳体、水冷箱第一进气管道、水冷箱第二进气管道、水冷箱第三进气管道、混输对外输出管道、气举对外输出管道、充装对外输出管道、u型冷却折弯管道和水冷箱对外排水管道,所述水冷箱第一进气管道、所述水冷箱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水冷箱第三进气管道与所述水冷箱对外排水管道均位于所述水冷箱壳体的一侧,所述混输对外输出管道、所述气举对外输出管道与所述充装对外输出管道均位于所述水冷箱壳体的另一侧,三个所述u型冷却折弯管道均位于所述水冷箱壳体的内部,所述水冷箱第一进气管道与所述混输对外输出管道之间、所述水冷箱第二进气管道与所述气举对外输出管道之间、所述水冷箱第三进气管道与所述充装对外输出管道之间均连接有所述u型冷却折弯管道,所述水冷箱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包括撬装式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1)、干燥装置(2)、储液罐(3)、混输管道(4)、液压压缩机主机(5)、液压站(6)、气举管道(7)、充装管道(8)、水冷装置(9)及PLC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包括分离罐罐体(110)、进料管道(120)、分离罐排水管道(130)、第一液位传感器(140)、分离罐排气管道(150)、安全阀(160)、支撑座组件和排污管道;所述支撑座组件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12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一侧,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底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40)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正面,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15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顶部,所述安全阀(16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顶部;所述进料管道(120)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21),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1)和Y型过滤器(132),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150)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包括储液罐罐体(310)、储液罐进水管道(320)、补水管道(330)、第二液位传感器(340)、溢流管道(350)和储液罐排水管道(360),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320)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310)的顶部,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320)与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相连通,所述补水管道(330)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310)的顶部,所述补水管道(33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31),所述储液罐排水管道(360)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61)和抽水泵(3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输进气管道(410)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11)和第二单向阀(412),所述混输排气管道(420)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21)和第四单向阀(4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5)包括油缸筒(510)、第一中间体组件(520)、第二中间体组件(530)、活塞杆组件(540)、气缸活塞(550)、第一气缸(560)、第二气缸(570)、第一缸盖组件(580)和第二缸盖组件(590),所述油缸筒(510)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520)、所述第一气缸(560)和所述第一缸盖组件(580),所述油缸筒(51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二中间体组件(530)、所述第二气缸(570)和所述第二缸盖组件(590),所述活塞杆组件(540)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活塞杆组件(540)位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5)的内部,两件所述气缸活塞(550)分别位于所述活塞杆组件(540)的两端,所述第二气缸(570)上连接有磁致传感器(502);所述第二缸盖组件(590)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01),所述液压站(6)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601),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601)的换向来控制所述活塞杆组件(540)的运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520)上设置有油口(521)和中间体气孔(522),所述第一气缸(560)上设置有气缸气孔(561),所述第二气缸(570)上设置有所述气缸气孔(561)和磁致传感器安装孔(571),所述第一气缸(56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气缸(570)的长度,所述第一缸盖组件(580)上设置有缸盖气孔(581),所述第二缸盖组件(590)上设置有所述缸盖气孔(581)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孔(5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举进气管道(710)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711)、缓冲瓶组(712)和第五单向阀(713),所述气举旁通管道(720)上设置有第五截止阀(721)和第六单向阀(722);所述气举管道(7)还包括气举排气管道(730),所述气举排气管道(730)一端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5)相连通,所述气举排气管道(730)另一端与所述水冷装置(9)相连通,所述气举排气管道(730)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731)和第六截止阀(7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装进气管道(810)上设置有第七截止阀(811)、第七单向阀(812)和第八单向阀(813),所述第七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包括撬装式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1)、干燥装置(2)、储液罐(3)、混输管道(4)、液压压缩机主机(5)、液压站(6)、气举管道(7)、充装管道(8)、水冷装置(9)及plc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包括分离罐罐体(110)、进料管道(120)、分离罐排水管道(130)、第一液位传感器(140)、分离罐排气管道(150)、安全阀(160)、支撑座组件和排污管道;所述支撑座组件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底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道(12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一侧,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底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40)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正面,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15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顶部,所述安全阀(160)位于所述分离罐罐体(110)的顶部;所述进料管道(120)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21),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1)和y型过滤器(132),所述分离罐排气管道(150)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包括储液罐罐体(310)、储液罐进水管道(320)、补水管道(330)、第二液位传感器(340)、溢流管道(350)和储液罐排水管道(360),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320)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310)的顶部,所述储液罐进水管道(320)与所述分离罐排水管道(130)相连通,所述补水管道(330)位于所述储液罐罐体(310)的顶部,所述补水管道(33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31),所述储液罐排水管道(360)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361)和抽水泵(3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输进气管道(410)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11)和第二单向阀(412),所述混输排气管道(420)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21)和第四单向阀(4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5)包括油缸筒(510)、第一中间体组件(520)、第二中间体组件(530)、活塞杆组件(540)、气缸活塞(550)、第一气缸(560)、第二气缸(570)、第一缸盖组件(580)和第二缸盖组件(590),所述油缸筒(510)的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520)、所述第一气缸(560)和所述第一缸盖组件(580),所述油缸筒(510)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二中间体组件(530)、所述第二气缸(570)和所述第二缸盖组件(590),所述活塞杆组件(540)为“十”字型结构,所述活塞杆组件(540)位于所述液压压缩机主机(5)的内部,两件所述气缸活塞(550)分别位于所述活塞杆组件(540)的两端,所述第二气缸(570)上连接有磁致传感器(502);所述第二缸盖组件(590)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01),所述液压站(6)上设置有电磁换向阀(601),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601)的换向来控制所述活塞杆组件(540)的运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体组件(520)上设置有油口(521)和中间体气孔(522),所述第一气缸(560)上设置有气缸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传信李雄方红星张志红涂齐建李伟峰胡葵高立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齐达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